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聽說過《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今晚終於認真的看了一遍,感觸頗深。阿甘是幸運的,也是悲哀的,也許生活就是這樣。

少年時,被小朋友們欺負,奔跑中掙脫了腿箍的束縛,從此一跑成名,並最終獲得了無數榮譽。然而,他最好的朋友巴布戰死越南,最親的媽媽去了天國,歷盡煎熬後終於和青梅竹馬的珍妮結婚了,可她卻撒手人寰。阿甘不是笨,只是憨厚老實。在越南戰場上,為了找到巴布,他救了許多人,最後冒著汽油彈的危險救出了巴布,可惜卻挽救不了他的生命。

劇中,阿甘兩次跳水。第一次是看見碼頭的中尉,跳水奮力遊向碼頭,那是他的好朋友。第二此時聽到媽媽有恙的消息,沒想到他有一頭鑽進了水裡。正常人都會先讓船靠岸,至少接近岸吧。可見,在阿甘心裡,那份友情和親情的地位是多高。 相比而言,珍妮活的就很虛偽。珍妮很小就想變成一隻鳥飛走,她不喜歡她那窮酸破落的家。她要成名,她要賺錢。但她的路走得很極端,她出賣色相,認識了一些豬朋狗友,吸食毒品,把自己送上了不歸路。

珍妮為什會回來,回來了又為什麼一聲不響的走了。回來是因為外面的世界讓她過得好累,她需要一個港灣停靠休息,於是她回來了。當她看到自己依然殘破的舊房子,一股自尊驅使的悲傷令她心傷,她恨不得將它粉碎。現實就是那麼殘酷,珍妮拚命地想改變命運,可命運依舊。珍妮不服,再次出走。可至死她都沒有改變什麼。阿甘理解了珍妮的痛苦,所以在她死了之後,阿甘剷平了珍妮心頭之痛,他不希望珍妮的墓旁還有她生前解不開的惆悵。

阿甘和珍妮的感情是微妙的,阿甘對珍妮的愛是徹徹底底的,而珍妮對阿甘更多的是喜歡和感激。珍妮說阿甘不懂什麼是愛,但愛到底是什麼呢,珍妮也不懂。為了珍妮,阿甘和別人打架,為了珍妮,阿甘穿上珍妮送他的鞋,跑了三年多。導演似乎在為阿甘鳴不平,因為阿甘愛的太深沉,真正不懂得愛的人褻瀆了愛,也許怪珍妮太固執,即使愛了也不承認。

阿甘為什麼要跑呢?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麼,可他自己也不知道。也許面對無力的愛,阿甘真的不能做什麼,珍妮不願嫁給他,他過的再好又有什麼用,他用跑步來麻醉自己,直到身體的累麻痹了心累。終於,阿甘停了下來,卻讓身後的一羣笨蛋迷失了方向,他們纔是沒有目標,沒有靈魂的真正的笨蛋。 生活本來就是那麼平淡的東西,你拚命想去改變,最終只會弄得遍體鱗傷。現如今,太多的人在重複著珍妮的故事。男的女的,太多太多。大家都不認命,為了改變命運,大家放棄了太多,可能要等到好多年之後,才幡然醒悟,那時已經太晚。


《阿甘正傳》是浪漫主義式離奇,卻是現實主義式勵志。

《阿甘正傳》整個故事都充滿了夢幻色彩,事實上,我一開始並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

阿甘的人生充滿了離奇。

他是個低能兒,但他卻能通過跑步被大學破格錄取。

他成了個橄欖球選手,聲名鵲起的同時還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他放棄一切去越南從軍,不僅如此還受到了嚴厲的長官的青睞。

他不畏強權,遵從自己的政治信仰告發叛變者。

他還成為了一名乒乓球選手,甚至參加了中美的「乒乓外交」。

他還和貓王等巨星成為了好朋友,推動美國搖滾樂的巨大進步。

他還捕過蝦,捕蝦事業也獲得了成功;他還創辦過企業,企業也辦的風生水起;他在迷茫時還喜歡跑步,而這一跑就跑上了新聞頭條,一時間又名聲大噪。

阿甘的人生應當是當仁不讓的「傳奇第一人」,但也正因此,我這個「現實主義向」的人,在一開始實在是難以欣賞這類「浪漫主義」風格的電影。

但後來,隨著慢慢步入社會,褪去校園裡的青澀,逐步接觸複雜的人,逐步面對更多的事,經歷的繁複了,人的心緒就繁複了,再不會像阿甘那樣簡簡單單的為了「說到做到」而去拼盡全力。每當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阿甘離奇的人生之下,更多的是勵志。

