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入圍名單里,彭昱暢成了意外之喜。

和其他四位資歷閱歷都是double kill的演藝前輩同台逐鹿,這個新人演員剛出道3年,將滿24歲。

他真的太年輕了,年輕到似乎註定拿了個陪跑的劇本,年輕到總讓人以為:彭昱暢應該是個華而不實的流量小鮮肉吧?

長著一張人畜無害的臉,有著呆萌耿直的人設,我們膽小的「彭大膽」初出茅廬,怎麼看離「正經演員」都隔著一座萬里長城,反而在「諧星」的大船上遊刃有餘。

上綜藝人家想著法兒維持形象找鏡頭,他卻自詡飯量擔當默默幹活。

直播被粉絲愛稱「傻兒子」,反倒真情實感發問:你是我爸嗎?我爸不用這個名兒。玩遊戲認真到甩出假髮片不以為然,自黑身高不夠不還有鞋墊來湊。

前不久「彭昱暢 救救孩子」上了熱搜,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這小伙最大心愿就是「拍個吻戲」。

但我們小彭同學絲毫不帶避諱,還表現地非常徹底,一來就關注了個相關話題。

採訪被問「戀情」如何回應?吻戲都沒拍,拿什麼談戀愛!如果被拍到在一起怎麼辦?拍到了我就點個贊!

不爭不搶順其自然,穩健當中還帶著一絲皮,彭昱暢看起來似乎沒心沒肺的,就像個沒什麼「上進心」的孩子。

可實際上,他最想要的,是「紅」。

?

如果我紅一點,再紅一點就好了。

神奇的是,在這個熱度和流量都寸土寸金的圈子裡,沒有什麼理由,不紅就成了原罪。

「彭昱暢,是誰啊?」就算演了幾部戲,沒有名氣群訪也會被移出鏡頭,在那些查無此彭的日子裡,粉絲只能瘋狂安利拉攏路人緣。

一部宣揚民族樂器的<閃光少女>,從蓬頭垢面的備胎演到朝氣蓬勃的少年,最後因為缺少所謂的那些個「知名度」,叫好卻難叫座。

對於這樣活生生的現實,彭昱暢學會接受但不一味忍受,他明白:自己不會幹其他事了,我只會演戲。

『世界上就是有這麼多不被認可的事情,我做成了,就更有成就感一點。』

?

有演技和演得好之間,其實跨了一條溝。

有人說,彭昱暢學院派出身,剛出道就碰上了<太子妃>這樣的爆款,後來又順風順水地加入了天天小兄弟,實力和資源那都沒得說。

的確,我們小彭同學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木偶表演專業,拿他自己的話來說,全上海看木偶戲的能有多少?

演戲,對他來說,是實實在在地從零開始。

第一次演強公公意外得到好評,在這樣一部刷新觀眾審美的神劇里,似乎什麼樣的表演都能合情合理地存在,但彭昱暢清楚地知道,他很用心地演了自己,可那不是角色。

如果說在演戲這座好多眼都望不到頭的獨木橋上,彭昱暢最幸運的buff,大概就是被「否定」得足夠早。

能當面聽到「這軌道推得不錯,演得就不行了」,這樣的忠言逆耳卻也讓有志者奮進。

畢竟這年頭,有多少藝人不是沉溺在虛偽的褒獎與讚許之中呢?

於是,他開始不斷看回放,尋求搭檔的意見,每一部戲都很看重別人的評價,然後去找到自己的問題。『玩遊戲可以不在乎輸贏,但演戲我在乎。』

就這樣,後來我們看到了<大象席地而坐>里那個17歲的少年,素麵朝天,在社會的麻木中挎著書包帶,在每天幾乎是凌晨/傍晚開機的單機長鏡頭下,不修邊幅地吶喊、咆哮,赤裸裸地表演著「活著」。

<演員的誕生>,這個讓不少粉絲「愛情開始的地方」,新人演員小彭和陳龍對演<解救吾先生> ,台詞沒幾句可「是他的戲,寸步不讓」,離開的票都買好了卻被導師認可晉級。

同年齡差了22歲的陶虹演夫妻,喜怒哀樂含在眼裡,倒是用二十齣頭hold住了溥儀的一生。

彭昱暢就這麼看起來沒有多說什麼,又彷彿用每一個角色道出了千言萬語。

?

想讓別人記住我,覺得他真的演得還不錯。

這個愛演戲的男孩,或許缺了點技巧,但多了分真心。

他會拿著粗剪的cut向全世界安利<快把我哥帶走>,見到前輩就找機會「推銷」電影,跟結交的好友日常「賣片」。

連「妹妹」張子楓都說,我哥真的太努力了,讓我覺得自己也得更加努力才行。

他在努力什麼?努力去做,做個不跳戲的好演員,熱愛作品,同時也尊重自己。

24歲的彭昱暢,很年輕,很想紅,想被看見,值得嗎?

挺值得。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