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問題有那些?人口這個數據是由那些方面體現?數量,年齡結構,政治屬性,擁有財富的多少,如果有人口問題,多半是由這四個問題組成,但不是單純一個問題,而是複合性問題。

人口數量的問題,人口數量多永遠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政府的治理水平,人是動物,大自然的規則是優勝劣汰,當人口發展到達所在土地極限的時候,要麼多餘的人口遷移,要麼爆發戰爭。同樣在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人即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組成了市場。

人口生長率負增長,標準未來的人口數量下降,正如二三十年前的日本,他們考慮的是什麼?他們考慮的是如何適應新的經濟模式,以及嘗試鼓勵生育的政策,當然還沒有那麼迫切,並且他們沒有意識到之後的結果是何種危險。

人口數量負增長,如果說人口生長率負增長是可以預見,不確定的未來人口數量減少,那麼人口數量的負增長標誌著在人口出生率負增長時期,刺激生育的政策失敗。而按照模型推演下去,日本就會亡國滅種,有些人看到了自己國家因為人口數量負增長而滅亡,但是日本不會消亡,人口數量到了一定就會保持上下波動,可怕的是日本不知道人口數量負增長的極限在哪裡?沒有辦法採用有效的政策使得人口數量負增長極限提高或者提前。

人口數量的問題是人口問題最直觀,最顯而易見的表現,最恐怖的是沒有戰爭的發生,人類和平發展的最後就是全球工業化之後,世界人口負增長達到一個極限,並上下波動。

年齡結構問題,這個問題多發於工業化完成之後的國家,因為工業國家與農業國家的差別不僅僅是生產力的問題,還有養老觀唸的問題,農業活動對人身體的損耗沒有工業大,工業國家的養老是有社會支撐的,其工作是由學校教育出來的人競爭,而不是家庭傳承。生育是家庭的事情,養育也是,等於你付出很大代價,最後等到的是被資本剝削之後的子女勞動價值,子女生活都很艱難,哪有剩下的金錢給父母養老?養老金也使得家庭養育的必要下降。就算是伊斯蘭國家在經歷了工業化之後,也出現了生育率下降,伊朗就是代表。

年輕人是能夠帶動社會進步的主力,首先現在的移動支付始於年輕人,而且是年輕人帶動了移動支付的發展與壯大,而日本沒有發達的移動支付是為什麼?真的是因為消費習慣嗎?不是,是因為日本的消費市場主體是中老年人,移動支付是有一定門檻的,是需要中老年人學習。沒有了足夠的年輕人與足夠廉價與方便的設備意味著經濟發展會停滯,消費習慣也會停滯。

養老,人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他人提供的服務,但是自己的服務與他人服務交換的要公平,引入黃金與貨幣的交易平價物。養老的本質就是年輕人口提供服務來換取老年人的資產,在農業社會是子女們的勞動換取父母雙親土地,而工業社會就是用養老金與名下財產來保障自己的養老生活,而老年人的數量增多意味著養老金與老人名下的財產就越來越貶值,年輕人的服務越來越增值。

那麼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不都是一個套路,但是為什麼工業社會的人口老齡化是不可逆的?農村將土地視為財富,工業社會多半是房產,而房產就是一堆鋼筋水泥,他不會像土地一樣你給水與種子就能有糧食的,也不像工廠機器一樣有電與原材料就能生產產品,當然如果你房子附近有高新科技與龐大的企業,或者在大城市,那麼你的房子養老是可行的,如果沒有,還是撫養子女養老吧。

政治屬性,世界上的一個國家能夠不劃分自己國民內部的身份,不宣揚本國國民與外國國民的差異,人人平等,競爭公平,但是不同人的語言,家庭教育,受教育程度,宗教傾向,膚色,文字,文化喜好,這些東西是客觀存在的,這些東西使得國家在政策方面就有了區別對待。

