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望遠鏡拍到了小行星 6478 Gault 崩裂的一幕。照片中的尾跡表明,由於受到太陽的持續照射,這顆小行星正在緩慢走向自我毀滅。

我們在今年 1 月首次注意到,幾十年前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已經表現出了轉變為彗星的跡象。但是哈勃的最新發現,表明這顆太空岩石將徹底分崩離析。

(圖自:NASA / ESA / 夏威夷大學 / 歐洲南方天文臺)

據悉,小行星 6478 Gault 位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寬度約為 2.5 英里(4 公里),於 1988 年被我們首次關注。

儘管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們已經對它進行過多次望遠鏡觀測。但去年 11 月的時候,科學家發現它似乎發生了一些奇特的變化。

今年 1 月,Gault 出現了類似彗星的塵埃,距離延伸超過 24.9 萬英里(40 萬公里)。當時一些天文學家預測,與另一顆物體的相撞,可能導致小行星出現了噴射。

然而來自國際研究團隊的一篇新論文,卻給出了不同的觀點 —— 即便在沒有外物撞擊影響的情況下,Gault 也即將分崩離析。

(截圖 via:Cnet)

論文合著者、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的 Olivier Hainaut 在一份新聞稿中解釋稱:「這種自毀的事件很是罕見」。

好消息是,像 Gault 這樣活躍且不穩定的小行星,現在能夠通過掃描整個天空的新型測量望遠鏡來探測。這意味著像 Gault 這樣行為奇特的小行星,將不再逃離我們的視線。

由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圖片可知,Gault 拖著兩條狹長的碎片「彗尾」,表明這些物質在已對短暫的爆發中被拋出,持續時間在幾小時到幾天左右。

據悉,在火星外圍的小行星帶中,大約有 80 萬顆已知的小行星。但天文學家估計,類似 Gault 這樣的現象,或許每年只能遇到一次。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707df3bddfd65ef3530a3b0ec74ab28", "vname": "", "vid": "v02019b00000bieof4o7q8i8japnfpr0", "thumb_width": 640,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25.0,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681638}, "ultra": {"duration": 25.0,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312402}, "normal": {"duration": 25.0,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502370}}, "src_thumb_uri": "1d9300002b76266b7c8c4",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1d9300002b76266b7c8c4", "vu": "v02019b00000bieof4o7q8i8japnfpr0", "duration": 25.0, "thumb_url": "1d9300002b76266b7c8c4", "md5": "8707df3bddfd65ef3530a3b0ec74ab28"} --}

【Pan across the Gault asteroid】

Gault 之所以這麼脆弱,歸因於 Yarkovsky-O"Keefe-Radzievskii-Paddack 效應(簡稱 YORP 扭矩)。

其特指來自太陽的電磁輻射與小行星之類的小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可導致後者的轉速變得越來越快、狀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論文一作、來自夏威夷大學的 Jan Kleyna 解釋稱:「它或許已處於 1000 萬年的不穩定狀態,因此即便是微小的幹擾(比如小卵石的細微影響),也可能導致它的彗尾噴發」

隨著塵埃在未來幾個月內逐漸在太空中消散,小行星 6479 Gault 將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將發表在近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快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