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5_100.JPG

 

獨立山彙的白姑大山羣峯是早年的三大林場之一,原本登山口在中橫青山,但921地震後路線中斷,才改由今日的紅香部落起登,落差大,水源少,途中還得經過三錐山白姑大山東南峯和數座假山頭才能登臨其上,是中橫四辣裡的特辣等級,攀登難度在百嶽單一山頭中名列前茅。今年以來就一直很想爬這座山,但總是缺臨門一腳;11月的某個星期一上班時突然收到先前縱走新康橫斷山友的訊息,問我要不要那個週末去爬白姑大山,一般來說這麼突然的計劃我會拒絕,不過因為實在太想爬白姑大山了,而且今年百嶽行程實在少得可憐,只新增2座而已,於是再三考慮且確定天氣OK後便答應邀約。

 

一般登山社白姑大山行程都是安排三天比較充裕,但考量自身體能狀況覺得兩天應該就夠了,而且這樣就不用再請一天假,實際走下來覺得自己是可以應付兩天白姑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不過安排兩天的缺點就是第二天要早早起登(建議最晚3點起登比較好),且要有走14個小時起跳的心理準備,另外如果是自行開車的話對車手也是一大考驗,在此真的要感謝開車的Bruce了。

 

攀登白姑大山途中視野有限,大部分走在密林裡,不過這裡林相優美,走在森林底下感覺可以淨化心靈;山頂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天氣好時可遠眺雪劍稜脈雪山西稜以及更遠處的幹卓萬橫斷東郡山彙馬博橫斷玉山羣峯等,只可惜原本天氣預報是晴天的禮拜日,竟然出現我爬山以來最大的預報錯誤,中央氣象局的天氣圖案還是大太陽呢!結果雖然沒有下雨(下山時有霧雨),但濃霧掩蓋整座山頭,視野全無,白姑大山的一等視野就這樣泡湯了,也罷,爬山就是這麼一回事,科技再進步也預測不了老天的脾氣,只能安慰自己下次還有機會再來,畢竟我還想要從其他路線走過來呢(白姑西稜)!

 


 

Day 1 (2018/11/24)

 

早上六點左右在汐止會合出發,由於第一天行程只到距司晏池約100多公尺的松針營地,里程大約6公里,所以我們纔可以當天才出發。一路驅車前往南投中橫入山,在臺14甲往清境方向有一棟璞源山莊,左轉進入投89(力行產業道路),這段路或許先前有整修過,路況比想像中好,只有一處路面好幾個坑洞積水,開過去不曉得會陷入多深有點恐怖之外,其餘還算好通行;另外要注意的是這裡轉彎處的道路反射鏡有些不是鏡面骯髒,不然就是被路邊樹葉擋住,所以開車的時候要小心來車。產業道路會慢慢往下開過發祥溪(北港溪支流),然後再往上沿著產業道路,經過一叉路取紅香支線往紅香部落,這裡路寬特別狹窄,會車不易,尤其往最後農家的路更是僅容一臺車經過,正擔心萬一會車該怎麼辦的時候真的遇到一輛小貨車開下來,幸好遇到的轉彎處剛好有比較大的空間可以會車,不然就真的慘了。或許是因為路況顛頗速度不快的原因,這段路真的開好久,從正式進路投89到最後農家應該開了2個多小時有吧!終於在早上10點半左右抵達最後農家,此時農家的小狗跑出來迎客,有一隻母狗和兩三隻剛出生的小狗興奮地搖尾巴,母狗還在車子前面幫帶路領著我們,看牠那激動的模樣似乎是終於看到有人來爬山了(之前有在別人網誌上看過小狗跟著上白姑大山),一副就是要出去玩的樣子;在不妨礙進出的情況下可以把車停在農家前面空地,不過我們選擇再往上開一小段,母狗跟了上來與我們一起整裝等待出發,走到警示標語的空地前我們決定先煮泡麵喫午餐,牠則是乖乖地等我們,害我真的一度以為牠要跟我們一起上山了,不過最後聽到遠處的狗吠聲後可能擔心狗寶寶所以就回到農家了。

