自我介紹

講述人

Cheryl

正文

從2012年步入本科校門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要讀研。當時是在出國留學和國內考研之間徘徊,最終選擇經濟成本更低的國內考研。2016年社工考研成功上岸,被一所學校名聲還不錯但是專業排名一般的985錄取,目前從事社會工作相關的職業。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MSW,也有越來越多的同學主動選擇社會工作專業(我們當年,有很多同學是考研的時候從別的專業調劑來的)。2019年MSW複試基本結束,新一年的備考即將開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不過時”的考研經驗。


1、主動搜索信息

我考試的那一年是我們學校第二年招生,我個人沒找到學長學姐,也沒有報任何補習班,所有的考試經驗都是通過閱讀已有的經驗貼,有選擇的吸取我需要或者我認爲適合我的部分。


在答疑中,偶爾遇到學弟學妹們問一些動動手指就能查到的問題,比如,XX學校學費多少?是幾年制的?……這些問題一般在學校官網上都能查到。


考研的過程不僅是對知識學習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信息搜索能力的檢驗。缺乏主動搜索信息的意識、過分依賴他人提供信息、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這些對成功上岸非常不利,建議大家在平時就要養成“不做伸手黨”的習慣。



2、明確目標≠目標合適

很多同學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院校,非XX不上。目標明確有利於引導行動,但是這個明確的目標不一定是最合適自己的目標,考研是一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選擇一個或者若干個目標院校,需要考慮學校排名、專業排名、所在城市、學制、客觀難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作爲一個成年人,選擇學校的時候也要考慮學費、獎學金等經濟要素。


我是大三上學期就開始搜索各種學校的信息,包括參考書,選擇3個備選學校A\B\C,大三下學期開始確定最佳備選學校A,暑假複習期間根據目前的複習情況和個人意願調整到最終報考學校D。考研不一定一開始就確定學校,複習中根據自己的能力上調或下移更有利於上岸。



3、難不難取決於會不會

無數的考生包括當年的我,都問過或者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XX學校難考嗎”。我對於這個問題的迴應從來都是“難度視你的能力而定”。對我來說難的不行的題目,可能對你來說非常簡單,反之亦然。因此,在擇校環節大家要區分“主觀難度”與“客觀難度”。


客觀難度就是這個學校由於自身條件好、地理位置優越、招生人數少導致的,這部分難度考生個人基本沒有辦法改變;而參考書多、題目難等因素都可以被歸結到主觀難度裏,因爲這些是考生可以通過拼命學習降低的難度,是對“我”來說,難不難的問題。


打鐵還需自身硬。備考期間,與其苦思冥想“難不難”、“考不考得上”,不如努力學習,降低“主觀難度”。我當年備考時並沒有找到學校公示的參考書。憑着一腔熱血,把各種常見版本的社工教材都背了,心裏只有一個想法“以不變應萬變,有本事考出我背的範圍”。


事實證明,紮紮實實的努力,不僅有利於考一個成績,對於自己的自信心也是很有好處的。



考研複習一般會在6-10個月,這個短暫又漫長的時間裏,我們可能會經歷無數次的自我否定、無數次的信心滿滿,無數次睡不醒,無數次睡不着……全身心的投入之後,我們會發現“上岸”還是“落水”這個結果,好像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因爲我們在最美的時光裏,爲了自己最想要的目標,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


祝大家都能取得應有的成績。


- END -


每日推薦(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1、考研經驗貼:9月備考,我以總成績第二名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擬錄取
2、考研經驗貼: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經驗分享 排名第一
3、考研經驗貼:廣州大學社會工作考研初試專業第一經驗分享
4、考研經驗貼: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考研初試經驗分享
5、考研經驗貼:中山大學MSW考研分享,砥礪前行矢志不渝,笑看風雲靜待花開
6、考研經驗貼:2019年重慶大學社會工作考研經驗分享
7、考研經驗貼:2019年重慶工商大學社會工作考研第一名經驗分享
8、考研經驗貼:2019華農考研經驗心得(很詳細)
9、考研經驗貼:2019上海大學社會工作經驗分享
10、考研經驗貼:2019年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工作考研第一名經驗分享
11、考研經驗貼:2019級中山大學社會工作(非全日制)考研經驗分享
12、考研經驗帖:廣州大學社會工作417分考研經驗分享(非常乾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