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搞藝術,我們問過月球人意見嗎?

來自專欄選看選讀選賞1 人贊了文章

恰逢距2018年中秋節的一週前,最近新聞不斷的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宣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的大獵鷹火箭將預計在2023年迎來首位環月旅行者——日本億萬富翁前沢友作。

馬斯克和前沢友作在發布會上。圖片來源:Bloomberg via Getty。

這位42歲的藝術收藏家、日本企業家稱,飛上太空是他畢生的夢想。前沢友作還表示,會邀請包括畫家、雕塑家、攝影師、音樂家、電影導演、服裝設計師和建築師等職業的6至8位藝術家一同赴月。

大獵鷹火箭概念圖。圖片來源:馬斯克的推特 @elonmusk。

這並非是人類首次在藝術層面與太空互動。1969 年,在試圖推進「月球博物館」計劃失敗後,藝術家弗里斯特?邁爾斯 (Forrest Myers) 悄悄通過一位匿名的工程師將一塊刻有6件藝術作品的陶瓷片嵌在阿波羅登月艙的一腳。這塊陶瓷片在阿波羅12號登月時被留在了月球上。

「月球博物館」被認為是第一項太空藝術品。上面的作品來自6位六十年代的知名藝術家:羅伯特·勞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戴維·諾夫羅斯 (David Novros)、約翰·張伯倫 (John Chamberlain)、克拉斯·奧登伯格 (Claes Oldenburg)、 安迪·沃霍爾 (Andy Warhol) 和邁爾斯本人。圖片來源:wikipedia。

1977 年,NASA向太空發射了載有旅行者金唱片 (Voyager Golden Record) 的探測器,試圖與外星人溝通。唱片內收錄了描述地球上各種文化及生命的聲音以及圖像,其中包括了達芬奇所繪的《維特魯威人》。

旅行者金唱片。圖片來源:Smithsonian Magazine。

《維特魯威人》展現的是符合完美黃金比例的人體。旅行者探測器在約 40,000 年後才會靠近最接近地球的恆星。雖然唱片的最終目的是與外星文明溝通,但其對人類與宇宙之間關係的象徵意義更大。圖片來源:Science Vibe。

人類登月60週年 (2019年) 腳步將近,從而關於探索地月間聯繫的討論也再次變得熱烈。在以 SpaceX 和藍色起源 (Blue Origin) 為代表的商業太空公司逐漸強大的如今,人類社羣向月球的拓展似乎就在轉角。

為了回應這個問題,視覺藝術家胡裏奧·奧爾塔 (Julio Orta) 設想出「月球當代藝術博物館」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on the Moon, MOCAM) 這樣的概念並註冊了該機構。

圖片來源:MOCAM 介紹視頻截圖。

博物館的未來地理位置現已確定:機構在月球陰暗面的D6區域購買了面積約20英畝的土地。墨西哥建築師毛裏西奧·馬斯特羅皮埃羅 (Mauricio Mastropiero) 為之設計了一座融合了地球文明和月球景觀元素的建築。

MOCAM 建築設計圖。馬斯特羅皮埃羅通過該設計來紀念博物館的地球起源,將建築尊為地球人探索精神在月球上的延續之存在。圖片來源:MOCAM 官網。

MOCAM 於 2017 年在網站 (www.mocam.space) 上發布了它的「首展」《帝國中心的神祕主義狂信者》Mystic Hyperstitians in the Heart of Empire。展覽由「超學科藝術家」 (undisciplinary artist) 喬伊·坎尼扎羅 (Joey Cannizzaro) 策劃並挑選出十幾位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囊括了雕塑、視頻、音頻、寫作等不同的媒介。

視頻《Station 2》,2017,RACHEL YEZBICK。圖片來源:MOCAM 官網。

在未來的某一天,該展覽的作品會在月球上的實地展廳裏以電子化的形式被依序逐個地播放。所有參展藝術家被要求籤了保證協議,一旦月球上的展館建成就向之借出作品。如果作品被藏家買下,則買家也必須簽下這份綁定文件。

視頻《The Space Mine Chronicles》,2016,LUCAS WRENCH。圖片來源:MOCAM 官網。

坎尼扎羅和奧爾塔都認為人類對月球的殖民是「不可避免」的,而 MOCAM 的創立動機之一就是直面回擊那些致力於推進月球旅行與殖民的政府和私人企業。

在一次關於首展的採訪中,坎尼扎羅認為博物館在未來具有政治推動性的潛力。對於他和奧爾塔而言,MOCAM 代表了一種連這些藝術家都想不到的、真正的「反資本主義的未來」。

音頻《i don't even want to go to the moon fuck it》配圖,2016,JOHANNA HEDVA (AND JOHN CONCH)。圖片來源:MOCAM 官網。

就在去年,馬斯克向全球揭曉了他的宏圖大計:在不遠的將來,SpaceX 將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殖民火星、並實現1小時內到達地球任一角落的商業旅行……

2018年2月6日,SpaceX為測試大獵鷹火箭的飛行向太空發射了一部特斯拉 Roadster 作為有效載荷。這部車原是馬斯克用於通勤的個人座駕。圖片來源:The Mercury News。

而這周,他再次強調了公司的空間旅行的目標,也警示人們此行將有「終結文明」的風險,並補充道:「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儘快[將地球文明]變成一個多星球文明。」

雖然前沢友作在 SpaceX 計劃裏的出現或許能讓像坎尼扎羅這樣的理想家們感到一絲欣慰,但誰敢斷定,這飽含夢想的宣言不是一襲披在趨利擴張上的外衣呢?

跳出來看,其實即使是像 MOCAM 這樣浪漫的反商業行為,也是以地球為本位出發將人文精神傳承到月亮之上。

由日本衛星 Tsuki-Yomi 捕捉下的月球上類似金字塔形狀的景觀。圖片來源:El Libertario。

雖然目前沒有官方科學證據表明月球上有生物存在,但關於宇航員在登月時遇見 UFO、月球上存在諸多類似遺跡的言論常在天文愛好者中流傳。設想,如果月球上的土地真為它者文明所屬,人類的商業造訪與文化移植會帶去什麼影響呢?

希望文明的發展不總建立在侵略之上。


參考文獻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on the Moon, mocam.space/.

Bernard-Banton, Jacob. 「There could soon be an art museum on the moon,」 DAZED, 28 February 2017.

Levin, Sam and McCurry, Justin. 「Elon Musk to launch Japanese billionaire on Space X rocket to the moon,」 The Guardian, Mon 17 Sep 2018.


取為策選

Curaxuan

審美性/批判性/當代性的藝術思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