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那些罵曾軼可罵得最兇的人,現在正式宣佈對她「黑轉粉」了。

包小柏:「她留我走。」

曾軼可生於1990年,2009年她19歲,正在上大學一年級。

她是真正意義上的「素人」,在此之前她和音樂的交集只有高中那年花500塊買的吉他。曾軼可對那把琴寶貝得很,有時候邊彈邊唱、邊在紙上寫寫畫畫,就彈到了凌晨四點。一直到參加快樂女聲之前,她唯一的公開表演只不過是在大學時系裡的「風采大賽」。她唱自己寫的《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情真意切,把老師同學都唱哭了。

2009年快樂女生海選的時候,她和父親說:「我想去試試。」

於是留著一頭短髮,拿上吉他,帶著幾首比小樣更小樣的簡單粗暴的原創,聲音又細又輕,曾軼可就這麼唱上了快樂女聲的舞臺。

在這個本質上還是選唱功的比賽,選手裏不乏各大音樂院校的音樂生,張口就來一個high C,飆個海豚音簡單得像家常便飯。

毫無疑問曾軼可是特別的,特別沒唱功的那種。

但她有原創,《獅子座》、《最天使》,聽得有些評委眼前一亮:「有靈氣。」

全國60進20那一場比賽,為了曾軼可,評委沈黎暉和包小柏在直播現場直接吵了起來。

沈黎暉:我覺得她寫的歌詞很有意思,有靈氣。

包小柏:比賽要有一個基本標準,不能同情啊!

沈黎暉:這個舞臺是一個開放的舞臺。

包小柏:都選到全國60強了,你還講開放?

兩個人一來一去,針鋒相對,連主持人何炅都一度不敢接話。最後沈黎暉還是把曾軼可送進了全國20強,包小柏氣得起身就走,撂下一句狠話:「她留我走。」

這個中國選秀史上的經典畫面,當時的爆炸程度不亞於今年「廢柴偶像」楊超越奪得《創造101》第三名。

「曾哥真漢子,鐵血史泰龍。」

隨著曾軼可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甚至挺進了全國十強,全國觀眾不幹了。

有人罵她唱歌跑調「從長沙跑到了西伯利亞」,有人罵她唱歌要命:「那個音色,簡直就是一把小鋸子在一根小鋼絲上磨啊磨啊磨啊。」

19歲的曾軼可,在2009年背負了「90後」這個標籤,也背負了那一年快樂女聲90%的罵名。

不喜歡她的人可以找出她的100個攻擊點:綿羊音、跑調、忘詞、氣息不穩、吉他彈得賊爛……她寫歌永遠只有四五個簡單和絃,上臺唱的時候居然還可以摁不穩。

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上,馮鞏表演小品,扯著尖嗓子唱《獅子座》,和他搭檔的女演員調侃道:「跟羊叫一樣,能不能整點人類的聲音?」

甚至她的外形也成了一個黑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曾哥」這個稱呼以及和史泰龍的拼圖,是互聯網上屬於「曾軼可」的標籤。

那時候還流行在百度貼吧追星,而曾軼可的貼吧裏,吧主刪帖再快也不夠罵她的人發得快。實在刪不過來了,曾軼可貼吧貼出公告:僅限會員發貼。這一制度直接讓曾軼可貼吧會員數量迅速飆升,一時之間,是粉是黑,誰也分不清了。

有人說,幾年前黑「春哥」的那批人現在又開始黑「曾哥」了。

人們樂此不疲。

而喜歡曾軼可的人可以無限包容這些缺點,管它100個還是999個。

喜歡曾軼可的「90後」愛她和她的作品,覺得那些看似幼稚的歌詞,正是他們的心聲,而另一些「90後」則認為喜歡曾軼可的人是「腦殘」。兩方互相都覺得對方是傻逼:「你們憑什麼代表90後?」

「但你要知道,愛和恨是轉變很快的。」

這個19歲的女孩在全國性的批評下平靜得驚人,即使兩個評委為了她吵翻了天,在湖南衛視演播廳巨大的燈光下,你也甚至看不出她臉上的表情有多少變化。

後來回憶起那天晚上的火爆場面,她:「其實我內心很平靜,本來就是喜歡和不喜歡都很正常。」

春晚小品拿她開涮,她雲淡又風輕:我不介意。

比賽後的第二年她去參加草莓音樂節。從公佈名單開始宣傳,「曾軼可」三個字就是這個音樂節最大的焦點,大批喜歡她的、不喜歡她的、等著看好戲的,都擠在舞臺前,有人喝彩,也有人喝倒彩、吹口哨,更有甚者,拿著三炷香和充氣娃娃,一邊做著「膜拜」的動作,一邊對著臺上唱著歌的曾軼可大喊「曾哥」。