 

在空地旁有農地種高麗菜,道路邊緣有拉條水管,打開就有生水可以裝,不知道是不是在地農家特地設置給登山客取用的,總之我們不想喝司晏池的水,於是我在這裡裝滿約3公升的水來應付這兩天的飲用水。我們在中午12點喫完午餐後即刻出發,開始兩天一夜的白姑之旅。一開始沿著水管的緩坡走到白姑大山真正的登山口,這裡往前的岔路導致幾年前的山難事件發生,現已用鐵絲網把道路封起來,我們取左陡上,開始爬坡。這裡的路線大致是之字形上坡,路況還算好走,很快走到一片平緩的空地,但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想在這裡紮營吧!大樹與光影的搭配是拍照的好題材,於是我們在這裡停留一會,順便小休一下。繼續前進,一路都是陡坡向上直到三錐山,這裡終於遇到第一顆倒木,但這只是一塊蛋糕,後面有得受了。久聞白姑障礙賽有二:倒木與箭竹海,這是兩天路程中時常見到的關卡,尤其過司晏池營地後,那倒木與山徑的高度落差真的令人寸步難行,這也是白姑大山被評為高難度山徑的原因之一吧!走了兩個小時後,我們抵達三錐山,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四周大樹環繞無視野,我們在這裡卸下裝備休息並與基石拍照。

 

2018-11-24_001.JPG這隻母狗一度想跟我們上山,最後聽到狗吠聲回去保護小孩了

2018-11-24_004.JPG下方就是最後農家,我們又開上來一點停車

2018-11-24_005.JPG走上來警告布條空地前有拉一條水管(圖左側),開關打開有生水

2018-11-24_008.JPG沿著水管路緩坡到登山口

2018-11-24_009.JPG

2018-11-24_010.JPG白姑大山登山口,前方路已封起避免山友走錯

2018-11-24_011.JPG

登山口開始是一路陡坡

2018-11-24_013.JPG來到一片空地稍喘息

2018-11-24_014.JPG

2018-11-24_016.JPG

2018-11-24_019.JPG山老鼠的傑作,林務局已立警告

2018-11-24_022.JPG

2018-11-24_023.JPG遇見第一顆倒木,但這只是小case

2018-11-24_024.JPG

2018-11-24_026.JPG

下午2點半抵達三錐山

 

離開三錐山後會先陡下到沼澤地,不過這段不長,很快就得再陡上坡,途中也開始有一些落差較大的倒木關卡,不管是上爬還下攀都要留意表面光滑的樹皮,最好是坐在倒木上跳下去比較安全,這樣的倒木路段很難想像下雨要怎麼跨越。沿途大部分還是走在樹林底下,或者穿越濃密的箭竹林,在罕見的一處展望點停下來拍照,遠方山巒伴隨黃昏時刻的晚霞,非常美麗的景象;再繼續往上爬,終於在下午5點左右來到松針營地,我們決定在這裡紮營而不上去司晏池營地,因為這裡在樹林底下會比較避風,況且司晏池營地離松針營地不遠,大概5到10分鐘的距離而已,對第二天的行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過在司晏池營地紮營的好處是天氣好的話可以觀賞遠方山景,倒也不錯啦!

 

松針營地腹地不大,而且大部分是傾斜的地面,唯一比較平坦的地方已經有人紮營,不過裡面似乎沒有人覺得有點詭異;安置好帳篷後我們各自煮晚餐喫,約莫7點準備就寢,因為地面傾斜的關係一直往下滑,有點不好睡,但最後還是有短暫進入深眠狀態,應該有辦法應付隔日艱困的行程吧!

