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經濟越好,這個國家的貨幣就升值,這其中最本質的機制是什麼?

之前都把這個當常識接受,很想知道原因。覺得好像很多理由都能說通,就想知道最本質的機制是什麼?謝謝大家了

註:看了大家的回答,不知道這個問題本身是不是對?那麼,與這個問題相關的,經常有一種說法,比如美元匯率被低估了,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等等,這高估、低估的判斷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當前的世界從產業資本霸權主義轉為金融資本霸權主義,貨幣是為金融資本服務的。以美國為例:

第一步:經濟危機/金融風暴

第二步:QE,美元走弱。美聯儲印鈔並回購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務(拿印出來的綠票子換你的債權,相當於美國政府一部分錢不用還了)。根據經濟學原理,一個人的支出就是另外一個人的收入,美國通過發債增加政府支出,用來購買美國企業的產品及服務為其輸血。輸的血實際來自於購買美債的國家。

第三步:由於國際貿易大都以美元結算,超發的美元進入能源,糧食等市場,推高其價格,美國控股的能源和糧食公司再賺一筆(同時也會令俄羅斯等能源出口國受益,但是像北非等一些糧食進口國就慘了)。

第四步:能源或糧食的凈進口國(如中國,印度)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引發輸入性通脹,資產進一步價格上漲。

第五步:美國資本進入輸入性通脹的國家,購買其資產並利用利率差獲利(美國低利率低通脹,中國高利率高通脹)。進一步推高當地資產價格。2016年,中國很多房地產企業為了擴張,紛紛從美,日,臺灣等地的銀行借款,動輒數百億美元,因為利息低。由於中國的強制結匯政策,進來一美元就像相應的投放等值的人民幣,M1增加。市場上的錢多了,房價繼續漲。

第六步:美國經濟好轉。加息,美元走強。美國之外的美資由於資產上漲獲利頗豐,為了避險又紛紛迴流美國,造成資本流出國的資產失去支撐,泡沫破滅,資產價格大跌。(在下一個經濟週期中,美資又會大舉進入,購買你便宜的資產)應對方法是,不開放資本賬戶,嚴打影子銀行,限制對外投資,讓資本進來容易出去難。沒錯,這就是當下中國的應對之策。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經濟從差到好,美元從弱到強的經濟週期中,美國的金融資本是如何多次收割獲利的。所以貨幣的強弱走向,從根本上是為資本服務的。經濟好或不好,只是其表象而已。


堅挺這樣的說法可能稍微有點不準確,但大意是正確的,也就是Balassa-Samuelson Effect:隨著經濟增長,該國貨幣的實際匯率會上升。翻一下宏觀經濟學的教材就很清楚了,很有意思的一個小topic。沒有必要過度解釋。


所謂貨幣是指對一國產品的提貨權,這個國家的經濟越好,能生產的東西越多,一張紙上附著的可以選擇的產品就越多,自然貨幣就變得堅挺,這樣國家的貨幣是不容易被往死裏做空的。這種升值趨勢被投機者捕捉以後,也會提前介入這個國家的貨幣來搭順風車,貨幣有可能被炒作過度,但只要產能沒被破壞,貨幣價值回歸就不會是過度的,跌低了會有人撿便宜……我說的是人民幣。


題主是說現在的美國和美元體系吧?怎麼說,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表達為經濟越好貨幣越堅挺,這背後還是有著各種博弈和演變的。

首先來說,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僅體現在經濟方面,我們說綜合國力,包括了經濟政治軍事等各個層面,而它帶來的影響力不僅在貨幣方面,而尤其體現在世界體繫上。通俗的來講,就是這個世界誰說了算。

作為第一個世界帝國的建立者,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它統治著當時世界一半的人口,比大清多,比之後各列強的人口總和還要多,它掌握的土地約為1/3個世界。這種霸權最明顯的體現在語言方面,英語是世界語言。這遠不能用經濟強大來實現,而是軍事實力來建立和保障的。而經濟政治等反哺軍事,才能讓英國實現它「兩倍於以後列強的艦隊力量均勢」(當然真實歷史不會這麼單純簡單,但這相對容易理解一些)。

美國繼承英國世界帝國的地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戰二戰讓整個歐陸世界損失慘重,而遠在美洲孤懸海外的美國則大發戰爭財,不僅有訂單(訂單比單純的給錢要重要的多,甚至即使不給錢也很有利,因為可以進行工業生產),還有為了穩定政治和科研環境而來的人才。在歐陸飽受戰爭創傷的數十年,美國積累了整個世界的財富和人才。二戰後,英國愈發衰弱,變成了一個區域性強國,而美國則一躍而起,在沒人能影響它地位的情況下(英國在歐陸之所以能扮演離岸平衡手的角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強大的海軍實力讓各國望洋興嘆,比如拿破崙),通過各類條約,慢慢取代了英國的位置。

總而言之,一國經濟越好貨幣越堅挺是個偽命題,而是它的綜合國力決定了它在世界體系中的位置,從而決定了它的貨幣是否堅挺。經濟是綜合國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軍事實力才應該是綜合國力中最重要的一環,所謂「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瀉藥,貨幣的基礎是信用,信用的基礎是能源。

woody:信用(4)?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當一國經濟形勢較好,意味著它的經濟運行投入的能源越來越多,產出商品越來越多。這時,能源供應佔總能源比例將會向此國傾斜(通過外匯流入控制更多能源:非世界貨幣國家,或武力直接控制能源供給:世界貨幣國家)。也就意味著此國貨幣存量不變時,或增量速率小於能源比例增加速率時,單位貨幣內所含能源增加,即此國貨幣對應別國貨幣匯率上升。其他國家單位貨幣內所含能源相應減少,即別國貨幣對應此國貨幣匯率下降。但是,當貨幣增量速率大於能源比例增加速率時,單位貨幣內所含能源減少,即此國貨幣對應別國貨幣匯率下降。因此,經濟好壞不能完全決定貨幣升值與否,還需要看貨幣供應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