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現在都知道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可是在楊貴妃之前唐玄宗是還有一位寵妃的,她就是梅妃,梅妃本名江采萍,今福建莆田人,她和楊貴妃體態相反,清秀,稍瘦,並且喜歡淡妝穿素色的衣服。梅妃可以稱得上多才多藝,不僅在詩文上很有造詣,還通樂器,善歌舞,流傳後世的有「驚鴻舞」,她有沉魚落雁之容,有閉月羞花之貌,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

梅妃容貌才情不輸楊貴妃,帝王心海底針啊,可惜了唐玄宗移情別戀,梅妃卻不是楊貴妃對手,楊貴妃入宮後,梅妃竟被楊貴妃設法貶入冷宮上陽東宮,至死未與李隆基再見,那為什麼清麗絕世又才貌雙全的梅妃為何會輸給二婚的楊貴妃呢?

唐玄宗喜新厭舊

皇宮本來就是個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地方。萬人之上的帝王,怎麼可能不喜新厭舊?自古皇帝都好色,唐玄宗也是,「漢皇重色思傾國」,看見了比梅妃漂亮很多倍的楊貴妃,肯定喜新厭舊,目眩神迷。

楊貴妃國色天香

楊貴妃國色天香,好比花中之王牡丹,梅妃清麗好比梅花,可是在唐玄宗心裡梅妃註定不敵牡丹。楊貴妃嫵媚嬌艷宛若牡丹,輕易地將玄宗的所有寵愛轉移到了自己身上。楊貴妃熱烈的情感、媚人的眉眼,如溫暖而熱烈的火焰般撩動著玄宗那顆不甘衰老的心,況且他對梅妃早已審美疲勞,沒有新鮮感了,這樣使他眼中再難看到那朵疏淡的白梅花。後來楊貴妃入宮後,使得後宮粉無顏色,唐玄宗哪裡還會記得梅妃?

梅妃性格堅貞不屈

梅妃性格和楊貴妃不一樣,梅妃自幼在父親的精心呵護下長大,不僅容貌極似梅花的清雅明秀,品性中更烙下了梅花高雅嫻靜、堅貞不屈的氣節。這樣的她經常給唐玄宗勸諫,她看不慣楊玉環每天害得君王不早朝,還看不慣皇帝為了楊貴妃大老遠在南方快馬送荔枝,也看不慣等等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做派,她自己作詩很好,於是向李隆基進諫,還寫詩諷刺楊貴妃迷惑君王,從兒媳變為貴妃,並譏笑楊貴妃的肥胖。

梅妃經常這樣忤逆唐玄宗的想法,皇帝自然心裡不高興,再加上後宮女人之間免不了明爭暗鬥,楊貴妃知道後,自然也會在唐玄宗面前說梅妃各種壞話,梅妃性格堅貞不屈,但是楊貴妃性格富有情趣,這樣讓老皇帝感到輕鬆愉悅,時間久了梅妃就徹底失寵了。

唐玄宗和楊貴妃志趣相投

梅妃雖然性格淡泊嫻靜,具有文學天賦,但不善風情,與唐玄宗缺少共同語言。唐玄宗除了女色更喜歡音樂,而楊貴妃具備超常的音樂天賦,能夠領會唐玄宗曲子中的意境,還會霓裳羽衣舞,用舞姿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來,自然深得唐玄宗的喜愛,楊貴妃很會迎合唐玄宗心思,對唐玄宗的稱呼也和其他嬪妃不一樣,唐玄宗年齡大了,還是喜歡風情一點的,楊貴妃又撒潑又撒嬌,嬌憨又狐媚,還常常玩些「貴妃醉酒」的把戲,讓唐玄宗如痴如醉,肯定深得唐玄宗深愛。

畢竟楊貴妃風情又嬌憨,有種令唐玄宗無法抗拒的魅力,這也是梅妃不具備的,讓梅妃這文雅的淑女永遠都不是對手,所以楊貴妃萬千寵愛在一身,梅妃被打入後宮,孤獨終老一生,讓人哀嘆。

「一入侯門深似海」,侯門尚且如此,就更別提高高的宮牆之中了,帝王多情卻也無情,古代後宮的各種故事道盡了多少深宮女子的傷心事,還是生活在現代好,女人可以為自己而活,你們覺得呢?


