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博股份董祕 陳總 弗蘭德董事長 陳總

一、要點歸納

【1】4G現狀:弗蘭德為華為提供金屬結構件、半成品和天線整機,是華為4G基站天線最大的代工商,在華為天線供應商份額佔比較大。4G主要以無源天線為主,華為提供設計方案和需求,公司幾乎可自主生產除PCB板、線纜以外的天線部件。公司凈利潤率約為6%-7%,代工模式下研發和銷售費用相比自主天線品牌廠商小。

【2】5G佈局:5G時代可能會是無源天線和有源天線(Massive MIMO )兩種方案並存,公司在繼續保持鞏固無源天線上的優勢的同時(現有產線變化不大,可以支撐),會著力佈局面向5G天線新產品,目前確定能生產的主要是背板和天線罩,將來向切入介質濾波器(已經在建產線,預計年底能給華為送樣),PCB(打算收購PCB廠商)、塑膠陣子和連接器等其它結構件。另外,華為的5G方案未定,AAU是由華為自己集成還是交給天線廠商待定,如果AAU給代工廠商來集成,將對弗蘭德是利好。

二、Q&A環節

Q:弗蘭德為什麼選擇被鴻博收購?

A:弗蘭德希望在5G時候有一個大平臺,5G有很多新技術需要資本推動,公司開發5G新產品需要資金。

Q:上半年為什麼凈利率有所降低?

A:上半年有一些華為的NB項目,華為給移動讓利,所以這塊利潤拉低一點。

Q:5G會導致弗蘭德的凈利潤率更加提升嗎?

A:會,儘管將來價格上升,我們利潤率也會提升。

Q:公司5G相關的產品現在進展如何?

A:介質濾波器我們目標是今年年底前樣品通過華為認證,多頻連接器現在在使用中,環形器在驗證中,壓鑄在技術處於積累期,還沒有投入。PCB方面會打算收購一家公司,已經在洽談,目標公司有一個億左右的銷售額,客戶是松下和海爾等。

Q:5G的產線和4G的產線相比變化大嗎?

A:無源產品差別不大,有源產品變化比較大。

Q:塑膠陣子有沒有應用到4G上面?

A:目前沒有,主要還是金屬陣子和PCB陣子,PCB陣子還比較貴(十幾塊錢/個),塑膠陣子比較便宜,每一個小几塊錢。

Q:介質濾波器產能怎樣?

A:介質濾波器明年能形成量產,具體多少產能需要多少取決於華為的需求。

Q:介質濾波器將來價格會到多少?

A:現在行業內賣比較高,但材料成本較低,將來量產後價格會降低,但需要達到很好的良率,效率也是一個利潤點。

Q:公司的自動化產線建設情況如何?

A:去年自動化投了2000多萬元,現在的移相器已經採用自動化。公司有二十多條線,國內運營商需求量大可以用上,但國外運營商很多是單個需求量很小,一條線就對應一個產品。MIMO天線生產長期來看會自動化(預計2021年後),但現在還沒到這個程度,有些器件的用自動化產線生產後穩定性還達不到要求,將來達到要求後可能直接用貼片機等自動化設備。

Q:微波環形器具體是什麼?在5G上的量大嗎?

A:微波環形器在5G上的用量會非常大,每一個陣子的後面會有一個環形器。

Q:連接器將來需求量多大?

A:多介面連接器已經用於我們產品中,RCU上面的連接器已經投入使用,多埠和光上面還在測試。公司在5G佈局的產品包括塑膠陣子、介質濾波器和連接器等,還包括底板和天線罩,天線罩我們擁有塑膠材料技術。

Q:天線陣子現在用的工藝是什麼?5G會用到什麼工藝?

A:陣子現在是壓鑄和衝壓工藝,5G時代無源天線還會繼續採用衝壓和壓鑄工藝,目前有源這塊可以用金屬也可以用塑膠,但我們認為是以塑膠陣子為主。塑膠+電鍍是成熟工藝,已經廣泛應用於汽車上。在研發階段,華為有一個供應商名單,公司提供結構件,而飛榮達提供塑膠,將來進入量產階段後,公司做的塑膠陣子只要能通過華為認證就可以供貨。

Q:公司的客戶為什麼有京信?

A:公司和華為的合同上是整機具有排他性,但華為希望公司核心部件不供給其它競爭對手,因此公司給京信提供的只是一些非核心的結構件。

Q:公司怎樣保證天線產品在幾家供應商中佔比保持領先?

A:任總前今年給出是華為提的目標是不是以製造為主導,製造只保留10%。5G與以前的無源區別,RRU是華為自己做的,AAU是外包還是自己做目前還沒定。公司將持續提升製造能力,提升器件方面的佔有率。

Q:公司嚮往上面拓展,將來會不會受到專利限制?

A:現在用的很多是通用工藝,在其它領域很成熟,不太會收到專利限制。

Q:華為天線的代工商主要有哪些?

Q:現在華為主要的供應商三家(弗蘭德、東山、另一家未上市)。

Q:華為是否具有垂直整合的趨勢?

A:華為支持供應商做垂直整合,具備更高的競爭力,公司和華為是12年開始做垂直整合,剛開始是給華為工零件,華為自己裝,剛開始有千家供應商,後來整合後供應商變少了。

Q:華為天線團隊有多少人?

A:華為天線設計有300人左右,應該是業內最大的團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