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最為知名的恐怖漫畫作者,伊藤潤二對於很多人來說肯定是最愛恨交織的人物,大家喜歡他的作品,欣賞他的腦洞,但是,每每又都會被他的各種恐怖的想像所嚇到,特別是一些經典的作品,比如長篇的《旋渦》《魚》或者短篇的《人頭氣球》等,不得不說,他的漫畫就是有一種極其詭異且恐怖的氛圍。

雖然對於很多已經看慣了恐怖漫畫,特別是看過好幾遍他的東西的人,也會因為熟悉而逐漸變得麻木,沒有多少感覺,但是,對於一些剛開始看的小夥伴來說,那肯定會有一段難以忍受的日子,總是會害怕身邊出現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東西。

那麼,這個有辦法克服嗎?

自然是有的。

一般來說分兩種,一種叫以毒攻毒,另一種叫轉換思路。

以毒攻毒呢,就是多看,你索性不要管怕不怕,一口氣就去看N多恐怖的東西,什麼電影啊,什麼小說啊,什麼漫畫啊,只要看得足夠多,你慢慢就會發現,哦,原來這些一開始感覺很恐怖的東西,熟悉了也就這樣了,他們嚇人的套路都好固定,差不多就是那麼幾種方式,翻來覆去地新瓶裝舊酒。人的恐怖源於未知,你不知道接下來的事情,接下來的劇情,自然會怕,但是,一旦熟悉了,什麼都能預想到了,就會變得沒所謂,不怕了。你看,以前一部聊齋志異的畫皮,被譽為多麼多麼恐怖,還有路邊傳說嚇死過人,但是,現在拿來看看呢,沒啥意思,五毛特效,恐怕要是影院放的話,會讓大家笑一路。

(以前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不知嚇到了多少人,而現在重新看……就再不緊張了)

還有一種轉換思路呢,也簡單,怕鬼啊啥的,你就多看看類似《湯搖莊的幽奈同學》之類的,把鬼啊怪啊都變成萌妹子的作品,看多了,腦子裡有的就都是萌物了,無論感覺什麼都是萌的,不但不會怕鬼,反而會期待有這種艷遇,你看,這麼一想,還會怕嗎?一點也不恐怖了不是?

(這種幽靈請給我來一打!)

文:編導


從讀書的時候喜歡看漫畫,本來愛看陽光戀愛類的,有一次這類的漫畫被租完了,有考慮週末在宿舍會無聊,就隨便選了本就是伊藤潤二的漫畫,看完一本的三分之一時噁心、厭惡、喫不下飯、猶豫;由於好奇心接著往下看,看完第一本後,感覺自己都變陰暗了,接著就是第二本、第三本....戀愛類的都拋之腦後,變態到極點!記憶猶新的是:喝油、頭上長滿祖先的頭、舌頭是蝸牛那幾個畫面,時隔將近12年,我的天,這簡直就是印象深刻!


正如有一句話說的好 有一種恐怖 叫做伊藤潤二

有一種不忍直視的恐怖 叫做伊藤潤二的漫畫

大師的作品 只要看了的小夥伴 總會在現實中也找到

也說明瞭大師其實非常善於捕捉這種生活細節 還有對人性的觀察

所以二子的漫畫 每次讀完總有不寒而慄卻又恍然大悟之感。

不寒而慄是因為 不忍直視人性的軟弱不堪。

恍然大悟是因為 原來人類的恐懼異曲同工。

我相信很多跟我一樣喜歡大師作品的小夥伴 小時候都有在雜誌上看過他的作品

記得那時候買的怖客雜誌的後面幾頁都有大師的作品 當時年紀小還不知道就是大師畫的

當時只是被書中的恐怖世界深深吸引了 為此還花了很長時間找他的作品

其實潤二大師小時候就跟我們每個人一樣 他的靈感啟發還得感謝他的姐姐

在幼兒園期間 大師無意間讀到了姐姐的一本《木乃伊老師》

從此之後他就沉迷於類似《嬰兒少女》之類的恐怖漫畫世界中

加上姐姐自己也有在畫漫畫 自此給了潤二大師很大的啟發

上了高中後大師遇到了自己畫漫畫的朋友 兩個人互相學習

這時他的作品已經由鉛筆稿進步成了上墨線 由半成品轉為成品

高中畢業後他就進入了名古屋齒科技工專科就讀 畢業後就任職了做牙齒模型的工作

1986年的恐怖漫畫在新人大本營的《萬聖節月刊》上設立了[楳圖獎]

