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花卉市場或者大棚里買回來的杜鵑是不能立馬花盆的,因為溫室的養護環境和家庭的養護環境差距太大,如果不給杜鵑適應的時間,它是會掉葉子掉蕾甚至死亡的。

一般買回來的杜鵑花應該放在散射光環境好且通風的地方緩苗的。

如果沒有注意的話,買回來就換盆了,那就要採取一些緊急措施來拯救它了。

如果是原土整體換盆的話,那還好,只要剪去一些葉片和枝條,還有花苞,用一個透明塑料袋罩住樹冠,增強濕度,避免杜鵑蒸騰作用太強而失水。

如果是給杜鵑去除了原土,修根後再重新栽種到新土新盆里的,那就要動大手術了。

首先要下狠心重剪,把大部分枝條、葉片給剪掉,花苞全都去除。別覺得可惜,因為不把它們撿到,它們會消耗掉杜鵑自身的養分,而這時候杜鵑根系受損,沒法吸收養分,最後會因為負擔過重而死亡的。

之後把修剪後的根部浸泡在生根水裡半個小時,之後再移栽到新盆里,覆蓋盆土一定要壓實,還需要用木棒給植株進行固定,避免植株搖晃損害新長出來的毛細根。

最後用剩下的生根水澆一次透水。

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樹冠保濕,放在通風散光的環境下緩苗。

再杜鵑恢復生機之前,不要讓土壤太濕,不然會讓根系腐爛的。

日常養護的時候,用噴壺朝葉片噴施,以提高濕度,避免杜鵑失水。

這樣應該就能挽救它了。

歡迎關註:農說就是精華,一起分享種植的樂趣!

謝謝邀請,家庭養花大全為您解答!杜鵑是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又名映山紅,山石榴,是常綠或半常綠灌木,有的人在給新買的杜鵑換完盆後,杜鵑出現了掉葉子的情況,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首先,換盆時避免損傷根系是重中之重。但是這株杜鵑出現了葉子掉落的情況,很大的可能就是在換盆過程中損傷了根系。接下來的養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光養護

換盆之後,根系還沒有扎進新的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此時應該放在避光陰涼的地方緩苗。

2. 不要施肥

剛剛換盆的杜鵑不要著急施肥,此時根系還沒有扎進新土壤中,吸收水分養分的功能還沒有恢復。這是施肥,不僅起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還會燒根。

3. 不要經常挪動

換盆之後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緩苗,不要經常挪動,也不要經常用手觸摸,可以通過在葉面噴水來增加濕度。

以上就是小葉的見解,歡迎大家留言補充,關注家庭養花大全,每天學習養花小知識!


謝邀。新買杜鵑換盆後掉葉,主要是環境變化與換盆、緩盆不當造成。

1,環境變化:大棚專業人伺候,光照、溫度、濕度、土壤是其從幼苗期就已習慣的、適應的。忽然換到室內環境,已習慣幼苗期環境的生理態系遭環境突變,根系會自我調整,該落葉落葉,該掉蕾掉蕾……目的就是啟用植物的自保功能減負,以集中養份先保根系活力,根系才是植物生存的大腦。

2,落葉:大棚花卉為趕反季花,大多用激素催花。在適宜的環境中定期施用適量激素。到了室內環境,缺少激素會開使進行退化性落葉。

另一方面我一直強調:新花上盆澆水一定要同溫水、細水沿盆沿慢滲至底孔出水。深秋,氣溫驟降,室內外有溫差,而自來水的冷刺激杜鵑纖弱根系,如同冬天用冷水潑到人身上一樣,大腦將突然外來刺激指令傳給人體,人體做出的反應是肢體哆嗦,杜鵑的反應是根系突然收縮,將此不適傳向枝葉,葉片大量脫落又是一主因。其實杜鵑上盆我專拍過視頻上傳,並不定期更新過,可見從上盆到開花,沒落過葉片。這就是同溫水及細流慢滲的好處。

3,根系問題:不論是葉糠鵑還是紅土鵑(南方不談),到了北方都有一個原土與北方鹼土不適問題。杜鵑喜微酸,根系又纖弱,因而盆土要以適其性的疏鬆通透來保證纖弱根系髮根。

曬不死的米蘭,澇不死的杜鵑」又說明其喜濕喜水。這就對配土的透水透氣又提出要求:土要潤而不泥,又能大水而不淹。因此透水層做的好與否,土的透水透氣如何是決定扗鵑良好生長的前題。

杜鵑的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大多是土壤不適和澆水造成,澆水至死就是盆土不行!

我的配土:草炭土2份、腐葉土4份、松針2份、河沙2份。

新花上盆究竟動不動原土?

這要因人而異!有人動死了!有人不動也死了!有的高手不讓動,有的讓動!爭執不休沒統一定論!

我是先緩3天,不澆水只往葉片噴水霧,這季節中午一次即可。若帶花苞新手建議摘掉,還是以養根為主。花苞是激素培養的,你的磷酸二氫鉀水肥比不上人家那藥效,植株會累死!何況還要在養份不足的情況下去養花苞?

過3天下圖這種原土我去1/3,你看根系是繞圈長,別指望新根從這種原土長出扎入新土。這就是我動原土目的,讓發白有生命力新根露出扎入新土吸取養份,才是後續養份最大的補充。

此類根泡水後,裡面是棉絮狀物,新根全被這些東西纏住了,長不出只有等原土養份耗完生長不良或死亡!

