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家天下,此時的大清是咸豐家的,同治是咸豐的兒子,子承父業。同治死的早,無後。兩宮太后立光緒,這叫兄終弟及,仍然是咸豐的過繼過來的兒子。可以說是咸手的二兒子。光緒死了,又無後,再由近支為同治和光緒過繼一個兒子,相當於為咸豐過繼過來一個孫子。

據說光緒臨死,奕劻來探望,光緒問道繼承問題,奕劻告訴他,繼帝為載灃之子溥儀,繼同治並「兼祧皇上」,也就是說,也同時是你的繼承人。光緒雖感嘆的說,何不立長君,其後又覺是親侄子,略感欣慰了。

依當時而論,西太后選擇立載灃,也未嘗不可,老佛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老佛爺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按當時特殊的國際,國內環境立長君應該是最明智的選擇。不過話說回來,光緒死後的大清,就是努爾哈赤再世,也挽救不了滅亡的運命了,更何況一個載灃。


清末要搞君主立憲,就要削君權。娃娃皇帝更好實現君憲。成年君主憋了那麼多年突然掌握權力,肯定想著乾綱獨斷。還咋君主立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