而當時對楳圖一雄(漂流教室作者)十分敬仰的伊藤潤二初次參加了投稿

並且以他的短篇作品得到了最佳入選獎 而他的得獎作品則是日後的《富江》系列

到了1987年的時候 他就在萬聖節月刊二月號上刊登了《富江》第一回 從此踏入了漫畫界

但是直到97年為止 大師都沒有辭去他的牙科工作 一直都是身兼倆職

因為感到很辛苦 後面他就辭職了 選擇了當自己喜歡的職業漫畫家

在98年到99年的期間 他就畫出了讓廣大觀眾非常喜歡的富江系列

熟悉富江的都知道 她是一個神祕的女子 她擁有讓所有男人為之癡狂的美貌

更恐怖的是他的特殊體質 因為每次她被殺死都可以讓身體的細胞永無止境地繁殖

其實當時大師畫這個人物的時候 沒想過把她畫成一個恐怖的人物

人物靈感還是來自於他中學的時候 班裡一個同學出了車禍去世了

而那個時候的大師年紀還小 覺得好好地一個人怎麼說沒就沒了

加上後面他經常在一些不同的場合 總是感覺同學沒去世 他就在身邊

於是有了這段經歷 他才會想出《富江》這樣一個死而復生 生而又死的靈感

至於為什麼是美女做主人公 大師表示因為他曾經患過女性恐懼症

而且因為自己膽子小 所以纔不停畫女性漫畫人物來克服恐懼

還有就是當時連載的雜誌是面向少女的 所以就把富江創作成了女性的形象


謝邀。中毒太深了吧,我看伊藤潤二的作品純屬是為了視覺衝擊而來的,其中具體的緣由也是看了他們dalao的點評之後細思恐極的,當然也很容易走出去。其實漫畫本身並不恐怖,伊藤潤二的作品只不過把你的恐懼放大了或者說實體化了,看他的漫畫最深的感觸就是裡面的主角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中見不到的,很奇葩。而且現在伊藤潤二的作品《人間失格》也不再強調視覺感帶來的刺激,講的也更偏向於生活化,日常化,但是包含的意義卻更加顯著。如果你只是看了他的作品後感覺畫面恐怖難受的話,去看看其他動漫或者玩幾把遊戲;如果你是那種很容易被帶進漫畫中,並且你的頭腦能夠自動產生聯想而且本身就帶有點抑鬱的話,還是別看了吧,畢竟他的漫畫至少在表面上看上去一點都不陽光。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來看,年輕的時候看個恐怖片睡不著覺,看個恐怖故事都市傳說就心裡緊張,看個殺人兇案就噁心戰慄,看個伊藤潤二就心理陰影,這些都很正常。我倒是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心裡陰影,但是我有一個很靈的辦法:

走出去看看。

年輕的時候,怕女鬼,怕變態,怕神經病,怕歹徒,怕嬰兒,怕宿命,怕輪迴…等我在社會這個染缸裏呆了一段時間,才發現最可怕的是人心。可能很多漫畫,小說,電影都描寫過人心,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誇大和加工,我見到的人心,雖沒有大奸大惡之輩,但是卻都是勾心鬥角之人。比文學創作裏那些讓人毛骨悚然的情節更可怕的,可能就是哀莫過於心死,有一天你覺得自己非常累,就算飄來一隻女鬼,你也想和她說說話,你不想再坐回辦公室裏當行屍走肉,你突然很懷念以前的時候,懷念看個漫畫還有心裡陰影的時候,你覺得人生可能就這樣了,但是還是要一天一天的努力走下去…那會你可能就沒有陰影了。

以前小時候我很怕女鬼,覺得充滿著怨氣的女鬼很嚇人,後來我聽別人說女鬼很怕屠夫,因為怨氣遠遠比不上戾氣,我想,戾氣可能就是明知道生活不易,還是要用手殺出一條血路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