 

2018-11-24_028.JPG又有大樹幹擋路

2018-11-24_030.JPG

這顆巨大樹幹整個斷掉

2018-11-24_027.JPG

2018-11-24_031.JPG

2018-11-24_033.JPG好大的樹幹,或許有上千年也說不定

2018-11-24_036.JPG

2018-11-24_037.JPG從三錐山下到沼澤地,又開始陡上

2018-11-24_038.JPG這橫躺路邊也沒辦法只能認命地翻過它,小心樹皮會滑

2018-11-24_040.JPG

2018-11-24_041.JPG看起來好像也是營地,但並不是松針營地

2018-11-24_042.JPG難得的展望點,山景與霞光非常漂亮

2018-11-24_047.JPG遠處的山看起來是奇萊羣峯

2018-11-24_049.JPG

2018-11-24_050.JPG松針營地到了,腹地不大,加上地面傾斜,容納的帳篷有限

2018-11-24_051.JPG從松針營地往上走5到10分鐘就到司晏池營地了

D1.jpg第一天高度落差圖,里程約6公里

白姑大山山徑一景

 


 

Day 2 (2018/11/25)

 

由於第二天路程較遠,需要爬上爬下好幾座山頭,因此我們凌晨1點半就起牀了,喫完早餐整理裝備還是拖到快3點纔出發。沿著路徑往上走很快就到司晏池營地,帳篷沒有想像中多,黑夜中也沒什麼好逗留的,順著布條往左邊走,見到了傳說中的司晏池,嗯...這水質真是不敢恭維,幸好自己有背水上來。接下來路會稍微往下走,然後馬上要翻越此行第一座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也就是白姑東南峯(3035m);這一路不囉嗦就是陡上,尤其是爬到中段變得非常陡峭,有些還得手腳並用纔行,另外高大的箭竹也是非常惱人,完全就是被洗臉。約莫1小時左右我們在黑夜中登頂白姑東南峯,小休一下回程再來拍登頂照吧!

 

2018-11-25_053.JPG

 

離開白姑東南峯得一路陡下到吉他營地,剛剛爬升的高度全部還回去(吉他營地海拔高度接近松針營地),而且除了箭竹海之外,又出現粗壯的倒木橫躺路中央,讓本來已經不好走的陡峭山徑又增添困難度,無論是去程的下切還是回程的上攀,這些倒木都讓這個路段困難加倍,這一段下切算很長,讓回程變成可怕的陡上;50分鐘後來到最低鞍的吉他營地,說是營地只不過是路中間的小小一塊空地,頂多容納一頂4人帳篷吧!可能還會擋住去路也說不定,實在不是一個好的紮營處。過吉他營地之後還會經過幾個假山頭,沿途倒木樹根、石頭攀巖、爬上爬下,明明海拔高度應該要慢慢上升才對,但越過假山頭後硬是還回去給你,要不是出發前早已知道路況,不然可能會爬到懷疑人生(有那麼嚴重?!),不過話說回來這裡的林相真的很美,而且路徑也滿有趣的,有一些走在瘦稜上,兩旁是峭壁絕崖,但卻又看到高聳的鐵杉(?)拔高天際,所以雖然走在森林裡少有展望,但這裡的林相景觀也是頗具觀賞價值。

 

早上5點15分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此時天空微微亮,但令人失望的是看到天空黑壓壓的,雲層好厚阿!怎麼會這樣呢?原本天上還看得到星星現在全沒了,東方雖有橘紅色晨曦,但整片天空幾乎被烏雲壟罩,完全跟氣象預報不一樣阿!心裡還暗自祈禱希望日出之後能有藍天白雲,但走著走著發現早應該是太陽升起的時間了,天空依然暗沉沉的,周遭高大的樹木被風吹得颯颯作響,感覺得出來雲霧流動很快,這時候才覺悟或許這次的白姑之行可能不會有景了,不要下雨就謝天謝地了。又爬到一座假山頭上,這裡視野不錯,此時驚見陽光灑落凡間,眼前白姑大山下的森林(我實在認不出樹種)照得金黃色,遠方除了上空依然有濃厚的雲層之外,勉強有景觀可以看,趁著這空檔拍幾張照,望見眼前的白姑西稜覺得以後走一次勢不可免了,因為這曇花一現的陽光不一會又被雲霧遮掩,我幻想的大晴天登頂白姑大山應該不可能了,只好找機會再來一趟。繼續翻越假山頭,已經隱約可以看到白姑大山下的淺草坡,那裡就是青草池營地,尋稜線往右上方看過去,白姑大山還是好高阿!不愧是中橫四辣的特辣等級,要登臨其上還真不容易。早上7點10分抵達青草池營地,這裡有一大片短箭竹草坡,但稍微看一下好像也沒什麼適合的營地;雖說是青草池但應該屬於看天池型的,當天我並沒看到有水,只有一堆爛泥巴,我想就算有水應該不會比司晏池好到哪裡。