曾軼可淡定的神色和比賽時如出一轍,她甚至有些興奮,沖著臺下大喊:「下面的人,不管是喜歡我的,還是不喜歡我的,把你們的愛,你們的恨,全都給我吼出來!」

這下好玩了。

那些原本「噓」她的人,居然跟著她一起唱起了《獅子座》,有人邊唱變笑,估計自己都覺得自己好笑——「誒我本來不是來黑她的嗎?」

當時我覺得很奇怪的是,那些人嘴巴里在唱我的歌。我是覺得,他們是在用另外一個方式享受自己的人生,所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是他們在用他們認為快樂的方式去生活,即便有些人是在讚美我,有些人是在詆毀我。

但你要知道,愛和恨是轉變很快的。

——曾軼可

同樣被視為90後標籤式人物的蔣方舟曾評價她說:「曾軼可是無敵的,這是因為她眼裡看不到敵人,面對外界聲勢如潮的討伐聲,她之所以打不敗,並不是因為她已入臻境堅不可摧,而是因為她的無所謂啊。」

就像千軍萬馬,金戈鐵甲,闖到了曾軼可的領地之後,被一片軟綿綿的雲朵,輕輕柔柔地就包起來了。

你準備好了一大串批評她的說辭,卻如鯁在喉。

在那完整的小世界裡,她把自己保護得很好,你毫無招架之力。

高曉松:「曾軼可是我這幾年見過最好的創作歌手。」

曾軼可最終止步於全國第九名。

我曾經看到知乎上有粉絲回憶起那一天:「她淘汰那一場我哭得死去活來,那時候網路遠不如現在發達,十幾歲的我感覺她走下這個舞臺我們就死生不復相見。」

不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曾軼可淘汰那天,高曉松當場打下包票:「回去好好休息,下週開工做專輯,我做你的製作人。我挺你到底。」僅僅半年後,高曉松製作的曾軼可首張專輯《Forever Road》發行,是2009年所有快女選手中發行的第一張專輯,曾軼可包辦了全部10首歌的詞曲創作。

高曉松毫不吝嗇自己對曾軼可的偏愛,他說曾軼可的歌沒有夾雜任何商業氣息和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像自說自話一樣,憨憨的。」

現在以及可以預見的很久,我們都不缺少優秀的歌手,我們缺少的是像曾軼可這樣安靜的作者,來寫又一代人的愛與愁。

——高曉松

一直到曾軼可的第三張專輯,高曉松都是曾軼可的製作人。

2012年有人在微博說喜歡高曉松,就是不懂為什麼他當年那麼挺曾軼可,高曉松特別傲嬌地回他:「剛幫她做了第三張專輯,會繼續挺呢。」

言語之間,就差沒把眼神撇到一邊,蹦出一個「哼~」了。

「那最終停留下來的有什麼呢?」

「還不就是我做出來的那些歌。」

從2009年到2018年,曾軼可出了五張專輯,維持著平均每一年半出一張專輯的產量,不算緊,不算慢,但是夠穩。她包辦了全部53首歌的詞曲創作,甚至還親手操刀專輯封面的插畫,自導自演mv。

除了定期出專輯之外,她和娛樂圈一直不熟,玩票性質地拍過電影,上過綜藝,玩過也就算了。

大多數時候她都像個圈外人,平靜地生活著,每隔一段時間會對一樣新鮮事物突然著了迷,比如咖啡拉花,比如攝影,最近她甚至想去學魔法……

她說她99%都是在生活,然後1%的靈感乍現用來寫歌,「都是比較臨時的,我從來沒有坐在房間裏去想過一首歌要怎麼寫」。

曾經有記者問她: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在思考你所處的這個世界?