許多人只能體會到阿甘的成功離奇,驚嘆於他一生獲得的無數成就,這些成果中哪怕是其中一項,一個普通人想必也很難做成,更何況是一個人創造了多個人生的奇蹟。但他們並沒有體會到成功背後的因果關係——是阿甘離奇的堅持才創就了他離奇的成功。

阿甘有著不同尋常的堅持,他的長跑體能,他的「說到做到」,都是他堅持的體現。他智力不健全,他搞不明白數學公式和物理實驗,但他還是通過別樣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他用著自己的方式嘗試著和走到和普通人一樣的高度。他發育尚不完全的大腦給了他更大的想像空間,他不會侷限於年齡的限制,他依舊會冒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然後用一句「說到做到」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他心智不全的同時也為他製造了一層天然的心靈保護紗,他不會像世人那樣做事束手束腳、思慮過多,他只是單純的想做,然後盡自己全力去做成。

這樣簡單的道理,身處紛雜的社會的普通人懂卻受諸多因素的限制,而阿甘卻不會,他以最簡單的表現形式表現出最簡單的內容,而造成的效果卻是令人震驚的,但細想,說到做到難道不是身為孩童的我們就應該懂得的道理嗎,那阿甘的成功又有哪裡說不清道不明瞭呢?說到底,阿甘的故事並不離奇,離奇的是世俗正在偏離正確軌道的三觀,阿甘的故事充滿了勵志,也是由於世界上「說到做到」的人屈指可數罷了。


你就是你的選擇。

每一個人面對世界給予的難題,無論是出於私心或是公德,都會作出自認為最正確的決定,我們認為聰明如我,一定是做出最佳的選擇,但是實際情況可能是,永遠沒有一個完全正確的決定,最終我們都要面對選擇所帶來的結果。

多數可能面對的則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阿甘的智商只有75,所以他對於世界給予他所有的一切都堅持他那種笨笨的選擇,因為愛珍妮,當珍妮從小就在他的身後叫他跑,長大後依舊讓他跑,所以他無論如何要往前跑,在一路飛奔中,他跑進了橄欖球隊,跑進了大學,這一切都是曾經跑帶給他人生的際遇,只是簡單的一個跑而已。

當參加越戰時,同樣是跑救了自己一命,跑不是目的,跑只是他當時的選擇罷了,他對於任何事並沒有特別的目的,包括打乒乓球也只是打而已,結果是打出了水平,打到了國際舞臺上,並成為乒乓外交的關鍵人物。

在這些選擇之中,都有一個永恆的人物站在他的身後:珍妮,雖然她並不愛他,有她自己的追求,但那又如何,只要自己愛她就足夠了。

阿甘只是懷著這份愛一直往前飛奔,卻在不經意間取得了人生的所謂成功,但這些對於他來講,只是過去如同鵝毛般亂飛的生活,卻不是他想要的。當電影片頭鵝毛靜靜落下時,在車站等著小阿甘回家時,這就是他自己的人生和成功。


Life was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一塊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阿甘,一個智力只有75,還要靠金屬支架走路的「低能兒",正常的學校都不願意收這樣的學生,最後還是自己的母親...... 校長才答應收下這個學生。

阿甘不是什麼天才,他的成功在於兩個字「堅持」,一直堅持奔跑,才能成為橄欖球球星。一直堅持不放棄戰友,才能成為越戰英雄......

一輩子只喜歡珍妮,一起上學,一起長大,最後相隔多遠始終愛著珍妮,不管她做什麼,不管她變老或醜,不管她身在何方,阿甘始終在那個南阿拉巴馬的家裡,日夜思念,日夜等待。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口是什麼味道」

以前,我總是不能理解這句來自《阿甘正傳》裏的話是什麼意思,總覺得巧克力不都是一樣的嗎?今天又仔細看了一遍影片,才發現這句家喻戶曉的話漏掉了幾個字: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

《阿甘正傳》使湯姆漢克斯走向了演藝生涯的巔峯,這部影片也成為了電影史中前五名的作品,至今難以撼動。劇情我就不做描述了,即便我這個不是很熱衷於它的人,活到現在也看了不少於五遍。

那我們說點什麼呢?

就從一個對白說起吧。珍妮問阿甘:你有沒有想過,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阿甘愣了愣,回道:我不能成為我自己麼?

