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衛星系統通常被認為是因為在太陽系早期的矮行星和柯伊伯帶上的物體之間的撞擊而形成的。這種劇烈的撞擊將那些物質甩出,之後它們合併成了現在可觀測到的冥王星的衛星。SETI的Mark Showalter說:「這些衛星形成了一系列的嵌套軌道,像俄羅斯套娃一樣。」

這張合成圖顯示了一小段冥王星的大衛星:Charon,和它所有的四個小衛星,這是因為有了在New Horizon飛船上的LORRI才完成的。

圖片來自:NASA/JHUAPL/SwRI

令人好奇的是,這樣小的星球怎麼會有如此複雜的衛星系統?這項發現為研究冥王星的衛星系統是怎樣形成和進化提供了更多的線索。

冥王星的整個衛星系統被認為是因為在太陽系早期的矮行星和柯伊伯帶上的物體之間的撞擊而形成的。這種劇烈的撞擊將那些物質甩出,之後它們合併成了現在可觀測到的冥王星的衛星。SETI的Mark Showalter說:「這些衛星形成了一系列的嵌套軌道,像俄羅斯套娃一樣。」

冥王星比較有名的衛星

冥衛一:1978年發現,這顆小衛星的大小几乎是冥王星的一半。這顆衛星太大了以至於它們經常被認為是兩個行星系。冥衛一是在1978年6月22日被天文學家詹姆斯·克里斯蒂以高放大率檢驗一個月前的一組冥王星的攝影底片的影像時發現的。克里斯蒂注意到有一個微小的凸起會周期性的出現。稍後,回溯到1965年4月29日底片也確認了這個凸起。

畫家筆下從冥王星的細小衛星表面遠眺冥王星及冥衛一,作者 NASA, ESA and G. Bacon (STScI)

由新視野號上搭載的長程勘察相機(LORRI) 於2015年7月13日拍攝的冥衛一照片,作者 NASA/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2.冥衛二和冥衛三:這兩個衛星是在2005年被研究冥王星衛星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組發現的。冥衛二及冥衛三的顏色類似冥衛一(類似月球的灰色),顯示它們擁有相同的起源。它們與冥王星這顆太陽系最火紅的天體相異,冥王星的顏色是因為表面的氮及甲烷受到陽光照射的影響所致。但是冥王星的衛星在經過一連串的撞擊融合後,這些揮發性物質都已經逸失,所以它們的表面大部分是水冰。

新視野號於2015年7月14日所拍攝到的冥衛二,作者 NASA-JHUAPL-SWRI (colored using Adobe Photoshop CS5)

3.冥衛四:2011年發現,這顆小衛星位於Nix和Hydra的軌道之間。

4.冥衛五:2012年發現,這顆小衛星是由一群科學家在2015年7月尋找New Horizon飛船飛行的潛在危險時找到的。

冥王星的衛星是怎樣命名的

冥王星所有的衛星名字都是從幽冥界的神話形象而來,這種命名傳統是由1930年11歲的Venetia Burney創造的。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參考資料

1.WJ百科

2.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文章作者:天文在線

審核人員:暫無,徵集審核志願者中。要求細心仔細,女生優先。

最終審核:零度星系

編輯用時

審核用時

最後更新:2019年2月22日星期五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天文在線

衛星搜索:天文在線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本文由天文在線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1.點擊歷史信息,查看更多內容

2.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微信

長按二維碼關注

獲取更多天文和天象信息,請長按二維碼掃描並關注我們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