 

2018-11-25_054.JPG天亮了,卻覺得天空雲層好厚

2018-11-25_055.JPG上上下下好幾座山頭,地面樹根小心滑

2018-11-25_056.JPG遠方的雪劍稜脈,可惜天氣不好啊!!

2018-11-25_057.JPG唯一慶幸的是這裡林相優美,走起來就不會那麼無聊

2018-11-25_060.JPG部分路段走在瘦稜上

2018-11-25_062.JPG也是有需要鑽箭竹的路徑

2018-11-25_067.jpg陽光灑落凡間,美極了

2018-11-25_069.JPG應該是白姑西峯吧!

2018-11-25_074.JPG一直希望陽光突破雲層,但最後還是事與願違(前方山頭就是白姑東南峯)

2018-11-25_075.JPG

2018-11-25_079.JPG

2018-11-25_080.JPG

陽光把眼前的樹林照的金黃

2018-11-25_081.JPG左後方是雪劍稜脈,右後方是北一段羣山

2018-11-25_082.JPG白姑大山就在眼前了

2018-11-25_083.JPG來一張守城大山近照(鏡頭只有50mm也拉不夠遠)

2018-11-25_086.JPG前面草坡就是青草池營地,右上通往白姑大山的巨石瀑

2018-11-25_087.JPG

2018-11-25_088.JPG結果抵達青草池營地又起霧了~嗚嗚...

2018-11-25_090.JPG這裡水源應該不穩,而且重裝走來這裡紮營應該超累吧!!

 

來到青草池營地就表示白姑大山不遠了,僅剩下落差100多公尺的石瀑了,這場景讓我想起玉山前峯也是有一樣的地形,爬上去後再走個幾十公尺就到山頂了。來到石瀑最底點,看到有別隊將登山杖放置於此,想想也是,石瀑地形應該是用不到登山杖,於是我也把它們放在這裡開始爬石坡。這種石瀑地形通常沒有一定的路線,反正自己找路徑往最頂端走就對了,除了部分石塊不穩要小心之外還算好走,石頭也不會太滑,不過這裡距山頂還有段不小落差,所以還是要調整呼吸慢慢爬纔好,偶爾停下來欣賞周遭的樹林景觀也不錯(我只認得鐵杉,可能還有松科類的喬木吧),越爬越覺得這裡的林相真的好美(通篇講過好多次了),可以瞭解到雖然爬白姑大山沿途視野不多,但對喜愛大自然環境的山友來說絕對值得來一次,光是這片廣袤的森林景觀對我來說就回本了,白姑大山的一等視野就當作是額外福利吧!這樣想或許稍稍緩解登頂起霧的遺憾。早上8點,終於抵達白姑大山頂,最後出大景的希望也落空,雲霧流動很快,遠方山景曇花一現,雖然覺得可惜,不過睽違7個多月後總算又進帳一顆百嶽了。

 

2018-11-25_091.JPG白姑大山前最後的石瀑地形

2018-11-25_092.JPG自行找路上來吧~

2018-11-25_093.JPG

2018-11-25_095.JPG

登頂前還有藍天可以看,誰知道上去後雲霧湧上,視野都沒了

2018-11-25_098.JPG

2018-11-25_099.JPG

2018-11-25_101.JPG白姑大山成功,我的第45座百嶽

2018-11-25_102.JPG

2018-11-25_106.JPG可惜雲霧湧上來,一等視野全沒了

2018-11-25_108.JPG趁著空檔無腦按快門,前方是雪劍稜脈和雪山西稜

往白姑大山最後石瀑

 