她說起小時候去天文館:去天文館看,我們所處的這個地球是其中的一個,小小的一個,地球之外還有銀河系,銀河系之外還有更大的宇宙,是無窮無盡的。因為每一次我就會想,人類就是螞蟻,螞蟻看到的世界更小。

說到這裡,她輕輕聲地嘆了口氣。

「你就等著吧,你就看她之後是什麼樣子的。」

最近有人和曾軼可聊起楊超越,問她怎麼看待現在的選秀偶像,她說:「節目丟過去什麼,觀眾就會接受什麼,就是說觀眾看到的是節目想讓你看到的。所以我覺得沒必要有那麼大的反應,覺得這個人怎麼了,或者沒有實力或者怎麼樣,你就等著吧,你就看她之後是什麼樣子的。」

她也曾作為風頭浪尖的那一個,被或不懷好意、或懷著期盼的看客們矚目過、等待過。

沈黎暉:曾軼可本質上就是一個音樂人,不是一個選秀明星。

快樂女聲終究是一個評判唱功的選秀比賽,信奉的是電視湘軍從開始做選秀節目起就默認的「唱功審美」——飆高音,拉長音,唱跳俱佳,如果長得好看,再加點分。

除了會寫歌,曾軼可在這套遊戲規則面前毫無競爭力。

然而,2009年快樂女生從第一名到第十名,分別是江映蓉,李霄雲,黃英,鬱可唯,劉惜君,談莉娜,潘辰,潘虹樾,曾軼可,李媛希。你不得不承認的是,從腥風血雨的2009年到現在,9年過去了,你能記住的名字越來越少,但你總會記得曾軼可,甚至隨口就能哼起一句「七月份的尾巴你是獅子座」。

有人說,曾軼可之所以是「爭議可」,只能錯怪了時代,錯怪了她的出場方式——「如果曾軼可從豆瓣起家,然後再簽約摩登天空,早就是內地小眾文青女歌手鼻祖了。」

巧的是,2017年曾軼可和天娛約滿之後,摩登天空真的簽下了曾軼可。做這個決定的,正是當年甘願為了她和包小柏在臺上吵架的沈黎暉。

其實也不過就是某一次喫飯的時候,聽說曾軼可快要約滿了,沈黎暉就對曾軼可說:「那來摩登吧。」這事就這麼成了。

沈伯樂終於在8年後牽上了他的千里馬,哦不,是羊。

「那個時候覺得她歌寫得好,才華這是天生的東西,有些事後天可以去彌補,唱得不好可以練。我覺得她現在唱得很好,在錄音的時候,氣息和聲音的細節,處理得非常細膩,在現場比很多歌手都唱得好太多,辨識度非常高。」在沈黎暉看來,曾軼可本質上就是一個音樂人,不是一個選秀明星。

而很多人在這些年來聽了《夜車》、《星星月亮》、《有可能的夜晚》之後,才慢慢發現,自己以前是堅定和包小柏統一意見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站到了沈黎暉那邊。

宛如一場大規模的互聯網打臉,浩浩蕩蕩。

這個態度轉變,用時整整9年。

「我的心永遠是自由的朋克的」

今年曾軼可已經28歲了。

當年「倒曾」的那一批人,應該沒想到曾軼可這麼頑強,居然唱到了現在。

我覺得我的表現、我的待人接物,可能我希望是禮貌的,但是我希望我的心永遠是自由的朋克的。其實這兩個東西是矛盾的,你又要有禮貌,然後你又要做你想做的事情。

在我的生活當中分大小,小的事情我可以很禮貌客觀的去做,但人生裡面有很大影響的事情,我一定會堅持我自己的理想。

——曾軼可

有人曾經問她如果有機會回到剛出道的時候,想對自己說什麼?

曾軼可說:好好地生活下去就好了。


您好,我是音樂領域的優質作者,如果有任何關於音樂的問題歡迎和我多多交流。

曾軼可對於90後來說應該是不那麼陌生了,在那幾年有多少人每天在嘴裡都哼著她的歌《獅子座》。

但是當他出道的那幾年,謾罵聲也隨著而來,有的人就說他沒有唱歌沒有實力,怎麼可能能夠參加超級女聲,一直走到現在,很多的質疑都在他身上發生。他卻從來不在意這些,只在意自己是否開心。

那時19歲的曾軼可背負了全部的冷言冷語,很多人對他的實力進行了一定的質疑,甚至還有超級女生中的評委都為她吵起了架,這是一個多麼有爭議的女孩。他的音樂更加受到質疑,那時候他的音樂是那麼的稚嫩,而且當她彈吉他的時候就那幾個音,還都彈不準,唱歌的時候氣息不穩,而且唱出來的感覺總是那麼柔柔弱弱,感覺一點實力都沒有。

