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離不開古代以來忠君愛國的觀念,忠義自古以來都被世人所看重,也是一種品德。這是上至士大夫高層、下至平民百姓都津津樂道的,也是喜聞樂見的。人在世上,不管是與人交往還是立足於世都需要堅守一些東西,這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乎?

介子推是晉文公的隨臣,在晉文公未登大位之前追隨其流亡,甚至在其睏乏臨危之際,不惜割肉救君,這種忠義之舉已經超越了君臣之間的愛戴,所以才會被世人津津樂道,更重要的是就算在晉文公登基後,介子推沒得到封賞也絕口不提,依舊如故。因為忍受不了世故的邀功,才選擇退隱山林,保全主公之名。可惜的是不知道哪位獻計燒山,活活把他們母子燒死了,確實可惜,晉文公有感於其忠義,定其忌日為寒食節,每年禁令開火,吃冷食。據記載,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清明和寒食節的日期相近,民間習俗才逐漸融合。

隋唐年間,清明和寒食節合二為一,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最後演化成今天的清明節。

所以當時雖說是晉國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但是恰逢與時節時令相符合,從節氣上講,清明正值暮春之際,位於春分後的十五天,也是太陽直射北半球後的第一個節氣,雨水充足適合農事活動。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這和當時的農事生產有著幾緊密聯繫,禁火吃寒食也是有其道理的。

但是不管如何,介子推這種精神已經被世人所認同,已經超越了晉文公對其的緬懷之情,古人崇尚慎終追遠的思想,從這個來講,寒食節推廣至天下,甚至和清明節結合,是有其根源的。屈原投汨羅江之後,有天夜裡,屈原故鄉的人忽然都夢見屈原回來了。他峨冠博帶,一如生前,只見面容略帶幾分憂戚與憔悴。鄉親們高興極了,紛紛擁上前去,向他行禮致敬。屈原一邊還禮,一邊微笑著說:"謝謝你們的一片盛情,楚國人民這樣愛憎分明,不忘記我,我是死而無憾了。"話別談舊間,眾人發現屈原的身體已大不如過去,就關切地問道:"屈大夫,我們給你送去的米飯,你吃到了沒有?"謝謝",屈原先是感激,接著又嘆氣說:"遺憾哪。你們送給我的米飯,都給魚蝦龜蚌這般水族吃了。"鄉親們聽後都很焦急:"要怎樣才能不讓魚蝦們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說:"如果用箬葉包飯,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見了,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節,鄉親們便用箬葉包成許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節過後,屈原又託夢說:"你們送來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還有不少給水族搶去了。"大家又問他:"那還有什麼好法子呢?"屈原說:"有辦法,你們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龍的標記就行了。因為水族都歸龍王管,到時候,鼓角齊鳴,槳橈翻動,它們以為是龍王送來的,就再也不敢去搶了。"角黍,就是現在的粽子。

從此端午節包粽子、划龍舟的習俗,就由屈原的故鄉傳向全國,由古代傳到今天

人們喜歡端午是因為屈原的緣故,是屈原使這個節日平添了一種民族的精神,使它具有了綿長悠遠的生命力,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我們有著更凝重的理解和感悟。永遠的屈原,就如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考和回味。因為屈原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留下的精神遺產與日月同輝。

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所極力崇尚的理想範式,主要表現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詩性智慧三個方面,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來的、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偉人,其精神已融會到我們民族的心理素質、審美意識、倫理觀念等各個方面,對於後世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介子推和屈原都是忠君愛國之人,符合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受到歷代後世君王,文人騷客,廣大人民的敬仰,慢慢的廣為傳播,成為了全國性的大節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