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物语

如果你不想改变,请你不要改变。——毛不易 



2019年5月3日,

毛不易在《我是唱作人》中被淘汰。

他说:“离开这个舞台,

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最好的状态来呈现作品,

没有遗憾的是,

我想把表达的内容、想唱的歌,

都唱给大家听了。”

他似乎毫不在意比赛结果,

只是单纯的来唱歌,

能多唱一首是一首。

他的目的也很简单:

能留下作品,就足够了。

一如两年前他参加选秀《明日之子》的初衷一样:

“我就想试试自己的歌到底会不会有人喜欢听。”


 壹

2017年9月23日,《明日之子》总决赛,

毛不易意外地获得了冠军。

一夜之间,

他从一个毫不起眼的“业余巨星”,

转身变成真正的巨星。

他说,命运对我好吧。

谁也没想过会是他:

相貌平平家庭背景平平,

就连音乐水准也是平平。

《盛夏》是他在比赛时创作的最后一个作品,

聚光灯照亮,欢呼声渐息,闭上眼睛,握着话筒,

舞台上那个有着超脱年龄成熟和沧桑的毛不易说:

“我是业余巨星毛不易,下面我要骄傲地往前走。”



这一走,转眼就是两年。

从默默无闻的实习男护士,

到2017年最热门黑马歌手,

再变身为2018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正能量唱作音乐人,

毛不易这两年一直被过度“关注”着。

但耀眼的“巨星”生活,

在他身上并未留下太多痕迹,

他只是单纯地把它当作一份工作,

尽自己的职责本分去完成好就行。

有人问毛不易:

“喜欢走红毯的感觉吗?”

“不太喜欢。”

“为什么?很虚荣很热闹啊。”

“又有什么用呢?

我又没做什么,我只是在走路。”

他是个不喜欢被过多关注的人,

当大多数人都被“灌醉”时,

毛不易依然保持着“清醒”。


 贰

在《明日之子》比赛期间,

有一期,毛不易唱了一首《203》,

写给实习期间陪伴自己的出租屋,

但这首歌却不被星推官们认可和理解。

薛之谦遗憾他连自己最大的“杀手鐗”都没握住:

“毛不易的词没有写清楚,词和曲都落了俗套!”

而华晨宇开口就很犀利:

“我应该和大家都不一样,我从来就没有期待过你!

因为你的曲子在我这里一次都没有过关!”

毛不易在舞台上没有过多回应,

他只是微微笑着,

不反驳,不找借口,也不解释,

甚至对被批评这件事只字不提。

但他心如明镜:

“早前大家对我的一些评价我真是愧不敢当。

可能对我的一些词有认可,

但我自己有多少能力我自己最清楚。”



在《消愁》爆火之后,

总有人以“少年李宗盛”唤他。

对此,毛不易无奈地笑说:

“就这也配跟李宗盛比吗?

没有任何人能成为李宗盛第二,

我也只能尽量做最好的自己。”

不论是面对批评,还是赞扬,

毛不易好像都表现得事不关己,云淡风轻。


 叁

毛不易对自己的创作并没什么信心,

对他而言,自己只是个“业余的”。

从开始创作到参加节目,

也不过才一年时间而已。

而学吉他的时间,更短。

大三的时候,

他拿了把同学不要的吉他自学起来,

但因为懒,也没学得有多厉害,

只想着能给自己简单的伴个奏就行。

所以一直到参加比赛的时候,

都还是只会弹几个和弦而已。

他也毫不避讳地说自己的吉他是真的很烂,

乐理知识也很薄弱,

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在自己尝试创作之前,毛不易就特别爱唱歌。

小学的时候,妈妈想让他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便带他到一个朋友那去学了一段时间的音乐,

和大多数兴趣班一样,没过多久,就放弃了。

后来的日子里,

这个爱好便成了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

父母平时工作也比较忙,没时间照顾他,

他就经常跑到自己家附近的动漫店里玩。

那个时候,

在店里听了许多日本动漫歌曲,

他特别喜欢日本的治愈系歌手熊木杏里。

除了听得多之外,毛不易唱得也多。

2012年,他在唱吧上传了第一首作品:

陈奕迅的《红玫瑰》,

这一唱,就是5年,足足有300多首。

大量的翻唱也训练了毛不易出色的乐感,

使得他在并没有强大的乐理知识支撑的情况下,

凭借一些基本感觉,创作出了极其动听的旋律。

毛不易最厉害的,当属作词,

不仅对仗工整,还特别犀利,

浸着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一字一句,直扎人心。

他笔下流露出一种对自我清醒的认知,

深知这个世界的残酷,

却又依然保有一份善意和悲悯。

总有人问他“到底是被生活抽过多少耳光”,

才能在这个年纪写出这样的词。

但他心底其实并不认同:

在他看来,

一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年纪并没有太大关系,

反而与经历更相关。

“歌曲始终是要表达某种情感。

所以我在一首歌里写的都是为那个情感去服务的,

但我生活中不会每时每刻都出现那么浓烈的感情。”



