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間隙,模特演繹的Balenciaga2019春夏系列單品。圖片來源/Balenciaga官方微信截圖

細數最近幾年的潮流關鍵詞,“街頭風”一詞定然榜上有名。

隨着2014年“零售寒冬”觸底後的緩慢復甦,不少奢侈品大牌爲了醞釀新市場、新增長,爲迎合年輕一代羣體的消費偏好,他們開始廣泛而多層次地開始“街頭化”,包括但不限於地採用了收購街頭品牌、聘請街頭風格設計師、與街頭藝術家聯名等諸多方式。而後,很多街頭風格的潮牌也開始進入到主流時尚媒體、服飾設計協會的視線,甚至被他們連連嘉獎,有些時候,就連潮牌主理人們自己都在納悶“爲什麼我能獲獎?”。

不過,潮流必有輪迴,所向披靡、縱橫多年的“街頭風潮”也難以例外。到了2019年歲末年初,它們已經開始顯露出了一些式微跡象。

最爲直觀的展現在衆人面前的,便是那些曾因積極採用街頭元素而聞名的奢侈品大牌們,不約而同地開始轉向。

起先發生變化的就是曾憑藉着“街頭狂潮”而聞名於高級時裝領域的Balenciaga。熟悉這一品牌這兩年風格的人都知道街頭、運動、寬大Oversized,曾是Balenciaga前幾季的代表性元素。但到了2019春夏系列時,曾經該品牌標誌性的超高聳肩、Oversized單品已經所剩無幾,而傳統的修身、格紋的經典元素則開始迴歸。

Balenciaga2019春夏系列單品。圖片來源/Balenciaga官方微信截圖

Balenciaga2017春夏系列單品。圖片來源/Balenciaga官方微信截圖

除了Balenciaga之外,在2019年春夏系列中還在走“彩虹風格”的Louis Vuitton男裝系列,到了2019年秋冬新季,色調也開始莊重、低調了起來。

Louis Vuitton2019春夏系列(左)與2019秋冬系列(右)男裝。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官方微博截圖

同樣是黑人男模來演繹,2019年春夏系列中的“霓虹運動男”與2019年秋冬系列中的“西裝商務男”,看似來自兩個品牌,找不到一點相似之處。

而除了與潮牌深度合作的大牌開始轉向外,單從街頭潮牌的內部發展走向來看,也有一些熱度難續的跡象。

首先遭遇到“調整”的可能是一些較低端的小型潮牌或是品牌副牌,像是I.T旗下的CHOCOOLATE、美特斯邦威旗下的HYSTYL,最近都有撤店調整的消息傳出。

與此同時,一些潮牌領域的昨日“霸主”也在經歷着一些“成長的煩惱”,爆紅之後問題迭來。

其中較爲突出的代表便是英國潮牌Superdry。3月時該品牌發聲明證實其爲了縮減公司成本,計劃總部裁員200人,最終達到三年內節省5000萬英鎊的目標。此前,這一品牌的數字化轉型與中國市場開拓都算不上成功,令投資者們對它的信心不斷走低。據此前發佈的三季度業績顯示,Superdry實體店銷售下滑8.5%,股價更是跌了七成。而在此危局之下,該品牌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的“迴歸奪權”,則更爲其在2019年的發展走勢增添了不少變數。

另一個“Oversized專業戶”Vetements,雖然沒有創始人和業績的危機,但近來他們在電商平臺力度不小的打折,還是打臉了他們一貫“供小於求”、“飢餓營銷”的說法。另外,他們去年的大秀作品,還爆出了“抄襲傳聞”,與DHL聯名的“快閃限定”口碑也大不如前,也令其流失了不少擁躉。

當然,單憑如上現象,也不能就斷言“街頭風潮時代”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潮牌時下需要思考在設計、營銷上變革、升級,倒已是業內共識。

美國零售投資研究公司Jane Hali&Associates LLC最新趨勢報告指出,街頭風至少在短期內依然強勁,但消費者與投資人同時也卻是希望2019年的潮牌產品設計會融入更多的剪裁設計。另外他們還預測,若把潮牌與復古風結合來看,logo風也是未來的趨勢之一。這一潮流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加拿大著名瑜伽運動服零售商Lululemon、Urban Outfitters、美國設計師品牌Ralph Lauren和PVH等都能從中獲益。

對全球時尚產業進行長期跟蹤的貝恩諮詢在最新發布的《2018年全球奢侈行業研究報告》中也不無警示地提到自2018年至2025年,“Z世代”在消費者中的佔比將從2%上升至10%。而這一代年輕人更強調個人主義;更願意在實體店購物,但期待店中提供高品質的數字體驗;喜歡Logo,但對品牌卻沒什麼忠誠度——今天喜歡Supreme的Box Logo和Off-White的“斑馬線”,明天也可能隨潮流更迭而更換。

所以,跟隨着他們的需求,所有產品都應該在產品結構、傳播渠道和互動方式上不斷做出調整。“一招鮮、喫遍天”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新京報記者 周紅豔 圖片來源 Balenciaga官方微信截圖、Louis Vuitton官方微博截圖 校對 柳寶慶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