政策受益者,人都是自私的,所以你是政策的受益者,你就會強調這個政策的合法性與合理性,那麼為什麼有些政策的受益者反而會反抗政府,因為他們所支持將會給他們更多,一個不是政治實體,沒有明確國家邊界的理想國什麼都能給,因為這隻需要許諾而已。

政策非受益者,有政策優待,具有非政策受益者,有一部分是因為自身沒有經歷過政策優待,所以他們覺得政策優待沒有那麼嚴重,幹嗎小題大做。另外一種是政府的政策有很多,他只是一個政策的非受益者,在其他政策上就是受益者。還有就是認為這種優待是正確與合理的。

國家中相同政治屬性的人數增多,他們所需要會越來越多,同樣政府使用越來越多的優待政策穩定這些人或者獲取他們支持與選票。中國歷史書上有一句話「以土地侍秦如以身侍虎,肉不盡,虎欲難滿」,最終是虎一統天下,還是人打敗了虎,還是未知啊。

財富分配,市場經濟對我來說像一個水泵一樣的單向的從消費者傳輸給生產者,這就產生了財富差距。財富差距對人的生育慾望是有作用的,因為窮人的孩子思考的是喫飯的問題,富人考慮的是工作興趣的問題,教育是我們的眼界開拓,同樣使得我們對後代的要求高,而避孕技術的提高,讓人可以選擇不生育。

財富差距過大的國家,人與人的差距感增大,人們只能拚命的上升自己的階層,惡性競爭,整個社會陷入瘋狂的焦慮,生活成本瘋狂的提高。而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得資本家加大對員工的壓榨,使得子女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勞動產值用來換取他人提供的醫療,教育,養老服務。

財富差距必然到來階層差距,美國的生態學家John B. Calhoun做了一個小白鼠的實驗,實驗的理論上限是3800多,實際上限只是2200多,因為很多的失敗者他們只喪失了以繁衍為目的社交技能,最後這種情緒感染所有老鼠,鼠羣滅絕了。宅男與宅女正是喪失了面對面的對異性的觸摸互動,沒有肉體的交流,只能靠人工受精。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女性被所謂約炮術欺騙?因為女權在宣揚男女對立,以及就業崗位的性別選擇,導致了男女之間的交流近乎變成了兩個世界?要選擇好的異性對象的話,一定要了解異性,嘗試接觸他們的興趣愛好,你就會發現優質的異性源源不斷。

日本的問題在於,他是工業化之後人口發展的晚期,已經出現了人口數量下降,同時因為財富差距加上人口老齡化,使得大部分的年輕人的負擔非常重,大多數的老年人因為年輕人的勞動增值與養老金的貶值,生活很痛苦與孤獨,一小部分的老年人用在經濟發展時期購買下來的資產,租售給年輕人,甚至這一小部分的老年人會留下一筆可觀的遺產。有生育能力的年輕人在生活成本壓力下,公司老闆的壓榨下,有大量資產租售的老年人的壓榨下,他們漸漸喪失了繁殖的想法,甚至是以繁殖為目的的異性接觸的能力。

美國的問題在於政治屬性與財富差距,美國的中產是一羣政治屬性相對來說要統一的羣體,美國的富人階級通過號召對底層捐款來保證不爆發共產革命,隨著共產運動的衰弱,這套方法慢慢變成了富人進一步的轉移中產財富到自己手中,中產變窮了,底層沒有了補助,人們會不滿,自然會有華爾街運動,但是美國的問題是帶有政治屬性,所以特朗普的主張會有人支持就是很正常的了。

工業化的生育率也不是不可逆的,北歐國家就完成了生育率的增長,首先是逆城市化帶來的生活成本下降與年輕人價值受剝削程度的減輕,加上偏保守的移民政策,就是人均空間的增長,人在小空間中生育慾望是下降的,人總想填滿大空間,年齡結構沒有一個很大的波動。

我是香酥辣,以上就是我對人口問題的分析,我相信中國共產黨會吸收失敗國家的教訓與成功國家的經驗,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定能夠解決中國的人口問題,歡迎加羣討論:110851018。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