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兩部電影:巧合地是兩部都是以女性為主角。

趁著大腦還有點餘溫,來寫寫觀後感。第一部印度電影嗝嗝老師

,先說說它的背景音樂,其特有的旋律和節拍,很有渲染力。

印度電影的配樂總是很出彩,無論是背景音樂還是演員自己的說唱,總會給人一種獨特的力量感。而且印度電影還是一言不合就唱歌,大多數時候會伴有即興舞蹈,雖然影片只是展現了一部分,但從中也看到了她們特有的生動的宗教情懷。

聊完音樂來談談電影吧,《嗝嗝老師》簡單來說是一部勵志輕喜劇;此外,影片還揭示了貧富差距下,印度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現實問題。故事沒有多少懸念,甚至說可以猜到結局,但即使這樣,還會淚目。

本片的女主人公身患妥瑞氏綜合症--即語言障礙症,在表達時會發出怪聲或抽搐,情緒緊張或激動時這種情況還會加重,但同時她也是一名擁有優秀學歷的老師,雖然在此之前她從未面試成功過。

而故事就是從這次成功的面試開始,她被聘為班主任,殊不知她面對的是一群不服管教,不好好學習,專門和代課老師作對,被學校公認為差等生的學生。當她知道真相後,並沒有退縮。從剛開始學生在課堂上唱rap,嘲笑她,到完全信任她,並因她轉變態度,好好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這一過程,她是用自己的真誠一點點地打動這群學生,她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當校長問她:你有語言障礙,你為什麼還要選擇做一名老師呢?她答:因為當年在她遭遇嘲笑時,校長拯救了他,所以她要成為一名老師。

看到這裡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師:備考那一年教室外,老師送給我一套理綜練習題,微笑著說「這套題,你可以做做」,再沒多說什麼,接過那套題,手裡沉沉的,心裡暖暖的。我的老師,謝謝你。(我是屬於文理偏科嚴重的那一波:))我們,會遇見一些人,TA小小的舉動卻有著大大的力量。看過的印度電影不是很多,但每一部都很值得再看。這裡需要點名《我的猴神大叔》,看得時候記得備好紙巾!

第二部《找到你》,講得是兩位不同身份的母親,因為一個孩子,而引發的故事。

姚晨飾演的李捷:司法機關女強人,工作上獨當一面,但也婚姻不順,與丈夫走到離婚的地步,在女兒的撫養權問題上發生爭執。

馬伊琍飾演的孫芳:一個普通但又倒霉透頂的農村婦女,遇人不淑,卻一直強忍,她想著等孩子出生後,一切或許會好點。不料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重病,丈夫棄之不管。她只能自己四處借錢,打工給孩子治病,可最後孩子還是離她而去,在大雨里歇斯底里的呼喊著:救命啊,救命啊,那是一個母親用生命在嘶吼吧。母愛很偉大,女性很堅強。

影片中穿插回憶,李捷女兒住院時的床位剛好是孫芳女兒被迫搬離的床位,此處也為孫芳後面的黑化埋下伏筆。全片有點低氣壓,有些鏡頭甚至讓我有點害怕,但它仍是一部直得觀看的電影;當然,姚晨和馬伊琍的演技不容置疑。或許已婚或有孩子的人觀看,會更有感觸。這個時代對女性還是蠻苛刻的,結婚,工作,生育,培養孩子如何權衡?

作為一個女生,有時候會幻想穿上婚紗的那一刻,簡直不要太美麗,但是呀,那份美麗的後面定是要做出犧牲的。很久很久以前想過要做一個女強人,可是現在呀,覺得做一個小女人就好,寂靜淡然。每一個階段都是我們必經的,每一個階段也應該很美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