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的事迹的確異常精彩,然而卻湮滅在歷史之中,他們熟悉他也是近一二十年才成為熱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他的官職卑微,以至於新舊《唐書》沒有為他立傳。

我們知道,要了解一個的事迹,最重要的依據就是正史中的傳記。然而一個人要能被立傳,官職是一個重要的衡量依據。

王玄策的官職一直較小,可謂官運不佳。

王玄策於貞觀十七年(643年)第一次出使印度,他的身份是什麼呢?他是以「前融州黃水縣令」的官銜,作為副使前往印度摩伽陀國的。前縣令,可見這個官職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王玄策因為立了大功,被大喜過望的唐太宗被封為朝散大夫。看起來很不錯,但是唐朝官制,朝散大夫是從五品下,文官第十三階,並不顯赫。

其後到了唐高宗時期的十餘年內,官名雖然多次變更,但始終都是五品官職。

由於他的官職低微,這就影響了史官為他立傳,因此他的事迹也就沒有廣泛流傳下來。

二、他自己留下的第一手資料也沒能流傳下來

王玄策在出使印度後,也留下了一部親歷記《中天竺國行記》,後來官府以此書作為資料編撰出百卷巨著《西國志》。但是非常可惜的是,這兩部書後來都遺失了。

他的《中天竺國行記》十卷,圖三卷,目前僅存一些片斷文字,散見於《法苑珠林》、《諸經要集》、《釋迦方誌》等書中。

他自己留下的第一手資料沒有能流傳下來,也是一大缺憾。古人講究「三立」:立功、立德、立言,王玄策立言的書沒有流傳下來,立功的事迹也沒有記錄正史,所以他的事迹就慢慢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還有一種觀點說,王玄策從印度回來後帶來一個印度高僧,說有長生之術,導致唐太宗病死,他受到牽連,這個是不對的。因為唐高宗後來仍讓他出使印度,並沒有因此不重用他。

王玄策的事迹成為熱點,一個重要因素是日本小說家田中芳樹,他在讀大學時在圖書館看到了這位大唐使節的事迹深受震動,便對王玄策進行一番深入研究,後來將這段歷史寫出了小說《天竺熱風錄》。

這雖然並不是嚴格的歷史小說,而是架空小說,但是王玄策由此進入國人視野。

1990年,中國學者在西藏西南邊境的吉隆縣境內發現了《大唐天竺使出銘》,銘文有些模糊,但是可以看出一些文字:

「維顯慶三年六月,大唐馭天下之……」

「大……左驍衛長史王玄策……」

結合這些文字,我們可以推斷這樣的事實:大唐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六月,大唐高宗皇帝繼承太宗皇帝所開創的宏偉功業,一統天下之威,教化所致,達於四海。故派遣使節左驍衛長使王玄策等「選關內良家之子」數人出使天竺,因感征程多艱辛,聯想到東漢破匈奴於稽落山之後,尚有「刻石勒功,記漢威德」之舉,而此行動倍於往,更應當在此建碑刻銘,以記功德。

王玄策的歷史終於有了實際驗證,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輝煌事迹終於呈現在世人眼前。


大唐派往出使天竺的使節王玄策,因天竺方面國君對大唐不敬,嚴重威脅到了使節團的人身安全,王玄策涉險脫身後,利用大唐朝廷的官方身份,臨時召集周邊附屬國兵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最終攻滅敵國,創下了遠在異國他鄉以一己之力剿滅敵國的傳奇戰績,打出了盛世大唐的威風。這樣富有傳奇色彩的真實情況卻長期不會人所知,王玄策其人其事只是在《舊唐書》和《新唐書》等官方史書中簡略地提及。國人近些年知道王玄策和他的傳奇事迹還有感謝日本著名作家田中芳樹的作品《天竺熱風錄》,此書搜集散逸的各種相關史料,對王玄策的天竺往事作了很生動的描述。那麼,王玄策及其傳奇戰績為何沒有在官方史書上大書特書呢?下面就為大家簡要分析一下:

