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機器人火爆背後,是AI賦能還是行業騙局?

作為今年頗為火爆的創業賽道之一,電話機器人領域在今年贏得了很多人關注的目光,憑藉著在實際工作中低成本高效率的產品特點,不少電話機器人廠商都在今年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動輒數千萬的融資,也讓人看到這一新興領域未來所蘊含的無限商機。

相比較傳統的人工外呼作業,電話機器人的優勢不言而喻,對於部分重複性較高的簡單外呼工作,電話機器人已經可以實現自主作業,在一整系列電銷工作中,電話機器人也能夠輔助人工進行更高效率的外呼拓客。

雖然產品邏輯已經經受住了市場的嚴苛檢驗,但是關於電話機器人的是非討論,卻一直沒有停息過。在不少使用和代理電話機器人的企業中,很多人都表示實際效果與宣傳中的嚴重不符,甚至屢有電話機器人是行業騙局的傳言。

其實無論在各行各業,一旦進入紅利期,就必不可少的出現渾水摸魚的攪局者。由於電話機器人具備一定的技術壁壘,先要識別用戶所說的內容,然後判斷其意圖,進行多輪對話,回復時將文字合成聲音輸出。對於一般的企業來說,難以具備如此尖端的開發實力,又沒有大量的資金購買正版的語音識別技術,所以只能通過調用免費的第三方識別引擎來為產品加持,再通過低於市場平均的價格拓展客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

雖然在短期內這種模式能夠為這些電話機器人廠商帶來一定的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電話機器人的產銷模式卻無法具有連續性和可複製性。第一是由於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難以為企業帶來實際產值,第二則是這類電話機器人往往沒有售後,購買完之後即便發現上當也無處申訴,更別提基本的後期產品更新和迭代了。

對於這種行業亂象,最好的辦法是企業在挑選電話機器人產品時,選擇具有一定實力的電話機器人廠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