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加油!我看到一點點“頭”了!用力!深呼吸!”

“就出來了!就出來了!加油!”

“不哭不哭!加油!哭就沒力氣了!就快出來了!”

……

“哇!終於出來啦!太棒了!”

您以爲

這是醫院產房?

事實上

是在一個家裏

麗麗幫自己不滿三歲的兒子擦乾淨屁股

抱着兒子安撫情緒

又是一個星期拉便便一次

還是塞了開塞露才能拉出

“幾個月大就這樣,都兩年多了還這樣!孩子遭罪哦!”

麗麗的婆婆痛心地說

“我買菜回來了!我有重大信息告訴你們!”

麗麗的公公提着菜籃子走進家門急匆匆地說

“剛纔在東風市場買菜遇到隔壁家老何,他說他八歲的孫子最近剛去市一醫院進行手術,說是因爲四個月拉大便不正常,帶去醫院檢查,說是得了先天性巨結腸,今天可以出院回家了,出來買些孫子愛吃的菜。我們家寶貝是不是……”

“老公,別刷尿盆了!我們帶娃上醫院!”麗麗喊道

……

關於“便祕”這件糟心事

大家別以爲只有大人會遇到

孩子也會“難逃折磨”

尤其是年紀小的幼兒

不能用語言表達痛苦

只能用情緒來表示自己“受不了了”

麗麗和老公帶着兒子到了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外科就診,經檢查,也被確證爲先天性巨結腸。

經手術治療後,孩子恢復良好,這困擾孩子和麗麗一家的“糟心事”終於解決了!

幼兒“便祕”怎麼會那麼嚴重!

其實,這也是被家長的“不正確認知”給耽誤的!

“孩子便祕的原因有很多,一開始症狀較輕時,很多家長都不重視,這樣孩子的病情就被耽擱了,甚至到了病情嚴重了,家長依然搞不清楚該帶孩子去看什麼科。”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楊立健說道。

楊立健

“先天性巨結腸”爲何會導致孩子“便祕”?

專家來爲您科普

首先,什麼叫先天性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先天性腸道畸形,患病率約爲1/5000,男嬰居多。其本質爲腸道神經的發育障礙。由於是丹麥醫生 Hirschsprung 於 1886 年首次將其詳細描述,故也稱之爲赫爾施普龍病(Hirschsprung's disease)。由於病變結腸的遠端腸壁內沒有神經節細胞,處於痙攣狹窄狀態,喪失蠕動和排便功能,致使近端結腸蓄便、積氣,從而繼發擴張、肥厚,逐漸形成了巨結腸改變。

嚴格來說,先天性病變是部分腸管缺少神經節細胞,而巨結腸的改變並非先天性。因此,先天性巨結腸這一稱呼並非準確,目前已有部分文獻將該病稱之爲無神經節細胞症或無神經節細胞性巨結腸。

該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孕期不良環境等有關。其臨牀表現呈多樣性,主要表現爲:孩子因爲拉不出便便,腸子越撐越粗大,肚子就脹起來;長期拉不出粑粑,孩子食慾下降,越來越消瘦,貧血,發育明顯差於同齡正常孩子。

其次,先天性巨結腸的症狀是什麼?

該病最初最主要的表現爲:新生兒胎便排出延遲。

正常新生兒多在出生後 24 小時內排出墨綠色的胎便,但由於剛脫離母體,他們的腸道以及消化道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就容易出現便祕的情況。而如果 48 小時依然未排出胎便,或者是肚子鼓起來,排便困難,那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有可能是先天性巨結腸。

其後便以排便不暢、頑固性便祕爲主,進而出現腸梗阻、逐步發展爲巨結腸。其它症狀還有嘔吐、腹脹等。

一般來說,此類病例在出生後就會發現並進行手術,但也有少數症狀較輕的病人會遷延至成年。而長期便祕、排便不暢會導致營養吸收障礙出現貧血等症狀。而一旦併發腸穿孔、中毒性巨結腸,可導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先天性巨結腸最常見、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巨結腸伴發的小腸結腸炎。一旦發生小腸結腸炎,孩子的全身情況惡化,出現嚴重腹脹、嘔吐、腹瀉,由於腹瀉及擴大腸管內大量腸液積存,產生脫水、酸中毒、高燒、血壓下降,若不及時治療,有較高的死亡率。

最後,先天性巨結腸如何治療?

先天性巨結腸發生率不低,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隨着小兒外科團隊腹腔鏡微創手術技術的成熟,先天性巨結腸手術不再是一個需要開腹的大手術,這個疾病也不再是一種難治癒的疾病。腹腔鏡巨結腸手術具有安全、微創、經濟、美容的優點,相比以往開腹手術,恢復更快、住院時間更短、住院費用更低、寶寶傷疤更小。

而麗麗的兒子就是得益於腹腔鏡巨結腸手術

才能擺脫了“便祕”的痛苦

孩子便祕不是小事

家長必須要重視

把疾病扼殺在初期階段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也是國家的外來

祝願孩子們健康茁壯成長!

文/源自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黃愛華

圖/源自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覃宏恩;網絡

審改整理:“健康欽州”編輯組

(健康欽州出品,轉載請註明)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