就是這樣,她還順利地進入了超級女聲的前20強,然後又擠進了前十強,竟然到第九名的時候再次止步了,那些罵他的人,喜歡的她的人都紛紛落淚了。好像在此之後,將不會與他相見一樣,是那麼的不捨。

他的音樂在19歲的時候好像有點糟糕,但是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推移,他在這條路上的磨合再也不是原來的那個他了。因為才華是天生的,而實力是一點一點培養的,這麼多年他的才華一點都沒有減少,而實力這一天一天增強了。原來那些罵他的人卻不知不覺道路轉粉也有的是黑轉粉,更多的人開始支持他。

他的音樂聽起來好像比較簡單,但是其中蘊含的才華是每個人不能擁有的,也是不能羨慕的。


以上就是我回答的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多多留言哦。


六個字概括:懂的人自然懂。

第一張專輯《ForeverRoad》高曉松做的製作人,《獅子座》《最天使》收錄其中。2011年,第二張專輯《一隻貓的旅行Forever21》,這裡面收錄了《夜車子》《戀愛通告》等等,在之後還出過兩三次專輯,作品很多,最出名的可以算是《獅子座》。


曾軼可、現在網上有很多人說他的不好、其實客觀的來說、也可以說帶點個人主義的平見他、我覺得她很不錯、他的創作不錯、雖然有著被人褒貶不一的綿羊音,他能走到現在、盯著這麼多的壓力、一個90後的小姑娘、不輕言放棄、只是想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真的不錯、但是如果是我、我不會有這麼大的勇氣站在舞臺上、去展示自己、我沒有勇氣、尤其是如果是我、面對這麼多的非議、這麼多的打壓、我也許會失去鬥志、也許沒有勇氣和毅力在走下去。

【他人評價】  在歌曲的演繹方面爭議較大,有部分人討厭她,同樣有更多人很喜歡她。圈內人關於她的評論:

  來源於新聞媒體:

  「我覺得曾軼可的事情應該分兩個方面看,如果不是單純比唱功,我覺得曾軼可的跑調和顫音應該算做一個特點吧。當然,如果是比拼唱功的話,那就要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了。」

  ——方文山

  「我沒見過曾軼可本人,但她的事情我聽說了。我覺得一個歌手參加比賽首先比的應該還是唱功,應該可以用自己的歌聲感動聽歌的人,唱快樂的歌就帶給人快樂,唱悲傷的歌甚至要讓聽歌的人流淚。」

  ——許慧欣

  「曾軼可的事情我是在網上知道的,我覺得每一個堅持原創音樂,喜歡唱歌的人都是好孩子。但是我沒見過曾軼可,更不知道她長什麼樣子,她的事情和我就關係不大了。我們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去繼續關注這件事。」

  ——大張偉

軼可,可愛、純真、率直 自己唱自己的歌,有錯嗎?大眾對她的辱罵又為了什麼?可可只是一個19歲小女孩唱著自己寫出來的歌,既然有那麼多的人對她進行人身攻擊,這樣好玩嗎?你們又為了什麼? 這麼多人的辱罵,排斥,可可都不在乎,只要把所有事都看淡一點,不去想就行了!


如果真的要用唱功去衡量曾軼可的話,那她一定是不及格的。她的短板太明顯了。穩定性,她的發音方法一定是有問題的,這會讓她這一秒鐘唱的歌,和她下一秒唱的,聲音是兩回事——這會讓錄音師瘋狂的,這一句一句的錄下來,怎麼每一句你都唱的不一樣啊,我還怎麼給你調整啊?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其他的,音準,音色,節奏感什麼的,曾軼可都不能說是好。從她的現場來看,我已經完全能猜到,她在錄音師的樣子。因此,你也會發現,曾軼可很多歌曲,都不會使用類似陳奕迅的那種很多運氣的發聲方式,都是用比較口白的方式唱歌,以此揚長避短。

而在後面混音的時候,曾軼可的聲音處理也是需要很多,加比較多的混響和壓縮,讓她的聲音變得比較飽滿。至於修音的工作,我們就不說了吧。所以,曾軼可一定是上錄音師/混音師黑名單的那個。

幸好,音樂不是隻有看唱功的。曾軼可能夠做到憑著戰五渣的唱功,也能展現自己作品的特色,再一次證明瞭她的如假包換的才華。


她這些年一直堅持著做自己的音樂,對音樂的執著熱愛讓人佩服!獲得過一些獎項,連高曉松也是他的粉絲!