由於山頂無景,所以只待了25分鐘就啟程下山,畢竟今天得趕路回到登山口,路途遙遠。回程應該是爬白姑大山最困難的時候吧!去程已經耗費不少體力,現在還得爬過好幾座假山頭,然後翻越白姑東南峯才能回到司晏池營地,這一路就是早上的地形路徑再走一次,把這些上上下下的山頭重新回味一遍,而鑽箭竹、走瘦稜、跨倒木,以及盤根錯節的樹幹生長在山徑上,或某一段落差上都讓回程的路備感艱辛。天氣在我們下來後似乎有好一點,不過望向白姑大山還是被雲霧包圍,只能在某座假山頭上欣賞最後的山巒風光;進入森林後陡上又陡下,來到有名的一線天」巖壁,拍了些照片後趕緊又出發,除了時間壓力之外,也怕天候會變更差。早上11點回到吉他營地,這裡開始要陡上白姑東南峯,是回程最困難的陡坡,尤其中間有落差極大的倒木,讓已經站起來」的山徑更加難以行進,早上下坡還可以先坐在倒木上跳下去,回程上坡必須想辦法從下翻過倒木,真的好難啊!而且空氣有點潮濕,樹皮有點濕滑,不管是膝蓋撞到樹幹還是「倒頭栽」可都不是開玩笑的;中午12點,我們終於抵達白姑東南峯,補拍凌晨上來沒有拍的登頂照,山上不知有無視野,因為還是起大霧,甚至下起毛毛細雨,休息10分鐘再出發,陡下後再走一段緩坡回到司晏池,終於可以看清楚這水池樣貌,其實這裡有好幾座池子,但每一座的水質真的令人不敢恭維,我想非不得已還是盡量避免飲用這種水,就算有過濾煮沸也是一樣;12時50分終於回到松針營地,比我預計要晚一點,所以就不煮泡麵當午餐了,簡單麵包喫一喫,收拾好帳篷就準備下山了。

 

2018-11-25_111.JPG從白姑大山下山了,多拍幾張這美麗的地方

2018-11-25_113.JPG

 

2018-11-25_115.JPG回程一樣得翻過大大小小的假山頭,前方應該是2960峯,後方為白姑東南峯

2018-11-25_116.JPG中間為白姑東南峯

2018-11-25_117.JPG青草池營地雖為矮箭竹,但好像也不是那麼適合紮營

2018-11-25_119.JPG

2018-11-25_125.JPG回程發現可以在假山頭上遠眺日月潭與埔里鎮

2018-11-25_130.JPG回程最困難就是翻越白姑東南峯吧!

2018-11-25_135.JPG彎曲糾結的枝幹難通過

2018-11-25_136.JPG

這裡下來也是不容易

2018-11-25_139.JPG沿路很多這種落差大的山徑真的很難走得快

2018-11-25_141.JPG

一線天巖壁

2018-11-25_147.JPG這一處也是很難走

2018-11-25_149.JPG在陡下的山徑橫空出現一顆倒木,這落差是要逼死誰啊!

2018-11-25_150.JPG但這裡的林相真的很美

2018-11-25_153.JPG走倒木

2018-11-25_154.JPG鑽箭竹

2018-11-25_155.JPG

2018-11-25_157.JPG白姑東南峯就在眼前了

2018-11-25_158.JPG唉唷~好大的落差,還有山友綁繩索了

2018-11-25_159.JPG這裡真的超難下來~要小心再小心

2018-11-25_160.JPG吉他營地,覺得不適合搭帳,一定會擋到山徑

2018-11-25_162.JPG陡上白姑東南峯,好難走阿!!!

2018-11-25_163.JPG陡上的路徑有一顆倒木,這要怎麼爬過去阿(眼神死)

2018-11-25_165.JPG還來啊Orz

2018-11-25_166.JPG

2018-11-25_167.JPG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白姑東南峯

2018-11-25_173.JPG傳說中的司晏池,這水質......

