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omaobear

鏈接:zhihu.com/question/2635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個問題其實不那麼簡單,這兩個品牌的對比的背後,其實是自主品牌如何提升品牌與產品,獲得消費者認可的問題。這個問題要說清楚,首先看一下兩個品牌的來源。我們先看WEY這個品牌,WEY這個品牌來源於長城掌門人魏建軍的姓氏。如同賓士、豐田一樣,魏建軍希望這個品牌的能夠做成百年品牌,自己的名字與之一起不朽,所以長城在WEY這個品牌上一定會下相當多的功夫。

從品牌的定位看,長城做WEY很像當年豐田做雷克薩斯,當年豐田無論從產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已經是世界級的汽車巨頭,但是品牌附加值不夠,製造出一流的車消費者不認可,於是豐田開發出雷克薩斯一舉成名。

在長城造WEY之前,哈弗H6的銷量在全世界也能排上號。但是長城旗下沒有一個高端品牌做區分,即使產品品質達到豪華車的水準,消費者也不願意支付溢價,所以長城創立了WEY品牌,並投入相當多的資源打造了WEY品牌旗下的產品。

寶沃這個品牌雖然起名看上去又是寶馬又是沃爾沃,但是這個品牌還是福田收購品牌,和德國寶馬或者瑞典的沃爾沃都沒有關係。寶沃本身確實曾經是豪華品牌,但是已經死掉很多年了,福田要進軍乘用車,買下了這個品牌,但是沒有獲得這個品牌的什麼技術(死掉多年的品牌也沒有什麼技術了),寶沃的車體現的還是福田汽車的乘用車技術水平。

WEY品牌在創立的時候,長城汽車的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了,長城已經有能力在全世界獲取技術資源設計製造乘用車。WEY的外觀不用多說,但凡對WEY有關注的都能看到,這是以前寶馬X6的設計師設計的。

因為H6是逆向車型的原因,長城的技術實力一直被低估,實際上長城汽車的供應鏈品控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自主品牌無論是奇瑞的QQ還是比亞迪的F3,在銷量上去以後都出現過質量崩盤的情況。大規模量產的品控不是個簡單的事情。而長城H6在銷量巨大的情況下質量依然穩定,這說明長城在供應鏈和製造上技術是一流的。在WEY上,長城投入了大量資源,WEY的品控也很不錯,在汽車之家的新車可靠性故障統計中,WEY的故障率可是在最低的一檔。

H6能創造銷量奇蹟,不僅是品控和製造的優勢。還有對中國消費者的把握,長城總能找到中國消費者的痛點,合理的價格,合適的空間,漂亮的外觀,可靠的品控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所以WEY系列產品的設計也能迎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抓住重點。

相比之下,寶沃背後的福田從來沒有做大規模量產乘用車的經驗,儘管寶沃是收購的德國品牌,但是福田的技術還是自己的,福田要交很多學費才能讓產品成熟,而寶沃的購買者也會和福田一起交學費,而且這個學費還不便宜。我們看看寶沃和WEY的同價位車型,WEY VV7的2.0T豪華版和寶沃的BX7 28T兩驅舒適型。這兩款車的定價都是16.98萬。但是,我們看規格,VV7的軸距是2950mm,寶沃的BX7 的軸距是2760mm,VV7的發動機馬力是234馬力,最大扭矩是360牛米,寶沃BX7的馬力是224馬力,最大扭矩是300牛米。VV7在動力方面有明顯優勢。

在安全方面,VV7在設計的時候高剛度車身鋼板應用比例達75%,其中16個零部件應用了1500MPa級別的熱成形鋼;在安全碰撞測試中成績極佳,小重疊碰撞測試中獲得了「Good」評級,這可是讓很多豪華品牌落馬的高難度測試。

在NVH上,VV7的控制也是一流水平,在美國車媒的測試中也獲得好評,空間更是因為軸距優勢做到了豪華車級別。從智能方面看,寶沃還是傳統的導航、收音機、多媒體、雲服務,還處於功能車機與車聯網時代,而WEY已經開始推廣WEY品牌C+智能戰略,進入智能時代。WEY會融合3D全息影像技術,AR掃描技術、語音識別技術、TTS播報等功能,為用戶提供服務。其中AR智能手冊已落實到實際應用場景之中。WEY也與美團、京東、愛奇藝、快手、ETCP等全球領先的互聯網企業和內容廠商深度合作,開發類型豐富的智能生活服務。在智能駕駛方面, WEY的全系量產車型均已搭載了20+項智能駕駛輔助技術,包括自動泊車、自動出車、高級巡航、擁堵跟車等功能,這方面WEY不僅領先寶沃,在全球汽車廠商中也是走在前列的。所以,從規格看,VV7幾乎在所有方面碾壓BX7,寶沃bx7則只是自主品牌的平均水平,但是價格遠超自主品牌同規格10萬的價位,BX7的溢價是靠所謂的德國品牌,但問題是這個寶沃的車和德國高端品牌確實是沒啥關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