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法自然,天人合一,追求枝情花韻之美,此乃中式插花之底蘊。

在傳統的中華插花藝術學中,花器除了是裝水養花的水器之外,亦象徵著兩大意義:一為生長萬物的大地,二為庇護花木的金屋或精舍。

載入超時,重試中

一般花器多選擇單純、簡約、樸質的形式,借這份寧靜和莊重來襯托花材的美麗和鮮明,花藝的結構和布局,而色彩的鋪陳無論是雅緻、雍容或華麗也都能借花器的客卿角色而掌握對比或相融的效果。

玻璃器常被歸類為現代花器,現代指的是現代主義思想下否定傳統形式和與之相關的思想情感習慣,以及其後衍生旨在追求內在自我表現和探索非傳統形式的思想,甚至在形式上進行根本革新,力求實現個人理想的態度,以及表現新觀念的藝術形式與處理手法。因最終在追求新觀念的創新,因此現代花器也是此一觀念的產物,風格新穎,造型奇特,是最適合現代花藝創作的品類。

使用玻璃花器,要注意器內器外的花葉枝條均需互搭考量。或疊壓,或疏放,產生對比的效果,但主調仍把握。器皿的深度或盤面的廣度影響作品的特色,也決定作品的生命,水的多少,枝腳的趣味可左右水影的效果,都保持利落與乾淨。

乾淳歲時記稱國人使用插花起自宋代,時以大食玻璃及水晶花器插花。玻璃水色灧澦,有高潔清純之美,不宜粗拙老厚之類花材。瓶狀玻璃器花枝不宜太高或太粗,若需加重花器份量可加反光箔紙於水中,或披以絹帕。玻璃花器既是透明,應注重枝腳的美觀,以不使用劍山為宜,若用劍山應包以鋁箔紙或以葉片覆蓋。

玻璃器的光影多變,多彩,透明與晶瑩剔透的特性,如魔法般的迷人,讓使用玻璃花器的插花的人們常愛不釋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