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提起胡雪岩,我們都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徽商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白手起家,辦絲行、開錢莊、協辦船廠、籌軍餉、開藥店,在多個領域做得有聲有色,最後富可敵國,階至二品頂戴,服至黃馬褂,成為晚清商界的一代風雲人物。但是,卻在短短時間內迅速衰落,最後在貧恨交加中鬱鬱而終。為何這一傳奇商人最終結局卻如此凄涼?

我們知道導致胡雪岩破產的直接事件是阜康錢莊擠兌倒閉風波,由於現金流斷裂,資金無法周轉,最後負債纍纍,只能遣散姬妾僕人。其實,我們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可以想想,阜康錢莊擠兌事件僅僅是一個導火索,胡雪岩龐大商業帝國的衰落,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胡雪岩故居

複雜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胡雪岩雖是白手起家,但他的發跡、以及後期財富的積累都離不開官場。前期引路有王有齡,後期支持是龐大靠山左宗棠。可以說,政治成就了一代傳奇商人胡雪岩,但是政治也摧毀了他的商業帝國。阜康錢莊的擠兌風波,其實質就是一場政治鬥爭。由於大量囤積生絲,又在洋行有80萬兩借款(為給左宗棠籌集軍餉,向洋行借的80萬兩銀子)快要到期,最終讓商業對手盛宣懷有機可乘,迅速將其擊垮。看似是一場商業競爭,其實質是以淮系李鴻章和湘系左宗棠為代表的兩股政治力量的較量。胡雪岩就是這股較量中的犧牲品。

左宗棠

古代是商人的社會地位,制約了商人的發展。這是一個時代的背景,不僅僅是胡雪岩一個人所能改變的。「士農工商」,這是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時代背景,可以說胡雪岩在這一背景下是做了很大的突破。作為一名商人,他卻階至二品頂戴,服至黃馬褂,一方面有他個人能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他對官場利益的輸送。左宗棠是他官場強大的靠山,而胡雪岩能利用錢財幫左宗棠辦事,當然有的事是利國之事。但是自古以來這種關係就不是牢靠的,只是短期的利益輸送。從最後結局我們就可以看到,左宗棠最後是保不了胡雪岩的。

晚清政府的落後是根本。我們知道明末清初也湧現了一批資本主義萌芽,但是最終未能形成,這也是必然的。晚清的閉關鎖國,當時政府的落後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現在都知道,經濟要發展是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的。我們國家現在政策上的各種鬆綁,給企業更大的空間就是這個原因。所以當時商人胡雪岩在這種背景下想要自己的商業帝國長盛不衰是很難的。

作為一名商人,我覺得胡雪岩是成功的。但是在當時政治的洪流中,他的結果又是必然的。


皇權之下能容得下巨賈豪商權臣?想想沈萬三、何珅……


在清朝時期漢人是低等人 最沒有地位的 哪怕是在朝為臣 都是皇帝眼中的包努 包努為主子處理朝政是應該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