他也否认自己是个有天赋的人:

“只是我一直以来的说话、行文习惯,

都倾向于这种方式罢了。”

毛不易的脱颖而出,

更多要感谢自己在日常生活里的积累。

具体要说受到什么人或者作品的影响,

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你看过的每本书、每个人对你都是有影响的,

它都会作为某一部分构成现在的你,

任何故事都让我变成现在的我。”


 肆

成名前的毛不易,还叫“王维家”。

一个普通的小城青年。

父母是当地的公务员,老来得子,

所以夫妻俩对孩子很爱护,

对他的期望是“只要过得快乐就可以了”。

上初中的时候,

他给自己改名为“毛不易”。

意为平凡、不改变。

与当下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成长环境一样,

既不是什么富贵荣华锦衣玉食的大家,

也不是什么穷困潦倒温饱难继的贫户,

普通的相貌与出身,普通的意志与经历,

普通地过着衣食无忧风平浪静的童年与少年生活。


13年高考结束后,

毛不易被调剂到杭州师范大学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的男生一般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本来就喜欢这个专业的,

还有一种是被调剂的。

很显然,他是后者。

虽不喜欢,但转专业也太麻烦了,

对成绩又有要求,

生活安排什么就什么吧!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把自己欣然交付给命运。”

虽不喜欢,为了顺利毕业,

必须参加学校的毕业实习。

在医院里,

实习护士毛不易经历了很多生老病死, 

起初感触都很大,

当密切地接触到极端生命的离去后,

就开始麻木了,这个是最可怕的。

比如,

第一天急诊科来了一个病人,头破血流,

他的感受是十分复杂惊悚的,

但第二天来了十个、一百个,

“赶紧处理”是唯一的反应,

已经不会有太多的情绪起伏。

他的情绪在大量的冲击下逐渐变得麻木。

“第一天去,看到有人去世,会觉得很悲伤。

但如果看过一千个人去世,可能就不悲伤了,

那这件事就不值得悲伤了吗?不是。

所以我希望还是能保留最开始的那整个状态。”

毛不易坦言,自己并不擅长当护士。

面对死亡的无奈,面对生命的消逝,

人实在是太无能为力了。

正是在那段时间里,

跟自己相处的时间多了,思考得也多了。

尤其在医院那种“总有很多极端情绪”出现的地方,

想记录的情绪有太多,

便顺势尝试起了写歌。

每天下班回家就抱着吉他,

把自己的情绪、生活状态全渗到词曲中去。

前前后后好的不好的大概也写了30多首,

他在《明日之子》比赛中唱过的大多作品,

基本都是实习期间写的。


《小王》是毛不易后来写给自己的歌,

歌曲讲述的是时空错位交叠,

毛不易再遇到多年前的自己,

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

“如果我在角落里遇见他,碰巧有乌云遮住天空啊,

我会伸出还温热的手掌,告诉他明天会有多晴朗。”

毛不易笑着唱完,有人却哭着听完。

但能不能感动其他人,

对他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

他只是希望这首歌没有让以前的他失望,

对那段时光里并不是太如意的自己说句:

“谢谢你,辛苦了!”


 伍

2017年,对毛不易来说是个特殊的一年,

那一年,他正面临着人生中的一大选择,

像每一个即将毕业的普通大学生,

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和种种未知的迷茫。

夏天就要毕业了, 

医院的实习也就快要结束了,

不擅长也不太喜欢护理行业,

不知道会参加什么样的工作,

认识什么样的同事和新朋友。

那年,过完春节离开家的他在微博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清楚地知道,

接下来这一年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会是与以往不同的一年,

但目前为止我对所要面临的任何变化完全没有任何想象。

五月份的实习结束后,我会在哪个城市平凡地生活,

从事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微信里又会多出哪些好友。

期待,但更彷徨。”

可他又同时深刻地意识到:

“人都是这样的。

任何阶段的人都是这样的。

烦恼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毛不易说自己是个十分敏感的人,

但只要心态好,什么事都会好的。

在哪怕没那么好的生活中,

尽量寻找让自己快乐的点,

就能发现生活里那些美好。

也正因为他擅于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美好,

才让他更加珍惜当下所有。

写下的文字即便不够成熟,

却足够真诚:希望人们过得好。

把那份无奈幻化成内心的柔软,

用一种温柔的姿态去对待他人。

他说:“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美好的时刻,

别光记着那些悲伤的事儿。

大家都有过得不好的时候,

你也一样,我也一样,总有人理解你。”


 陆

在“像我这样的人”巡回演唱会上,

毛不易说了一段话:

“也许有一天我不再能写出新的可以感动大家的歌,

也许有一天我不想唱歌了,

我想去卖烧烤或者收房租,

也许有一天你们也都有了自己需要去忙碌的生活,

没有时间来。

那个时候,可能我已经被大家忘记了,

不过我希望,那个时候还有一个歌手,

还有一个能写出感动你们的歌的人,

希望他的歌能够让你们继续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柔。

希望那个人出现的时候,你会想到: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歌手叫毛不易,

他也写过很多感动了年轻时的我的歌。”

