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馬牛 (微信公衆號:馮侖風馬牛)

「一路走來,處處都是艱辛,就是因爲這一路的苦,我纔不願意讓拼搏的成果付之東流。」

最近,插座行業龍頭「公牛集團」在衝刺 IPO 的關鍵時刻,遭遇了一場專利侵權訴訟官司,兩項涉案專利的主要內容均與安全插座有關。「通領科技」要求公牛集團賠償共計 9.99 億元,這場官司也被媒體稱爲國內訴訟標的最高的專利侵權案。

作爲自己的老鄉、同行和競爭對手,「通領科技」董事長陳伍勝在接受採訪時說:並非刻意選擇時機,另外近 10 億元賠償額也並不高,只是爲了讓侵權者記住教訓。而公牛集團方面則表示:將積極應訴。

阮立平

公牛集團的產品,可謂家喻戶曉,許多人家裏用的插座、開關、轉換器等都是它的,但其創始人阮立平卻相對低調很多。

1964 年,阮立平出生於浙江慈溪的一個農村家庭,大學畢業後進入水電部杭州機械設計研究所工作。那時候,他利用業餘時間賣過豬肝、桃樹,還爲慈溪引進了最早的草莓。

1990 年代初,慈溪被稱爲「家電之都」,挨家挨戶都在生產插座等家電產品。當時親友經常跑到杭州來銷售產品,阮立平的宿舍成了接待他們的「中轉站」。

身爲工程師的阮立平,發現那些插座質量低劣, 1/3 是壞的,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有空時,他就幫助修理一下。

1995 年,對插座足夠熟悉的阮立平扔掉了鐵飯碗回到家鄉創業。靠着 2 萬元銀行貸款,與一直從事插座推銷的弟弟一起創辦了慈溪市公牛電器有限公司。

從創業開始,早就受夠了僞劣產品的阮立平堅持要生產「用不壞」的插座,並配上了開關裝置。雖然價格比別人貴,但很快便建立了口碑。

爲了有效提高業績,阮立平引進了快消品的銷售模式,「牛奶怎麼賣,可口可樂怎麼賣,插座就怎麼賣」。他一方面在媒體投放大量廣告,另一方面採取「先內後外,由大到小」的策略,全面推進渠道建設。到 2001 年,公牛插座市場佔有率已經升至全國第一。

同年,阮立平開始關注海外市場,在歐美,起初公牛出口的產品總是被退貨,有時候還面臨官司,讓阮立平倍感壓力。於是,公牛和飛利浦等知名企業開展技術合作。與此同時,阮立平花費巨資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實驗設備,派出員工到海外學習。

公牛及時有效地將質量方針從「製造用不壞的插座」提升爲「製造中國最安全的插座」,圍繞「安全、時尚」兩大主題。

做到絕對第一之後, 2008 年,公牛集團開始培育與自身產品、優勢相關的種子產業進入,比如牆壁開關、 LED 基礎照明、數碼配件等領域。

在一次演講中,阮立平提到,之所以公牛能取得成功最主要的是因爲專注專業的精神。他坦言:做實業一定要經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雖然家電、房地產、金融等行業非常賺錢,但阮立平始終堅持做自己擅長的領域,並做到「絕對第一」。一段時間,若做不成行業的領先者,他會立馬放棄。「既然要走遠路, 心就不能太急。」

隨着跨國公司的全面進入,競爭的格局在不斷改變,公牛也開始改革。

2018 年 10 月,公牛集團提交了 IPO 招股書申報稿,按照招股書公佈的估值水平計算,阮立平兄弟身家超 400 億元。

阮立平認爲,公牛由家庭作坊發展成行業老大,多年來存在自我封閉、自我崇拜、先天不足等不良現象,上市是突破壁壘的最佳方式。

陳伍勝

與公牛集團打起官司的通領科技董事長陳伍勝也有着不凡的創業歷程。

「十大風雲浙商」、「 CCTV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中國民營企業十大新聞人物」……陳伍勝擁有衆多頭銜。