抖音裏曾軼可那首火爆的「跟我走吧,我們去巴黎鐵塔」真的讓我想跟隨她和她的音樂四處飄蕩!《吐槽大會》上,曾軼可很調皮,說自己從來不擔心被人吐槽,看來,她真的很大氣。現在的曾軼可就像一個世外高人一樣,雲淡風氣,不顧周遭事物變化,讓人敬佩。所以我,覺得,欣賞曾軼可的音樂,那就要從,每個人的欣賞特點來評價了。我喜歡!我支持!你們呢?

每個人的聲音,唱法,氣息,斷句,都可以表達自己獨特的色彩,與歌曲的旋律詞曲組成一幅畫,每聽眾都在畫中尋找能和自己產品共鳴的東西(聽眾也是這藝術鏈中的一環,起到最終詮釋作用)。色彩有高低之分麼?紅色一定比灰色好麼?在我看來,每種顏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都可以組成動人的畫卷吧。去評比每個人聲音的好壞,去排名比賽,在我看來,就和要把每種顏色分個高下一樣,是一件徒勞而沒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唱歌好的人太多了,要去比音色音高技巧什麼的,厲害的人一大把,而真正難的,是創作。論技巧論音域甚至論音準,都有太多的人能做的比曾哥好,但是大家別忘了,曾哥是一個創作者啊,人人都在和她比唱,可是論創作呢,我覺得她比那些同樣參加選秀節目的歌手強百倍!曾哥(尊稱)早年的吉他編曲,都很簡單,非常簡單,我聽一遍他的歌就能彈,可是讓我寫,我寫不出來,我寫不出那樣的旋律,也寫不出那樣的詞,因為這需要靈感,需要創造,需要對生活敏銳的感受以及表達,而這些正是所有藝術共有的的核心吧。因此,我認為曾哥是一名真正的音樂人,希望她以後可以寫出更多優秀真實的作品。

以前總是吐槽綿羊音沒唱功,後來慢慢才知道,唱功是最沒意思的,喜歡這種呢喃,藉助耳機在我耳邊溫柔訴說,跟我走吧。他說不是因為你所以我改變了,應該是在上一段感情中我學到了什麼,可是我不想說上一段感情中學到了什麼…我不想我們的故事畫上句號,雖然我也不知道我在等待什麼,因為你親口對我說你要結婚了,也許我就是倔強的那麼一個人,有一個對我好的人不知道珍惜,偏偏守著一座墳墓。

首先我認為曾軼可,雖然現在網上有很多人說他的不好,其實客觀的來說,也可以說帶點個人主義的平見他。

其次我覺得她很不錯,他的創作不錯,雖然有著被人褒貶不一的綿羊音,他能走到現在,頂著這麼多的壓力。

最後一個90後的小姑娘,不輕言放棄,只是想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真的不錯,面對這麼多的非議,這麼多的打壓,我也許會失去鬥志,也許沒有勇氣和毅力在走下去。


大家好,有才音樂匯。作為一名音樂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認為曾軼可,雖然現在網上有很多人說他的不好,其實客觀的來說,也可以說帶點個人主義的平見他。


其次我覺得她很不錯,他的創作不錯,雖然有著被人褒貶不一的綿羊音,他能走到現在,頂著這麼多的壓力。


最後一個90後的小姑娘,不輕言放棄,只是想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大家。真的不錯,面對這麼多的非議,這麼多的打壓,我也許會失去鬥志,也許沒有勇氣和毅力在走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音樂相關的文章,謝謝!


個人感覺這個問題更適合路人而不是曾軼可的歌迷回答。比如我嘻嘻。如同大部分路人對曾軼可的刻板印象一樣,我對她得印象始終都停留在她參加選秀時的綿羊音,唱功不好,幾個簡單的大和絃就寫歌等諸多負面標籤。直到前段時間刷微博時偶然看到有人分享了曾軼可的新歌,我出於好奇點開聽了下,說實話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驚艷,然後是詫異:曾軼可什麼時候開始做這麼前衛的音樂了?於是我又特意的去搜了些其他的歌,雖然不是我個人喜歡的風格,但還是蠻驚喜的,在流量當道的時代,還像她這樣認真做音樂的人已經不多了。(順便一問,怎麼才能完成興趣認證的答題任務?)