不论出道前还是成名后,

毛不易总是这么直白,

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

却能让人感受到他最真挚的情感。

正如肖骁所言:

往往最打动我们现代人的,

是内心最朴实的情感波动。

毛不易的歌始终如此,

用简单的旋律,细腻的低音,

好似一个旁观者,

将生活娓娓道来。

知乎上有人说: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毛不易。”

我们在为他鼓掌的同时,

也在为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呐喊,

为自己日复一日碌碌无为的生活挣扎忧虑。


毛不易站在明日之子的舞台上,

实现的不是他一个人的音乐梦想,

而是所有平凡人的英雄梦想。

他像我们每一个人,

却又和我们大不相同。

人的命运真的很有趣,

你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发生什么。

网络上有人评价毛不易的成功:

是机缘给了值得的人,

有才华,有运气,顺理成章。


 柒

在《明日之子》夺冠后,

不断地有人问毛不易:

“担心出道即巅峰吗?”

这年头的选秀节目如漫天流星转瞬而逝,

即使是选秀冠军,能留下的也寥寥无几。

毛不易心里很清楚:

“总有人更特别,

可能明年就有个人比我更特别。

你只能把你目前能做好的做好,

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巅峰。”

他不是个适合问答体的采访对象,

经历太简单,回答太简洁,

但他葆有个很珍贵的特质:真实。


参与《平凡的一天》专辑制作的李健,

感叹着毛不易身上的“神奇之处”。

对比自己宣传专辑时的惜字如金,

他对毛不易该如何保护好自己才华的叮咛显得格外珍贵:

“不要担心有新的人会取代你,

没人能取代你,

只要你认真生活,认真写歌,认真唱歌,

就永远没有。”

同样对音乐有着本质朴素的要求,

李健明白这世间的每一个平凡,

如果能真实地投入生活,都不可替代,

人的一生浮浮沉沉,终究归于平凡。


 捌

有粉丝曾在微博上向他提问:

“我是一个迷茫的大学生,和你一样,

读了一个自己并不太喜欢的专业,

现在想改专业追寻自己的梦想,但却没办法。

假设你没有参加明日之子这个节目,

或者你在唱《消愁》之前就淘汰了,

你会继续坚持你的梦想吗?”

毛不易的回答里,我特别喜欢这段话:

梦想的意义不一定是要实现它,

追求的过程带来的收获和快乐以及它对你的指引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

首先要确定它是不是你想要的。

如果确定了,不管能不能实现,

去享受这个过程就好,不能太在意结果。

但前提是,它带给你的快乐要大于痛苦,

如果它带给你的是痛苦更多,

我觉得也是可以放下的。

去选择更快乐的生活吧!”

在他看来,梦想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管结果好与坏都喜欢的,这才是梦想。

坚持和热爱,不一定能实现梦想,

但当机遇降临的时候,

你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它?

机遇和努力都很重要,

但是,只有努力,

是我们唯一能把控在自己手里的。

入行以后,有人问他有没有压力,

他坦然地说:“做不到又能怎样呢?

红不了,就安安分分地过一生。

作为兴趣爱好,

唱歌已经使我足够快乐了,

我不用非得刻意去追求它。

因为它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它是我寂寞时的一个陪伴,

它是我开心或难过时都可以写进词里抒发的一个渠道,

是有人喜欢我会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做得也还不错,

没人喜欢也无所谓,把想传达的好好传达出来了就好。

不一定要成为歌手,即使我最终没有成为歌手,

但我在不放弃地喜欢音乐、不间断地写歌过程中,

我感到很快乐,我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我觉得这个过程比‘实现梦想’本身更有价值。”

毛不易在《星空演讲》中,

还有段关于“梦想”的对话很有意思:

“成名是你的梦想吗?”

“那是我的幸运。

我得到了把爱好变成职业的机会,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幸运。”

“歌曲得到大家的关注,是你的梦想吗?”

“很多歌手有好的歌曲没有被大家听到,

我觉得能被大家听到已经是我的幸运。”

“到底什么是你的梦想?”

“平凡的生活。”

“成名后的生活将会和一个平凡人不太一样。”

毛不易沉吟了一秒回答:

“生活还是会平凡一点吧,

不管你是看上去多么不平凡的人。”


在毛不易身上,没有励志的英雄梦,

尽是些平凡、甚至略显无趣的琐碎,

但足够真诚。

知乎上有人问:如何评价毛不易?

我很喜欢一个回答:

“敏感却不极端,疏懒却又有坚持,

有想法却没有强烈的欲望,

心里有点儿底气,

愿意追求,却又不刻意强求。

你看他很害羞,还有点怂,

但又没有自卑的成分。”

正如他自己所言:

“如果有一天我不想写歌了,

或者我觉得写出来的不够好、不足够给大家听的话,

我就不要硬写了,

接受自己有什么不对呢?”

有所成就或默默无闻,

都不影响我们幸福地过完这一生,

好好生活,该来的都会来。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