從古至今,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時期問自己:我到底為了什麼而活?所有的人都想知道很多,他們想知道一切自己不知道的事。

而阿甘,什麼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活著,有事情做就好了。

小時候,珍妮讓他跑,他就跑,於是他掙脫了腿上的束縛,沒有讓壞孩子碰到自己一絲一毫。

橄欖球隊員把球給到阿甘,告訴他衝到終點線,他就去沖,於是贏得了比賽的勝利。

軍官讓他聽話,他就聽話,於是在部隊的每樣事都做到了最好。戰友有生命危險,讓他去救,阿甘就去救,於是,回國後得到了榮譽。

好朋友戰死在沙場,他曾經告訴阿甘,你可以去捕蝦,阿甘就去租船出海,於是他成了富豪。

當沒人再告訴阿甘做什麼的時候,他就問自己到底想幹什麼,於是他就開始不停的跑,不為了什麼,只是跑。

他一生只愛珍妮,即便珍妮不在身邊,只要阿甘心裡想著她,那就繼續去愛。珍妮生命中大部分時光都沒有陪伴阿甘,因為她覺得不該讓自己骯髒的身軀靠近阿甘,於是她為阿甘留下了新的生命,這個生命是純潔的,像阿甘一樣。

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想太多,有那些糾結的時間,不如從做好一件事開始。事情其實很容易分清對錯,阿甘說,害人的事就是錯的,其他的事都是對的。

不用刻意去想回報,也不用想是否會浪費自己的生命,因為真正全神貫注去做一件事情時,用不了太多的時間。只要你去做,生命就會有意義,就會帶給你不同凡響的味道。

阿甘總是在重複著媽媽的話:做傻事的人才傻。

阿甘真的傻麼?當他知道自己有兒子時,最先問的是:他和我一樣麼?

一個知道自己傻的人,也許纔是最聰明的。

阿甘沒有父親,連他的媽媽也不知道阿甘是誰的孩子,而整部《阿甘正傳》就像是美國成長的一個縮影,美國人同樣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到底是誰。但這重要麼?知道自己一直在向前跑就行了。

而《肖申克的救贖》則是美國陰暗面的縮影,所以,《阿甘正傳》在當年的奧斯卡角逐中,戰勝了肖申克,儘管在全球影迷們的心中,肖申克永遠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至少在美國人心裡,希望阿甘是他們的引領者。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有一根羽毛相伴。在我看來,這根羽毛遠比那盒巧克力重要的多。

人就像一根羽毛,對於世界來講,微不足道。羽毛改變不了風向,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一直都是根羽毛。


比起談感受我更想通過幾句話來闡述

第一:「 There is only so much of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s and the rest just for showing off.媽媽說過財產不用太多,一個人用不了多少,多餘的錢只是用來炫耀。」所以阿甘把多餘的錢用來建教堂,給醫院,給巴不一家。阿甘無私並且善良,信守承諾("I am a man of my word")也得到最好的回報,開了巴不·甘捕蝦公司。也因此他徹底挽救了丹中尉。

第二:「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將拿到什麼。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我很迷茫,我不知道下一顆又會是什麼樣的巧克力。

第三:"Stupid is that a stupid does.做傻事的纔是傻瓜"阿甘總被人認為是傻子,但他從不做傻事。阿甘要想做什麼,他總是立馬就做。他可以一直跑一直跑,跑到大海的兩頭,橫跨各地,他在期間也並不一無所獲,他看見"兩重天空"「但雨停時,他能看見星星,他感覺很好。」「海面閃閃粼光…」「沙漠裏的太陽,分不清,那是天開始的地方,那是地開始的地方。」——so beautiful.那麼美。阿甘總是能在「艱苦」裏發現美,記住美。

阿甘說:「年輕人的記憶真差, 我居然想不起我的誕生 ,我想不起我第一份聖誕節禮物 ,也記不起頭一次野餐是何時 ,卻記得第一次聽到的最美的聲音。」這一聲成為阿甘一生愛的開始。珍妮和校車上的其他人都不一樣。小珍妮溫暖的舉動,阿甘也用他一生的愛回報。

第四:「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雖然比較傷感。

第五:「We have been through every kind of rain . There is little bitty stinging rain , rain that flew in side ways . And big old fat rain , to come straight up from undemeath .

