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蕭觀音女士被老公處死,說好聽點叫紅杏出牆。說難聽點叫偷漢!

蕭觀音可不算含冤慘死,讓皇帝老公頭上長綠草,是個男人也會讓她毀滅。

蕭觀音4歲就嫁給當時為燕趙國王的耶律洪基為妃,這對夫妻可稱得上青梅竹馬。

遼道宗紅位後,伉儷情深,巡遊打獵也常常帶著蕭觀音一起去,蕭觀音曾為其打虎賦漢詩一首

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

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

此詩氣勢雄渾,彰顯出北國女子的颯爽潑辣。

如果中間不出個奸臣耶律乙辛,蕭觀音夫妻歡好,伉儷情深,又有聰慧賢明的太子耶律浚,雖然遼道宗有深迷打獵的愛好,遼國皇家應不會發生太大變故。

遼道宗沉迷畋獵飲酒,還偷大臣李儼的老婆,而李儼非常樂意高興的戴上了這頂綠帽。

然後冷落了蕭觀音,觀音灰心之餘,也為了喚起老公的溫情,作巜回心院詞》十首,由於曲調幽雅,演奏難度大,只有一名叫趙惟一的伶人,能演繹這首幽怨之詞,而此伶人又是個儀錶俊美的小鮮肉。

虎狼之年,幽曠己久,乾柴烈火,一來二往,文藝范的皇后和男青年藝術家,自然就交流到床上了。

偷情就偷情唄,可文藝范的蕭觀音還居然把偷情寫成詩,在《十香詞》後又手寫《懷古詩》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這詩中念趙惟一的名字,戀戀之情,不絕如縷。

《十香詞》

絲七尺長,挽作內家妝;不知眠枕上,倍覺綠雲香。

紅綃一幅強,輕闌白玉光;試開胸探取,尤比顫酥香。

芙蓉失新顏,蓮花落故妝;兩般總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蠐那足並?長須學鳳凰;昨宵歡臂上,應惹頸邊香。

和羹好滋味,送語出宮商;安知郎口內,含有暖甘香。

非關兼酒氣,不是口脂芳;卻疑花解語,風送過來香。

既摘上林蕊,還親御苑桑;歸來便攜手,纖纖春筍香。

鳳靴拋合縫,羅襪卸輕霜;誰將暖白玉,雕出軟鉤香。

解帶色已顫,觸手心愈忙;那識羅裙內,銷魂別有香。

咳唾千花釀,肌膚百合裝。無非瞰沉水,生得滿身香。

此詞,言語簡約,素凈,暗蘊淫靡,雖為艷詞,不失雅緻,如隔翠玉琉璃觀情色,香艷而不俗落,性感而多逸思,遙睹朱顏,今人神往,屬上乘之作。

有人說這些艷詞不是蕭觀音寫的

」解帶色己戰,觸手心愈忙。哪識羅裙內,銷魂別有香」分明是寫小鮮肉與女作家通姦時的戰戰兢兢的急猴急之狀,無身同感受,如何寫得出,此詩非蕭觀音莫屬!

而趙鮮肉卻是個輕浮不知天高地厚的傻B,拿這些艷詞去顯擺,正好被想謀陷太子的耶律乙辛知道了,然後也寫了篇香艷十足的場景觀後感和此艷詞給皇帝。

「命酒對飲,或飲或彈,至院鼓三下,敕內侍出帳。(單)登時當值帳,不復聞帳內彈飲,但聞笑聲。(單)登亦心動,密從帳外聽之。聞(皇)後言曰:『可封有用郎君』。惟一低聲言曰:『奴具雖健,小蛇耳,自不敵可汗真龍。』(皇)後曰:『小猛蛇,卻賽真懶龍。』此後但聞惺惺若小兒夢中啼而已……」院鼓四下,後喚(單)登揭帳。曰:「惟一醉不起,可為我叫醒。」(單)登叫惟一百通,始為醒狀,乃起,拜辭。(皇)後賜金帛一篋,謝恩而出。其後駕還,雖時召見,不敢入帳。

寫得如此有聲有色,香艷動人,是男人都會生氣的。遼帝大怒,讓其自盡。

隨後,觀音的兒子和兒媳也被耶律乙辛弄死,

蕭觀音做《絕命詩》後,自盡

嗟薄福兮多幸,羌作儷兮皇家。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分華。托後鉤兮凝位,忽前星兮啟耀。雖釁累兮黃床,庶無罪兮宗廟。欲貫魚兮上進,乘陽德兮天飛。豈禍生兮無聯,蒙穢惡兮宮闈。將剖心兮自陳,冀回照兮白日。寧庶女兮多漸,遏飛霜兮下擊。顧子女兮哀頓,對左右兮摧傷。其西曜兮將墜,忽吾去兮椒房。呼天地兮慘悴,恨今古兮安極。知吾生兮必死,又焉愛兮旦夕!

