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印象中鱷魚都是很兇猛的,尤其是看到它們那血盆大口跟尖銳的牙齒,但是這種鱷魚卻顛覆了人們的想象,它就是凱門鱷。據瞭解凱門鱷屬於中小型鱷魚,它們和短吻鱷有親緣關係,是像蜥蜴一樣的兩棲肉食動物。凱門鱷咬力不如同等體型的真鱷屬鱷魚,它跟其他鱷魚一樣張開嘴的肌肉不發達,一個成年男子就可以輕易讓它張不開嘴,鱷魚獵人都依據這一弱點來捕捉凱門鱷。

  凱門鱷腹部鱗片下骨質板發育得很好,這影響了腹面皮膚的商業價值,通常僅軀幹部兩側面有利用價值,皮張的利用率低,價值較低,因此20世紀50年代以前,這種鱷未被開發利用。此後由於其他價值高的鱷類種羣開始萎縮,國際市場上的鱷皮出現供不應求,凱門鱷也開始被開發利用,當時每年可提供給市場上百萬張的鱷皮。

  南美許多國家都飼養凱門鱷,哥倫比亞人工養殖場每年產30萬-45萬張皮,巴西也建立了100多個人工飼養場。除美洲外,其他地方也飼養有凱門鱷。中國臺灣就有凱門鱷飼養場,但規模都不大。由於凱門鱷的鱷皮價值低,迅速發展起來的飼養常數量較多,經濟效益低下,有些飼養場難以維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