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百善孝爲先,尊老愛幼,孝敬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孟子》中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就是說我們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孝敬老人的孝子賢孫,好好孝敬自己的老人,同時,我們也要把天下的老人也當成自己的老人來孝敬,給別人做一個表率,把這種敬老孝老的美德代代傳承,人人受益。

你沒有蘇明玉的經濟實力,拿什麼孝敬老人,維護親情

什麼纔是真正的孝?如何做到纔算是孝順老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做法,每個人孝敬老人表達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喜歡給老人買衣服,有的人幫老人做飯,有的人帶老人旅遊,有的人給老人買很多的保健品,有的人陪老人聊天,有的人陪老人曬太陽等等。可是,您真的做到了孝順了嗎?您有沒有問過老人心裏真正的需求?什麼纔是孝順?孝順孝順,順了也就是孝。

就像熱播劇《都挺好》中蘇父,這是一個高要求高消費的一個父親角色,如果,他的子女經濟條件都如二子蘇明成一樣,不但給不了父親什麼,還是一個啃老族,那麼,問題來了,作爲子女拿什麼來孝敬父母呢?

老大蘇明哲從小一直讓家裏花錢供他上學,最後出國留學畢業,直接在國外落戶,關於蘇父的一切,也只能是從弟妹和蘇父電話中彙報纔有所瞭解。可馨育兒說,蘇明哲爲了工作和家庭,從來沒有主動回國探望過,關於家裏的一切也是毫無知情,回國後,還要在弟弟妹妹面前擺出大哥帶頭做事的架子。

二子蘇明成從小不好學,遊手好閒索要成性,家庭教育的不公導致蘇明成橫行霸道,即使長大結婚後的夫妻倆高消費的理念依然向家裏索要,變成名副其實的“月光族”、“啃老族”。自己和老婆的高質量生活來源都成了問題,還想辦法和大哥、小妹爭家產,他又能拿什麼來孝敬自己的父親呢?

小妹蘇明玉從小受盡蘇家人各種冷漠虐待,以及求學路上蘇家對她和兒子之間明顯的不公,導致蘇明玉變成了及其仇恨卻又不捨蘇家人的一種矛盾心理。在開頭蘇母離世的情節中我們不難發現,蘇明玉從機場接大哥,彙報蘇家自掏腰包安排蘇母葬禮的細節,以及照顧蘇父飲食起居費心費力。甚至,爲了安排蘇母葬禮時耽誤了一個很重要的業務,被圈內人士算計、擠兌也毫無怨言。

蘇明哲因爲回國辦理蘇母葬禮的事情,因此而丟了工作,回國以後,把照顧蘇父生活起居問題落在了弟弟和妹妹的身上。蘇明成夫婦和蘇明玉費盡心思討好和照顧蘇父,由於蘇父突然間擺脫了蘇母的掌控,各種作妖導致身在國外的蘇明哲不知詳情。蘇明哲只是想帶頭做好大哥的表率照顧好蘇父,自己做不到卻還責怪弟弟和妹妹做的不夠周全。

蘇明哲妻子一直埋怨蘇明哲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家庭,他的妻子以蘇明哲先找到工作穩定生活爲由,她也不想讓蘇父到自己的家庭來生活。但由於蘇明哲也同樣遭到弟弟和妹妹的反擊責怪之後,心急如焚的他想提前辦理好護照接蘇父到美國自己的家住,卻遭到妻子的強烈反對。

蘇明哲的妻子有句話說的非常的現實:“如果你不先找到工作,僅靠我一個人的工資只能養活咱們一家三口人勉強度日,如果咱爸來了以後,是讓我的生活質量變低,還是要委屈咱的女兒呢?更何況咱爸也沒有綠卡,他在老二家照顧不好還會生病,如果他來咱們家住生病去美國醫院看病的話,你不知道費用有多麼高昂!”幾句話噎的蘇明哲啞口無言,只好暫時放棄了接蘇父到美國家庭來住的想法,第二天就趕緊去找工作。

是啊,如果沒有錢怎麼去養自己的父親?蘇家到今天之所以到今天還在維繫着這份親情,其實出錢出力最多的,就是蘇家最看不起最不在乎的蘇明玉。蘇明玉只是從小受盡了蘇家各種委屈,從而成長爲性格扭曲、性格好強的女強人,表面上看起來恨透了蘇家,可是心裏卻一直在乎這份親情,特別在乎,如果不是蘇明玉在維持,恐怕家早就散了。

如果沒有經濟來源靠什麼去孝順父母?如果沒有經濟來源,靠什麼去維繫這一份手足之情?現代人都是快節奏的生活,高壓力的狀態,導致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車貸和房貸,孝順老人如果沒有經濟基礎真的能盡孝嗎?

老人養老,生病住院,請護工,百年後辦葬禮買墓地,哪一件事不需要靠實力呢?如果沒有經濟基礎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真的能經得住考驗嗎?答案都是否定的,孝順老人維繫親情手足不是一句空話,在用心的同時,還需要有一份實力雄厚的經濟基礎,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內容無關,侵刪。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