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都講究,百年之後要落葉歸根,只有入土才能爲安,所以不論生前是貧民還是帝王,最終都被埋在了地下。當然這樣的土葬歷史也有過變動,在古代,喪葬的形式還有很多種,只是傳到現代的,還是最爲普遍的土葬。

  首先我們來看一些曾經出現過的喪葬方式。第一種叫天葬,這是流傳在藏族的習俗,死者要先接受幾天的唸經,下葬時只能從窗口被擡出,然後運到天葬場,在周圍焚燒柏枝,吸引羣鷹來啄食,一般都以食盡爲最吉祥,如果有殘留,那就交給親人焚化。另外一種叫崖葬,也就是將葬具放在天然崖穴中,或者是人爲開鑿出來的崖窟,聽起來就比較危險,所以現在基本失傳。

  除此之外,還有水葬,也是在部分少數民族當中流行,有些地區這種喪葬方式還是一種懲罰,比如說死者有傳染病或者有罪等,就會在死者的屍體上捆綁一塊巨石,然後沉水。

  而我們最普遍的喪葬方式,土葬,也是在中原地區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受各種觀念影響,還是覺得這種方式體現了原始宗教觀念。當然不同死者的身份,墓葬的規模不一樣,墓穴當中的陪葬品也不同,最早的土葬是在人居住的洞穴裏,將洞口用土石壘住,是後來才發展出了多種形式,當然這些也都是爲了防止盜墓。

  而我們現在的考古就是對古人的墓穴進行挖掘研究,盡最大能力還原當時的歷史,那麼現在土葬已經被強制替換成火葬。這樣想來,千百年之後的人們是不是就沒有考古這一說了?那我們現在的歷史還能被還原嗎?其實這一點應該不必擔心,在我國考古的同時,埃及文明也僅僅是留下了幾座金字塔而已,更多的都是從當時的古書籍等資料當中發現的,不也一樣可以被發現嗎?

  更何況,我們現在對生活的記載要比那個時候多很多,不僅有書籍資料,什麼圖片,影像都大量存在,可以說能夠用於研究的資料有很多,完全不用擔心歷史會在我們這一代斷開,不過唯一的想想就是,到時候考古的對象可能會從地下的墓穴,變成廢棄的計算機,考古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修復我們現在的計算機,從中發現這個年代的相關信息,那計算機專業不就和考古合併了嗎?當然這是玩笑之說,大家覺得以後的考古方向是什麼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