紅泥硬土,指望杜鵑細如髮絲的新根從這種硬土裡長出,歇歇睡吧!水澆不透外濕內干,會因缺水大量落葉!泡軟去除底部1/3硬土露出新根再說。

以上倆種方法無論哪種要切記:杜鵑根太細弱,小心傷根動做須輕,傷根大量落葉。

根處理好後如下:根據植株大小選適應花盆,以透氣性好、盆孔多的為好,杜鵑根淺忌深盆忌深栽,淺根要呼吸!此盆內為透水層必做。

處理好的根系

只要盆土配好,上盆時必須將露出根系順方向梳理好,勿彎曲,細流慢滲、輕晃盆讓根土嚴密結合,放通風散光處緩盆,我至多7天,新手最好十天左右,深秋了,盆土握手即散再澆水,勿大水猛澆。澆水後葉不噴水,葉片噴水是補水不是增濕度,葉片是噴水霧而非水,噴水過多葉片必黑尖發乾而落。水澆太多必爛根黑葉而落。

杜鵑喜濕潤是空氣濕度,就是北方人連陰雨季感受的那種潮氣,而非水氣!因而我在空氣乾燥時會在晚上洗澡後將花盆放到浴室,第二天早上搬出,水靈靈的。

題主所說大量落葉,主要是沒解決土壤的透水透氣,「葉落根有因,根好葉濃綠」,因而我覺得是根系出了問題。你應回想下有無傷根,傷根了掐花為好,稍控水,多鬆土。盆底墊高,讓底孔可透氣,托盤勿積水,可在拖盤裡墊兩塊磚,讓磚濕透而底孔不沾水。拖盤存水,水會從底孔吸入盆內,使根系水大爛根,也是新手通病。

緩盆杜鵑勿吹窗縫冷風,感冒也落葉。但杜鵑最喜歡的是通風。這點必須掌握好。

即已落葉,你又無圖我無法準確辨病,根據新手落葉大多水大原因,給你開下圖幾乎通殺各種內吸式菌病藥物進行控制。

一般新手杜鵑發病,說白了已入中晚期,加之杜鵑嬌弱,我們也無力!

最適宜新手的養法:9月後買回的杜鵑,不要換盆也不梳蕾,原盆外套盆,等花開完,明年3月份再換。這樣做的好處在娘家土裡適應新環境有更好的抵抗力,原土養份保花4個月可行。我親測試葉糠土杜鵑。


有的人在給新買的杜鵑換完盆後,杜鵑出現了掉葉子的情況,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杜鵑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種植歷史,也算是我國的名花之一。我們平時養護杜鵑花的時候可以讓它多晒晒太陽,時間過長的話還可以對他進行換盆。但是有的朋友在換盆之後會發現杜鵑掉葉子,這該怎麼辦呢?

我們平時在給杜鵑花換盆的時候要注意杜鵑花的長勢怎麼樣,不是說不管什麼樣的情況,我們想換盆就可以對他換盆了,當我們養護的杜鵑花長得還比較好的時候,可以暫時不用換盆對它進行鬆鬆土就可以了,盡量減少這種大範圍的操作方式。因為在換盆的時候一定會對他的根部造成一定的傷害或大或小,如果是小毛病,那倒無所謂,如果不小心傷到它的根,在重新養護回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我們在給杜鵑花換盆的時候,根部的土壤不要完全的都弄乾凈了,最好有一些包裹著根部的土壤,連同著一起進行重新換盆,換盆之後會有一段時間不服盆,葉片也會出現少許的問題,等到杜鵑福朋之後,葉片脫落的情況就會逐漸好轉了,這樣的問題就不用擔心啦。

還有就是剛上盆之後我們的養護要小心一些,這個時候杜鵑花的根部還沒有充分的扎入土壤當中,因此千萬不要澆水過多,也不要把它放在太陽下長時間的照射,按照平時的養護方法會對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這就是杜鵑花剛換盆以後出現的問題,以及我們對應期問題解決的方法。


剛買回來的杜鵑為什麼要換盆?它長得好好的,花也開得很漂亮。適當的修剪一下是可以的,去掉開過的花,剪掉品相不佳的枝葉讓它顯得更漂亮些。如嫌盆不好看,套一個漂亮的盆就可以了,

沒有必要買回來就傷筋動骨的折騰,它在大棚待著時有專門的花工料理,長成漂亮的花兒才出來亮相。為什麼要翻盆呢?

你的好心會讓它受傷!會讓它水土不服。會將它折騰死!

如果是現在上市的杜鵑能一直開花到明年的的四,五月,只要肥水合適,光照適度,它會不斷開花,讓你滿意。

杜鵑有春鵑,夏鵑,和秋鵑品種很多,顏色極豐富,花型各異。深受人們的歡迎!

愛花就得學會蒔弄它,千萬別瞎折騰!


謝謝邀請。換完盆掉葉子應該是緩盆不好。我也是花盲,來悟空平台學養花。你應該去找些專業的。我在悟空平台看了不少說花的老師文章,覺得那個叫「閉花落雨」的老師分析條理、思路很專業,也準確,跟別的老師千篇一律不同。你可找她。我只會養吊蘭,杜鵑太難養,我真的不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