如果說梅妃江采萍是凌寒獨自開的梅花,楊玉環則是大唐百花園中傲視眾美的牡丹。他們兩個一個纖瘦一個豐腴,一個孑然而立一個放浪形骸,美的各有千秋。

那麼,如果你是唐玄宗李隆基,魚與熊掌如何取捨呢?歷史給了我們答案,曾經寵冠大唐六宮的梅妃被楊玉環打壓後,至死未與李隆基再見。

兩個美人,一失寵一得寵,雖然最後不過是殊途同歸都成了李隆基後宮的犧牲品。可是,在江采萍和楊玉環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為什麼梅妃輸的如此徹底呢?

男神李隆基,多才情真好色

李隆基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帝王。為什麼呢?他的一生大起大落,經歷了奪位、盛世、叛亂,不朽的功績之下又掩藏著腐朽的政權。他創造的「開元盛世」讓唐朝從撥亂反正,到走向正軌。李隆基的政治手腕與鋼鐵手段讓唐朝在經歷了一段黑暗動蕩統治的唐朝社會得以恢復正軌。

李隆基不僅文才武略,還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在今天來看,穩穩的是男神一枚啊!自開元盛世之後,李隆基開始崇尚奢靡享樂,過上了吃老本的生活。後宮佳麗已經不能滿足李隆基的要求,他派高力士到各地尋找美女送進宮裡供他取樂。這其中就有梅妃。

絕世才情姿容好,寵冠六宮驚鴻舞

如果說李隆基在當時算是男神,梅妃江采萍就應該算是名媛。她與楊玉環不同,她不以色事主,她是真的多才多藝,美貌清麗。梅妃從小就被父親重點培養,琴棋書畫自不必說。由於江采萍從小愛梅花,江父便在她的房前屋後種滿梅樹,培養出了江采萍與眾不同的氣質與風采。這點是楊玉環不能比的。

因此,江采萍一入後宮,便把後宮嬌艷的三千佳麗給比了下去。據傳,甄嬛傳中的已經失傳的驚鴻舞就是梅妃首創,她將鳥的姿態融入舞蹈之中,翩若驚鴻,宛若仙子下凡。梅妃被李隆基封為東宮正一品皇妃,是楊玉環掌權後宮之前的後宮之主。

直言進諫引妒恨,難見君王一斛珠

李隆基越老越離譜,年近花甲之年把兒媳玉環弄到了後宮,可以說已經到了色慾熏心喪心病了的地步了。梅妃和玉環一個纖瘦一個肥美本是各有千秋,互不侵犯。李隆基也希望兩個美女好好相處,一團和氣。可是,有點過氣的梅妃偏偏要去觸霉頭,她看不慣楊玉環每天害得君王不早朝,寫詩譏諷楊玉環,並向李隆基進諫。這個舉動打翻了楊玉環的醋罈子。楊玉環採取了天下女人都會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別說這招對付李隆基還真管用了,玉環在後宮裡把他鬧煩了鬧怕了,自然就疏遠了梅妃。

梅妃由於長期見不到李隆基寫了一首詩表達思念之情,託人送到皇上面前。李隆基看過之後,很是惦念梅妃,卻礙於楊貴妃不敢與之相見,託人給梅妃帶去一斛珍珠。梅妃收到珍珠後悲痛不已,夫妻之情不復存在金銀珠寶又有何用呢?從此,桀驁的梅妃再也沒與李隆基相見,直到安史之亂死於宮中叛亂。

與梅妃清冷孤傲的性格比起來,楊貴妃是一個典型的放浪形骸的豪放女。老年李隆基追求和喜愛的正是這種女人,她富有情趣讓李隆基輕鬆、愉快。人的一生中不同的年齡段心理需求也是不同的,不是李隆基不愛梅妃,而是在那時候李隆基更愛玉環或者說玉環正是她需要的。

另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楊玉環比梅妃年輕啊!打敗梅妃的不是玉環,更是年齡啊。據史書記載,梅妃江采萍比楊玉華大了整整9歲,這可是跨越了一代人啊。從年齡上看,兩個人的競爭並不公平。

在梅妃和楊貴妃兩者的競爭中,見仁見智,你怎麼看呢?歡迎交流,謝謝!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