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元老院

羅馬的產生,是多個部落和氏族聯合的結果。從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末,是羅馬的「王政時期」。先後有七個國王統治著羅馬,和中國不同的是,「國王」實際是部落聯盟首領,並沒有絕對權力。羅馬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執行機構是由代表300個氏族的貴族組成的元老院。由於公民大會不常召開,而元老院常年存在,他們實際上掌握著更大的權力。國王雖然是終身制,但非世襲。國王死後,由元老院提名,公民大會投票重新選出國王。這和後來羅馬帝國的皇帝的產生方式基本相同。

羅馬之所以由王政變成共和,就是因為王權試圖擴張,導致貴族們的反抗。

王政時期的末尾,隨著對權力運用越來越熟練,國王們個人專權的傾向漸漸明顯。最後一任國王塔克文在羅馬歷史上首開用暴力奪取政權之先河,通過謀殺了前任國王而登基。塔克文在位期間,更無視元老院的決議,依靠自己掌握的武力獨斷專行。他對外窮兵黷武,四面出兵。對內殘酷打擊政敵,大興土木,修建城市。

連年的戰爭和繁重的勞役引起了人民普遍不滿。貴族與平民聯合起來,召開人民大會,通過決定,剝奪了塔克文的權力,把他們全家驅逐出羅馬。

羅馬人對塔克文的專權暴力深惡痛絕,他們生怕再一次出現塔克文這樣試圖通過槍杆子推翻羅馬政治原則的國王。吃一塹長一智,羅馬人乾脆推翻了王政的,發誓不許再有任何人為王。他們重新設計了一個政體:共和體制。

羅馬共和國的國家元首稱為「執政官」,和以前的國王一樣,都是由元老院推選。但是與國王不同的是,執政官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兩位執政官擁有同等權力,彼此擁有否決權。而且任期不再是終身,而是只有一年。

這在中國人看起來有點不可想像。中國式權力的核心是要一元,有一個核心。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羅馬人為什麼非要在天上掛兩個太陽?

主要是為了防範權力,把權力關進籠子。剛受過暴政之苦的羅馬人決心不讓任何人有機會獨攬大權,因此設計了這個最高長官的選舉制、短任期制和協議制的體制。

執政官沒有薪俸,但享有很高的榮譽。執政官的侍衛官肩上荷著一束木棒,中間插著一柄斧頭,它象徵著國家最高長官的權力。這種束棒被叫作「法西斯」。

然而,集權有集權的優勢,分權有分權的弱點。受到嚴重製約的權力可以運轉於承平時代,遇到戰爭或其他緊急事件,雙位同僚制有礙於權力集中,影響行政效率。於是,約在公元前500年,羅馬又創造了一個新的職務:獨裁官。每當發生危機時,兩位執政官中一人被推舉為獨裁官,握有無限制的絕對權力,全權解決處理危機事件。但他在危機結束後即卸職,任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這樣非常時期的獨裁和承平時期的執政官結合起來,可以保證共和國可以應對不同情況。

因此,元老院實際上擁有比以前更大的權力。執政官任期僅為一年,而元老院則長久存在,元老皆為終身任職。每一個元老均出身於古老的世系,擁有傳統的威望和顯赫的地位,元老在拉丁語中被稱為「權威、威望」(aucteritas)。這些元老集合起來,就實際掌握了國家的走向。因此,這是一個貴族民主的國家。這一變化方向,和秦國的商鞅變法截然相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