一、王玄策在唐朝內部地位不高,影響不大,沒有被《舊唐書》和《新唐書》單獨立傳

正常情況下,能被官方史書單獨立傳是證明一個人在所在朝代重要性和功績高低的重要標誌,而王玄策沒有被單獨列傳,這跟其仕途生涯和功績在朝廷內部的影響不夠大有關係。

今天我們雖然知道王玄策其人,但史書對其生卒年月都沒有交代,從一個側面說明其地位不高。從官職情況看,王玄策曾擔任前融州黃水縣令,大概就是正七品。貞觀十七年(643年),王玄策以副使的身份第一次出使印度前往印度摩伽陀國,就是以「前融州黃水縣令」的官銜。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王玄策因為把俘獲的中天竺王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送到長安獻俘立功,被唐太宗被封為朝散大夫。但是按照唐朝官制,朝散大夫是從五品下,文官第十三階,並不顯赫。再後來王玄策的官職級別也沒有更進一步。

從影響力看,現在看來王玄策身在異鄉一舉剿滅敵國,戰績輝煌,但在當時的大唐朝廷看來,天竺不過是大唐之外的偏遠之地,王玄策取得的戰績引不起朝廷的重視,因而也不會得到朝廷充分肯定,自然也就不會被官方史書濃墨重彩地記錄在案,頂多是作為大唐在外征討蠻夷的一個很正常的案例。

二、王玄策記錄其在天竺作為的著作很早就失傳,難以被大家知曉其戰績

從官方史書看,公元643年-657年,王玄策曾先後三次作為副使和正使出使天竺,其中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第二次出使天竺,這期間就發生了王玄策借兵擊敗中天竺王那阿羅那順的傳奇戰績。關於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雖記錄有《中天竺行記》一書,惟完本早已失卻,只餘下《法苑珠林》、《解迦方誌》等散逸殘篇。


個人認為「一人滅一國」這個說法有點誇張。唐朝貞觀年間,出使天竺(今印度)的王玄策遭逢中天竺國內亂,最終憑藉徵召來的吐蕃兵、泥婆羅(今尼泊爾)騎兵大勝中天竺叛軍,雖然俘虜萬餘人,有五百多座城邑投降,但天竺國並沒有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王玄策大勝天竺軍隊的結果應該是天竺向唐朝投誠而不是被滅國。

王玄策以使臣的身份做到了將軍都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確實是古今罕見的勇士!本該名垂青史的他卻在史料中少有提及,對此,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貞觀年間的唐朝可說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國,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遠超天竺,唐朝對天竺也並不重視,所以,王玄策的驕人戰功在唐朝並不顯眼。

其次,王玄策終其一生,官職不高,光芒被很多身居高位的唐人掩蓋。

另外,王玄策幾次出使天竺,最終留下的資料十分有限,史官能記載的內容自然有很少。


王玄策是唐朝一位有名的使節,公元647年,唐王派王玄策出使印度,但此時印度正發生著混戰,篡位的新國王對唐朝不是很友好,知道唐朝使節會來,竟派兵將埋伏在路上準備伏擊,王玄策被抓之後又尋機逃了出來,但是他沒有選擇逃回唐朝,而是一心想要報仇雪恨(看來是個暴脾氣呀),先向尼泊爾王借兵7000,又向附近的各大唐藩屬國進行借兵,就這樣靠著借來的兵王玄策竟然將此國給滅了(當然不是整個印度啦,當時的印度被分成了好幾個國家,滅掉的是其中一個國家)。

至於王玄策這麼牛皮為什麼只是在史書中被一筆帶過,有的說是唐朝時期名將雲集,顯不出來王玄策。有的說此戰對大唐沒有實際的好處。但是最靠譜的說法應該是他帶來了一個人,叫做「婆羅門那羅邇娑婆」,此人愛說大話,說自己會做長生不老葯,而且自己已經200多歲了,當時李世民的年紀也不小了,健康狀態也不是很好了,所以就想試一試,在吃了所謂的仙丹之後不久李世民就因為重金屬中毒一命嗚呼了。所以可能是因為這件事王玄策受到了牽連,之後也在沒有升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