我覺得曾軼可的聲音應該分兩個方面看,如果不是單純比唱功,我覺得曾軼可的顫音應該算做一個特點吧。當然,如果是比拼唱功的話,那就要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了。

她這些年一直堅持著做自己的音樂,對音樂的執著熱愛讓人佩服!獲得過一些獎項,連高曉松也是他的粉絲!

抖音裏曾軼可那首火爆的「跟我走吧,我們去巴黎鐵塔」真的讓我想跟隨她和她的音樂四處飄蕩!《吐槽大會》上,曾軼可很調皮,說自己從來不擔心被人吐槽,看來,她真的很大氣。現在的曾軼可就像一個世外高人一樣,雲淡風氣,不顧周遭事物變化,讓人敬佩。所以我,覺得,欣賞曾軼可的音樂,那就要從,每個人的欣賞特點來評價了。我喜歡!我支持!你們呢?

每個人的聲音,唱法,氣息,斷句,都可以表達自己獨特的色彩,與歌曲的旋律詞曲組成一幅畫,每聽眾都在畫中尋找能和自己產品共鳴的東西(聽眾也是這藝術鏈中的一環,起到最終詮釋作用)。色彩有高低之分麼?紅色一定比灰色好麼?在我看來,每種顏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都可以組成動人的畫卷吧。去評比每個人聲音的好壞,去排名比賽,在我看來,就和要把每種顏色分個高下一樣,是一件徒勞而沒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唱歌好的人太多了,要去比音色音高技巧什麼的,厲害的人一大把,而真正難的,是創作。論技巧論音域甚至論音準,都有太多的人能做的比曾哥好,但是大家別忘了,曾哥是一個創作者啊,人人都在和她比唱,可是論創作呢,我覺得她比那些同樣參加選秀節目的歌手強百倍!曾哥(尊稱)早年的吉他編曲,都很簡單,非常簡單,我聽一遍他的歌就能彈,可是讓我寫,我寫不出來,我寫不出那樣的旋律,也寫不出那樣的詞,因為這需要靈感,需要創造,需要對生活敏銳的感受以及表達,而這些正是所有藝術共有的的核心吧。因此,我認為曾哥是一名真正的音樂人,希望她以後可以寫出更多優秀真實的作品。

以前總是吐槽綿羊音沒唱功,後來慢慢才知道,唱功是最沒意思的,喜歡這種呢喃,藉助耳機在我耳邊溫柔訴說,跟我走吧。他說不是因為你所以我改變了,應該是在上一段感情中我學到了什麼,可是我不想說上一段感情中學到了什麼…我不想我們的故事畫上句號,雖然我也不知道我在等待什麼,因為你親口對我說你要結婚了,也許我就是倔強的那麼一個人,有一個對我好的人不知道珍惜,偏偏守著一座墳墓。


這麼多的音樂類選秀節目,往往給人一種誤導,認為唱歌是可以比出高低的。

但我認為,藝術是很難量化比高低的,音樂也是藝術,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

每個人的聲音,唱法,氣息,斷句,都可以表達自己獨特的色彩,與歌曲的旋律詞曲組成一幅畫,每聽眾都在畫中尋找能和自己產品共鳴的東西(聽眾也是這藝術鏈中的一環,起到最終詮釋作用)。色彩有高低之分麼?紅色一定比灰色好麼?在我看來,每種顏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都可以組成動人的畫卷吧。去評比每個人聲音的好壞,去排名比賽,在我看來,就和要把每種顏色分個高下一樣,是一件徒勞而沒有意義的事情。所以唱歌好的人太多了,要去比音色音高技巧什麼的,厲害的人一大把,而真正難的,是創作。論技巧論音域甚至論音準,都有太多的人能做的比曾哥好,但是大家別忘了,曾哥是一個創作者啊,人人都在和她比唱,可是論創作呢,我覺得她比那些同樣參加選秀節目的歌手強百倍!曾哥(尊稱)早年的吉他編曲,都很簡單,非常簡單,我聽一遍他的歌就能彈,可是讓我寫,我寫不出來,我寫不出那樣的旋律,也寫不出那樣的詞,因為這需要靈感,需要創造,需要對生活敏銳的感受以及表達,而這些正是所有藝術共有的的核心吧。因此,我認為曾哥是一名真正的音樂人,希望她以後可以寫出更多優秀真實的作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