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科技學院大一生,現地質學專業學生,有想轉專業的想法。

原因:

1、考慮未來的發展,希望有一個不錯的收入。

2、地質學這個專業全國所開專業的院校中排名微不足道,但防災科技學院地球物理學就不同了,算是全國地球物理學專業上的了檯面的,對以後的就業算是一個小小的優勢。

基於這個兩個原因,所以有想轉專業的想法。

但是有基於興趣方面又認為地質學專業比地球物理學專業更適合我。

所以產生矛盾心理。

補充一點,我會選擇考研,畢竟防災科技學院的,畢業證文憑含金量不高,學再好的專業也沒用,決定考研深造。


可以邀請 @雲舞空城 大神來回答一下

作為一個地球物理學本科畢業生,也就是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的學生,我來說兩句我自己看到的吧。第一,地球物理學不是物理學,是地理學,但是也需要物理基礎,還需要計算機能力,算是一個利用物理方法探明地理情況並在電腦上通過軟體反映出來的一種手段吧。第二,現在基本上一個班考研的考公務員的去了,真正留下來幹這一行的,少,就業形勢也不好,一般都是去地質隊,岩土公司,幹物探,好一點的去油田測井,常年都是在野外工作,經常不著家,幹幾年基本上都轉行了,各行各業都有物探的人才。第三,成都理工,中國地質大學,礦業大學,比較好的就那麼幾個學校,爭取考研去做做科研吧,一般人真喫不下來這個苦,收入全靠野外補貼,野外沒啥機會用錢,辛辛苦苦一年有個十萬就很不錯了。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想當地質工作者,要做好心裡準備,

野外工作就是天天爬山,不過一般可以有民工幫忙搬儀器

不極化電極

eh4

直流電法儀

這張有點模糊,前面是當地的民工

山上風景

上山隊伍

岩石物性測試

依山傍水好風景

………………分隔符………………

既然有人看,那我就抽空貼幾張圖,手機上沒多少照片,先傳一點吧

礦區撿的礦石

礦洞,一座山內部已經被掏空

廢棄的礦洞

螞蝗會鑽進肉裏,扯掉後還血流不止,再厚的襪子都沒用

上山後霧氣很大,身上濕漉漉的,汗水往外透,濕氣往裡鑽,稍不注意就感冒著涼,所以山上速乾衣抓絨衣衝鋒衣是很有必要的,褲子最好透氣抗刺,衣物很容易被植物劃破,結實很重要。

鄉村基根道上軋死一條蛇,罪過罪過,一般在山上,最好不要傷害動物,也不要破壞當地的生態,現在生態還原,很多野生動物,在自保的前提下,能保護盡量保護動物。

大山裡廢棄的窯洞,就是一座山往裡掏出來的,黃土高原,植被稀少,低矮,q2黃土,不吸水,走一步滑三步,萬幸陝北的麵食很好喫

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暖氣分界線,中國地大物博,幹這一行,大江南北,項目在哪裡你就要去哪裡,中國太多美麗的風景,第一線工作者能夠見識到最美的景色,去過很多地方,見過許多人,也算是自我安慰了吧,除了港澳臺,基本上都會有機會去的,走遍祖國大地,也算是一種自豪。

恐龍的後裔,退化成現在的蜥蜴

山上偷老鄉的西瓜喫,被發現了得賠八千塊錢, ,不要賠瓜,只要賠錢

陝北的蘋果還是很美味的,山上果子隨便喫,喫到你吐,純天然無公害食品

老鄉在山上的羊場,一直想宰一頭試試

進城,綏德城裡流不走的無定河,黃河支流,泥沙含量太大,形成獨特的景觀

神器,軍膠鞋,爬山下河,結實耐造,居家旅行,殺人越貨,必備良藥,關鍵是23一雙,不心疼

毛主席抽過的延安,還有一點,你可以喫到各地的風味美食,抽不同德煙,喝各樣的酒,生活,不讓自己那麼枯燥,也就是樂趣了

一道川菜,辣子雞丁,讓一羣陝甘寧人辣的饞的不行

以上


前面有回答講了物探的,是地球物理的應用方向,我本科做的地震學,PhD在做動力學,都算在理論地球物理大類裡面,我可以講一下我知道的理論地球物理這方面。

先說課程,本科很多基礎課是和物理系、計算機、地質系、地理系一起的。學習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基礎的物理(四大力學、連續介質力學等)、科學計算(包括基礎的編程、計算方法、數據結構等)、信號分析與處理、基礎地質學(包括巖礦、構造、晶體物理等)、遙感(包括物理遙感、圖像處理與解釋)、基礎的行星科學,目前理論地球物理的課程通常傾向於交叉,當然不同學校的設置還是不一樣,也有可能我學的比較雜亂。

其次是研究方向。遙感方面不太懂(遙感也可以放在廣義的地球物理裏),這裡只說一個我知道的和固體地球物理交叉的方向,就是用InSAR測地,然後利用數據來解釋構造、地震等信息。傳統的固體地球物理,拋開應用方向(物探),理論上,地震學是大頭,分兩塊,震源和結構。除開地震學,還有晶體物理、動力學,晶體物理主要研究組成地球的物質的各種性質,實驗為主,動力學主要藉助於地質學、地球化學、晶體物理的觀測、實驗數據,構建、抽象出物理模型,進行數值模擬等來解釋,連接各個不同方向的觀測。地球科學本質還是一個基於觀測現實的學科。

未來發展,基本上深部是地球的最後一個不太瞭解的地方,不過也相對難做。現在也有不少開始把眼光放到地球以外的研究人員,做一些類地行星的演化什麼的,比如insight還帶了seismometer去火星(雖然我覺得沒啥大用,詳情參考NASA在月球上丟的seismometers)。

總的來說,還是挺有意思的一個學科,不過不賺錢,不賺錢,不賺錢。

要賺錢的話,還是考慮去石油行業或者趁早轉行,我纔不說我認識好幾個發了nature,nature geoscience的大哥轉碼或者去是石油公司了呢!