1954 年,陳伍勝出生於「低壓電器之鄉」浙江樂清。大學畢業後,陳伍勝先後在鐵道部、樂清市鄉鎮企業局等國家部門任職。直到 1988 年下海創業,於安徽創建了求精電器廠。爲了推銷產品,天寒地凍的冬天,他磨穿了鞋底,但還是要不停地走,不斷地說。五年後,賺得第一桶金的陳伍勝浪漫轉身,跑回老家成立樂清市泰星互感器公司,年收益過千萬。

1995 年底,走聯合資本擴張之路的正泰集團先後將當地 38 家企業納入旗下,泰星位列其中。被收購後,陳伍勝給正泰老總南存輝當了幾年助理,協助其進行公司股份制改革。後因表現出色,陳伍勝被提拔爲上海正泰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3 年,陳伍勝在美國出差時得知當地正在強制推行一種接地故障漏電保護裝置 GFCI ,那時候全球僅 5 家企業有能力生產這種產品,其中一家是中國樂清的東正電器公司。回國後,發現巨大商機的陳伍勝離開正泰集團,重新選擇創業。他斥資 5000 萬買下了東正公司,更名爲通領科技。

公司更名後,陳伍勝放棄了公司其它業務,加大馬力研究 GFCI ,並申請了相關專利。

2004 年,通領科技的產品便出口歐美。在美國,陳伍勝銷售的 GFCI 比該領域的巨頭「萊夫頓」的產品便宜一半,僅半年便搶佔了 10% 的市場。對方高管受不了,直接找到陳伍勝,稱其產品侵犯了萊夫頓的兩項專利,迫使他趕緊簽約,別再生產 GFCI ,否則將會用官司打到通領科技死掉爲止!

明明是自己的專利權,卻被對方如此威脅,陳伍勝怒了,決定用一切力量打贏這場「尊嚴之戰」。在接受《環球人物》採訪時,陳伍勝坦言:人生的拼搏本來就是一種玩。美國企業要玩,我們就奉陪到底。我們有這個氣度,跟它們玩到底!

「世界 500 強企業」萊夫頓起先在美國的 4 個州發起訴訟,將通領科技的美國代理商全部告上法庭,陳伍勝也花費巨資聘請優秀的美國律師團隊應戰。

一打就是 6 年,換做沒有資本的公司早就因爲律師費用在等待判決前倒下了。期間,對手一邊攻擊,陳伍勝一邊研發同時一邊銷售,用美國賺到的錢支撐了這五場官司。

2010 年,美國聯邦巡迴法院做出判決,宣佈陳伍勝勝訴,該事件成爲中國知識產權海外維權第一案。爲此他已耗費 1.6 億人民幣。對於陳伍勝來說,他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到現在我還活着,而且我還是有尊嚴的活着。」

同年,央視將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給了陳伍勝。頒獎詞寫道,「中國商人動了美國巨頭的奶酪,接訴訟狀、收逐客令。他用中國勝利的故事激勵我們:勇無懼,開先河;真專利,走四方。」

兩家在同一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企業,因爲專利,打起了官司。它們的創立者,都是改革的初期,憑藉勇氣與執着扔掉鐵飯碗去創業。歷盡艱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公牛集團而言,這場官司,對上市多少會受影響,畢竟涉及產品金額不小。要是沒有攤上這件事,公牛憑藉良好聲譽上市之路會十分順暢。

當然,這次專利侵權訴訟,也給其他企業提了個醒:涉及專利權的,從來都不是小事情。

參考資料:

1.《調查 | 「插座一哥」公牛集團遭鉅額專利侵權索賠始末》,每日經濟新聞,沈溦

2.《公牛陷專利訴訟:被索賠 9.99 億元 幾乎是整年淨利潤》, 21 世紀經濟報道,饒守春

3.《陳伍勝首次披露打海外官司背後的「 36 計」》,央視財經

4.《陳伍勝:我在和美帝國主義打仗》,環球人物,袁旻

5.《阮立平:追夢大國工匠》,浙江民建,任央君

6.《公牛集團阮立平:堅持只做第一 不做第二》,長江日報,文濤

7.《 22 年來,他只賣一樣產品,每個人家裏都有》,中國企業家,胡坤

圖片來自網絡

本篇作者|大軍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顧問|王淑琪

轉載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