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傑出的護理學家、護理管理專家、醫院管理專家,中國整體護理事業開創者,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原副院長、主任護師黃人健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4月15日20時33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2歲。

黃人健同志1936年10月20日出生於江蘇蘇州。1954年考入北京協和醫院護士學校,1957年7月畢業後分配至北京協和醫院工作,1957~1983年先後擔任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護士、護士長、科護士長,1976年赴甘肅醫療隊工作一年。1983~1998年任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兼護理部主任,1999~2003年任北京協和醫院護士學校校長。曾任第二十四屆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第七屆北京護理學會理事長,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原衛生部全國整體護理協作網領導組組長,原中華醫院管理學會理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副理事長等職務。

她是我國著名的護理管理專家,全國護理模式改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她提出的“對外來經驗要消化後再運用”“護士應儘快分級定位”“要培養護理專家”“50%的護士應該到社區去”“老護士是寶貴財富”“要加強護校學生的人文教育”等先進理念對中國護理事業的發展和護理人才培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黃人健參加座談會,左起:王琇瑛、黃人健、李向東、林菊英

她率先將整體護理觀念引入中國,開創了中國整體護理的先河。帶領護理團隊在北京協和醫院建立了全國最早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整體護理病房,參編了《整體護理理論研究及實踐——中國護理改革現狀》《整體護理概論及模式病房建設》等14篇專著,並將協和經驗傳授到各省市區,使“以病人爲中心”的理念如種子般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

80年代,黃人健指導護理工作

黃人健同志注重護理實踐與理論的轉化與提升,主編《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護理系列指導用書》《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護理學分卷》《社區護士培訓教程》《護士手冊》等多本專著。她曾在林巧稚大夫身邊工作,堅決貫徹林大夫提出的“預防爲主”觀念,組織產科護士開展隨訪工作,在婦幼保健領域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黃人健同志是中國護理事業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推動者。多次率團出訪,多次主持國際護理學術交流會議,爲護理人才的專業化、國際化培養搭建了重要橋樑。大力拓展國際護理交流渠道,多途徑爭取經費,爲全國2000多名護理骨幹赴發達國家和地區學習創造了條件,爲中國護理髮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1998年,黃人健接待芬蘭外賓

黃人健同志還是傑出的醫院管理專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擔任副院長期間,協助院長按照衛生部要求在協和率先開展全國公立醫院績效改革試驗。在分管護理管理、績效改革、地段保健及計劃生育等工作中,注重傳承協和優良傳統,大刀闊斧銳意創新。首推護理查房制,開展手術室績效管理,倡導護士爲臨牀服務,注重在護理骨幹中發展黨員,強調護理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等,爲醫院管理作出了傑出貢獻。先後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醫院優秀院長”等多項殊榮。

黃人健與同事們的合影

黃人健同志還是護士的知心人和守護者。她時刻把困難職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傾盡全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她努力推進《護士條例》的出臺,爲維護護士合法權益、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關愛護士的良好氛圍、推動我國護理事業的法制化進程作出了積極貢獻。

黃人健同志的一生是爲協和醫院和中國護理事業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一生。她是協和精神的傳承者和發揚者,用畢生精力踐行着“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她是協和的驕傲,是中國護理學界的驕傲,是共產黨員的傑出代表,她以無私忘我的大愛情懷,贏得了患者和同行對她的尊重與愛戴。

讓我們深切緬懷黃人健同志的人格風範和豐功偉績,承繼先生遺志,化悲痛爲力量,加快醫院發展和護理事業發展進步,以優異成績告慰先生的在天之靈。

黃人健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