2018-11-25_176.JPG司晏池營地還滿大的~

2018-11-25_177.JPG天氣好可以望遠方山景

 

我們在下午1點半離開松針營地,天空依舊飄起毛毛細雨,接下來的路先下到沼澤地,爬過三錐山後就一路下坡到登山口,雖然比起司晏池營地後的山徑會好走些,但空氣溼氣重,路徑上的松針或樹幹有點濕滑,所以也走不快;下午2點20分來到沼澤地,這裡會陡上到三錐山,不過里程不長,落差也沒有上白姑東南峯這麼大,所以20分後就登上三錐山,之後就是一路下坡的路線了。一整天下來已顯疲態,最後要回到白姑大山登山口的之字坡覺得走好久,心想這段路第一天走的時候有這麼長嗎?看到白姑大山登山口(鐵絲網處)時鬆了一口氣,不過還有將近1公里的緩坡要走,最後回到警告牌(也就是第一天我們中午喫泡麵的地方)時真的超感動,終於順利完成兩天的白姑行程,在下午5點前回到最後農家停車處,時間壓在14個小時內。

 

中橫四辣的三辣已順利完登,就我主觀的感覺,雖然羊頭山畢祿山小辣中辣等級,但一日畢羊的行程辣度堪比二日白姑的「特辣,甚至上次一日畢羊我走到最後簡直快崩潰(詳見一日畢羊 辣味加成),這次的白姑大山倒是沒有這麼慘,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那次畢羊縱走最後下雨,讓我越走越不耐煩吧!總之這兩個行程都很困難就是了,體力得好好評估再出發;至於最後一辣的屏風山超辣等級,那到底是「特辣」比較辣還是「超辣」呢?就留待我完登屏風山之後再來比較吧!

 

2018-11-25_182.JPG回程依然不好走

2018-11-25_183.JPG

2018-11-25_187.JPG蓊鬱的森林

2018-11-25_188.JPG下午4點17分回到登山口

2018-11-25_189.JPG看到警告牌前面空地真的超感動的,2日白姑完成

D2.jpg第二天高度落差圖

高度落差圖.jpg兩天高度落差圖

軌跡圖.jpg軌跡圖

 

行程記錄:

D1 (5.9公里,上坡999公尺,下坡168公尺) :

       1045 最後農家(午餐)->1205 出發->1228 白姑大山登山口(鐵絲網)->1430 三錐山->1500 出發->1525 沼澤區->

       1655 松針營地

D2 (14.5公里,上坡1386公尺,下坡2172公尺) :

       0254 出發->0303 司晏池營地->0355 白姑東南峯->0442 吉他營地->0713 青草池營地->0722 最後石瀑->

       0758 白姑大山->0825 出發->0900 青草池營地->1100 吉他營地->1200 白姑東南峯->1208 出發->

       1250 松針營地 -> 1335 出發->1423 沼澤區->1442 三錐山->1617 白姑大山登山口(鐵絲網)->1647 最後農家

 

GPX下載點我(登山路徑可能隨時改變,因此本軌跡檔僅供參考)

 


 

白姑大山小檔案:

白姑大山,海拔3341公尺,百嶽排名45,又名白狗大山,屬於雪山山脈雪山地壘的一部份,由於大甲溪通過,強烈的河川侵蝕作用,切斷了雪山大劍山稜脈與白姑山羣的連接主脊,四野低陷,讓白姑山羣成為一座孤伶伶的地壘山彙。白姑大山頂上有顆一等三角點,北有雪山羣峯,東有中央山脈北段高峯,南可遠眺幹卓萬山羣、東郡山彙、馬博橫斷和玉山山塊等諸峯。昔日白姑大山由中橫公路青山山莊附近循北支稜攀登,921地震後摧毀該路線,後來新開闢由紅香部落經三錐山攀上白姑大山,才又成為熱門的百嶽山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