謝雲大 @雲舞空城 邀。

我只說地球物理的一個小分支,石油勘探地震解釋。鑒於題主是防災學院的,估計大概率不會涉及到這個方向,所以就當看個段子吧。

1、是一個怎麼樣的學科

這個方向比起直接跑野外的諸位同仁幸福很多了,基本不太用出去(反正我的斤兩,去了野外估計還沒有民工懂得多)。

這行是幹啥的呢?

Bacon, M., Simm, R., amp;amp; Redshaw, T. (2007). 3-D seismic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圖是這行裏聲名赫赫的一本書的封面,正好可以解釋是幹啥的。左圖是一個三維人工地震數據體,從這堆麻麻扎扎的東西里描出估計有油的地層,然後告訴鑽井的,「嘿,這可能有油!」然後基本就沒事了,等幾個月看看,鑽出油了找領導邀功去(醒醒!),鑽幹了馬上甩鍋(地質分析有問題,地震採集有問題,地震處理有問題,鑽井施工有問題,唔……有時候可能大概也許是自己的問題)

工作環境上個自己的圖吧,雖然是學校實驗室的,不過都是按著金主他們辦公室的標準來的。

甲:這工位上的屏幕有一個的有兩個的

乙:您解釋解釋

甲:這一個的叫單口解釋,倆的叫對口解釋

乙:別挨罵了

2、未來走向

個人感覺從2016年開始,人工智慧在這個方向的研究就大量湧現。在可遇見的將來,這行的崗位會進一步減少,多數崗位會被演算法和少而精的解釋人員取代,給傳統解釋人員剩下的只有有害身心健康的渣渣數據。。。

個人感覺吧,

這行

要完。


萌芽時期地質學——術士

萌芽時期地球物理學——理智的術士

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時期地質學——冒險者

工業革命前的地質學——遊俠

工業革命後到一戰前的地質學——騎士

工業革命後到一戰前的地球物理學——炮兵

二戰前以地震勘探為主的勘探地球物理學——前裝火槍兵

五十年代開始研究深部問題的固體地球物理學——來複槍兵

六七十年代地球動力學計劃、國際磁層計劃、岩石圈計劃、XXX計劃時期的地球物理學——機槍戰車

六七十年代地震預測樂觀主義的地球物理學家——八百里神槍手

六七十年代在地球物理學推動下的地質學——提出板塊構造學說,迎來了第二春

經過高性能電子計算機武裝的、受益於計算機普及,實現計算優化的地球物理學——突擊步槍兵。

現在嘗試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的地球物理學——想要有朝一日成為坦克和裝甲車的運兵卡車。


不錯的收入?

你想要在這行有不錯的收入,要麼去外企大石油公司(實話告訴你,單說人工地震相關的,博士都飽和了,去不了科研崗,更不用說半路出家的),要麼老老實實留校投身科研,做好前期捱苦日子的準備,如果你後期成為一代名家,自然就有不錯的收入。

不想在業內混,建議你趕緊轉專業、轉行。當然如果你就是對地球物理學感興趣,我不會勸退,如果想真正做點東西,有更多發展機遇,一定爭取出國讀研。

在我國,地球物理學未來的走向是向地球深部進軍,理論上是這樣,現在正在籌備構建深部探測人才培養體系。深探這個被稱為是地質科學的最後前沿(給人一種曲終人散的感覺)。

在國外,地球物理本科教育主要分兩種大模式,一種是傳統型,以地質和地球物理諸課程為主幹,環境類課程為補充;另一種則是新型,將地球物理納入一個綜合性的地球科學專業,地球科學各課程地位相對平等,地球物理作為其一部分,讓學生把握進修水平。新型模式是個趨勢,我覺得是好的趨勢。

心痛一秒。


謀劃轉專業和轉行的(在完成專業課學習的情況下),個人建議不要和地球物理【硬脫鉤】。大數據、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三件套,儘可能與地球物理研究相結合。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長遠來看對你還是比較有利的。



其實我覺得大可以取消所有學校本科的地球物理專業,大家該學數學學數學,該學物理學物理,該學地質學地質,該學計算機學計算機。因為按照目前各學校開設的地球物理專業本科階段培養方案,學生在上述任意一個方向上都難以達到真正「入門」的程度。

補充一點,關於題主說到的選擇問題,既然你決定將來考研,那麼果斷按照自身興趣選擇地質,因為興趣是支持你本科階段努力程度的重要條件。況且對於考研(以及保研)的選拔機制,你對專業知識本身的掌握更為重要,本科學校學科排名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你在本專業同學當中成績排名的重要性,以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