其實此詩就是一首哀怨的自供狀,」雖釁累兮黃床」之句,表明女作家確有偷男人之事。

本來遼人風俗狂野,偷人也不是大事,但壞就壞在女作家老公是當今聖上,又是受封建漢化極深的多情男作家,故而綠帽之罪,難逃一死。

清納蘭性德,曾作詞追悼蕭觀音。

六宮佳麗誰曾見,層台尚臨芳渚。

一鏡空濛,鴛鴦拂破白萍去。

看胭粉亭西、幾堆塵土。

只有花鈴,綰風深夜語。

殿角泥香留蕭字,仍舊花鈴深夜語。

可惜這位才華橫溢的北國紅粉詩人。

姐總結一下。

世道是不公平的,只准老公去偷別人的妻,老婆就不能去偷別人。

偷就偷了吧,也不用寫成詩吧。所以文藝范害人啊!


宣懿皇后蕭觀音(1040—1075)是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其父是遼國北府宰相、魏王蕭惠,她也是是遼國十三位蕭皇后中唯一一位不尚武的女子。蕭觀音有些漢人的性格,「幼能誦詩,旁及經子」「工詩、善談論」「好音樂」,能「自製歌詞,尤善琵琶」,號稱女中才子。「及長,姿容端麗」,冠絕蕭氏諸女。

她的丈夫是遼王朝八世皇帝遼道宗耶律洪基。早在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當時還是燕趙國王的耶律洪基由其母做主,與14歲的蕭觀音成婚,「慕後賢淑,聘納為妃」,稱燕趙王妃。到了重熙二十四年(1055),耶律洪基繼承皇帝位,是為遼道宗,改元清寧,蕭觀音也被冊封為皇后,封號懿德。

遼人擅騎射遊獵,具有尚武精神。蕭觀音則與眾不同,是位很有成就的契丹女詩人,是遼代文學的典型代表,其才華橫溢,且秀外慧中,姿容冠絕,有一定的政治謀略和遠見,對丈夫過多的狩獵生活卻不滿意,處處為遼道宗的安危著想,常常婉言規勸。為了規勸丈夫,她作了十首《回心院》詞,希望打動丈夫,並讓樂師趙惟一譜曲,演出時趙惟一吹笛,蕭觀音彈琵琶,於大賬內為遼道宗和群臣演出。

然而,蕭觀音的努力對於遼道宗來說,如同「俏媚眼給瞎子看」。彼時,遼道宗皇位還不穩固,身邊還有一個叔父耶律重元存在,威脅著他的統治地位。清寧四年(1058年),蕭觀音生下了皇子耶律浚,耶律重元的妃子前往祝賀,打扮的花枝招展,蕭觀音勸其莊重,結果惹惱了重元之妃,懷恨在心。後來,耶律重元父子起兵作亂,兵敗自殺。但這一變故也使得遼道宗的疑心病越來越重。

此役中,耶律乙辛討亂有功,封魏王,後加封太師,兵權在握。但是耶律乙辛卻與皇后蕭觀音不對付,後來皇太子耶律浚開始參與朝政,對權臣耶律乙辛形成了遏制。這就使得耶律乙辛懷恨在心,處處蓄謀陷害皇后蕭觀音和太子,多疑的遼道宗架不住忽悠,逐漸疏遠了蕭觀音。而正是因為耶律乙辛的從中作梗,使得懿德皇后蕭觀音含冤慘死,皇太子也慘遭暗害。

對於蕭觀音的遭遇,有多種說法,一說是純粹就是起冤案,就是遼朝大奸臣耶律乙辛親手導演造成的,死於耶律乙辛、張孝傑、單登、朱頂鶴等所製造的誣案。而另一種說法就是蕭觀音有外遇,與宮廷藝人趙惟一"發生性愛""觸怒道宗"而"被迫自盡"。

在此,描述一下整個事件經過。為蕭觀音演奏《回心院》的伶官是漢人趙惟一,而當時重元兵敗後,其奴婢單登也被充入宮中,負責演奏。但蕭觀音對其技藝不滿意,且技藝不如趙惟一,認為她是重元舊部,在皇帝身邊服務也不利於遼道宗的人身安全,因此單登懷恨在心,處處發泄對蕭觀音的不滿。後來,傳入了妹妹清子和妹夫朱頂鶴耳中。而耶律乙辛正是從聽這些伶人所傳的「誣後與惟一淫通」之說後,如獲至寶。後來他又命人編造了淫詞《十香詞》,嫁禍於蕭觀音,並讓單登帶給蕭觀音,說這是宋朝的皇后所作,不知真假的蕭觀音將其抄寫了一遍,並為此寫了一篇題後《懷古詩》,就這樣蕭觀音就落入圈套。

耶律乙辛在得到人證、物證之後,讓單登、朱頂鶴拿著物證自首,指證蕭觀音。大康元年(1075年)十月,耶律乙辛密疏遼道宗,陳情蕭觀音與趙惟一私通。遼道宗大怒,斥責蕭觀音,並以物證質詢,並把此案交給了耶律乙辛和漢人宰相張孝傑徹查。結果可想而知,趙惟一屈打成招,是年十一月,趙惟一族誅。並令蕭觀音自盡,時年36歲,金滅遼後,又被從墓中掘出馬踏全屍。

蕭觀音一案是由盛轉衰的遼朝內部權力之爭的惡果,也是契丹游牧文化與中原儒家文化互相碰撞中付出的血的代價,這是遼朝有史以來一場最大的案件,從而改變了遼朝政治走向,遼道宗的皇位繼承人成了其孫天祚帝,加速了遼朝走向滅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