我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雨,毛毛細雨,飄雨,傾盆大雨,從下往上的雨。」各種雨…

第六:

「阿甘,你長大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什麼,難道我不能成為自己嗎?」


他純粹而無所畏懼。他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一、走進大學

智商只有75的他,在他媽媽的堅持下,給送進了正常人的學校,接受了平等、正常的教育。而他媽媽說的話,對他來說就是金科玉律,是不容置疑的。他媽媽相信他,而他相信他媽媽。並最終成就了自己。

二、成為橄欖球巨星。

帶著夾腳器的他,經常被那些小混混欺負,而珍妮則站在他背後,鼓勵他,大聲對他喊「阿甘,快跑。」簡簡單單的鼓勵,使阿甘不停的跑、不停的跑,最終拜託了夾腳器,偶然間跑進了橄欖球隊,成了一名巨星,得到肯尼迪總統的接見。他無條件的相信珍妮,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跑跑跑……

三、成為傳奇英雄。

在越戰上,他表現並不出色,當聽到撤退的命令時,他拔腿就跑,跑著跑著,他發現把他的黑人朋友布巴給丟了,於是,他又回去了。憑藉單純的善良,他或許沒有想太多,就開始了救援,一個,一個,又一個……成為傳奇英雄的他,受到約翰遜總統的接見。

四、在戰爭中受傷的他,在養傷期間,以打乒乓球為樂,他只是不停的打,不停的打,打的越來越好,最後,以「乒乓外交」使者的身份,出訪了中國。

五、成為商業大亨。

只是為了完成他的黑人朋友布巴的夢想以及他的承諾,退役後,開個捕蝦公司。他就不顧他人的嘲笑的開始了行動,花費巨額買船捕蝦,與丹中尉一起,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六、跑步橫越美國,再次成為名人。

在和自己心愛的姑娘珍妮渡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後,傷心於珍妮的不告而別和再次離開,他開始了橫穿美國、不分晝夜的奔跑。因此,身邊聚集了大批追隨者,他再次成名。後來,為什麼不跑了,他累了。純粹,簡單。

充滿了傳奇色彩的阿甘,他的一次次成名,並不是刻意為之,也不是有什麼夢想。他只是,做了而已。而每一次做,他都拼盡了全力。


阿甘生下來智商只有75,而且還患有腿疾。他的母親為了他以後能過上正常的生活。想辦法把他送進最好的公立學校。可想而知低智商的阿甘,在學校常常被人欺負。這時候,他喜歡的珍妮告訴他:「跑」。於是他跑了起來,甩掉追趕他的人,越跑越快。跑進好的大學,跑成了橄欖球明星、民族英雄、國會勳章獲得者、兵乓球明星、百萬富翁。

有人說,老天對阿甘是如此的眷顧。其實不聰明的阿甘,有著常人沒有的最初的單純思想,而且不隨著年齡和世事的變遷去更改。一直去執著的追求,於是他成功了。他的朋友珍妮卻在生活中漸漸迷失自己,丟掉初心漫無目的地生活在世上。她打扮的越來越漂亮,卻對生活越來越絕望,確實如此,我們大多數人正如珍妮一樣,想追求成功,但卻不務實,忘記初心!總想著如何快速的達到成功的彼岸,卻總是欲速則不達。忘記了成功是需要自己付出千百倍的努力,纔可能到達的彼岸。阿甘就是平淡務實執著追求,才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顛峯的。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打開之前你無法知道會喫到什麼味道」阿甘說道。這句話,正如阿甘對待生活的態度,對生活永遠有一種期待,一種美好的期待。而不是報怨。巧克力是美味的,當然生活也就是美味的。再多的不順不美好的事,也可以變成各種口味的巧克力,當然也就變成了多種口味的美味的人生。這個就是阿甘對待生活的積極態度,也就是成就了阿甘傳奇人生的重要因素。

感受?我只記得當我看到電影結尾那片白色羽毛又隨著風飄向空中時候,我坐在屏幕前久久不能釋懷。只因為我與阿甘太像了,每每看到阿甘在電影中的樣子,我就難免會把自己代入其中。就像阿甘的媽媽對阿甘說的那樣: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on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阿甘是不幸的同時也是幸運的,雖然上帝給予他低於正常人水平的智商,但是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你關上了一扇門,也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小的時候有疼愛自己的媽媽陪伴在自己身邊;長大成人進了部隊,又碰到了巴布和丹中尉;最最最重要的還有他一生中最愛的人——珍妮,儘管珍妮對他的感情在前期一直讓人捉摸不透,不過讓人感到安慰的是,到了最後,珍妮還是選擇與阿甘一起走完自己生命最後的盡頭,而且阿甘在此期間也與珍妮有了見證他們倆之間愛情的結晶。

所以我說阿甘是幸運的,他憑藉著自己一步步的努力慢慢甩掉了綁在自己腿上的支架,像一個正常男孩一樣奔跑。同樣,他也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收穫了自己的事業(捕蝦),贏得了和丹中尉生死與共的友情,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苦苦等待與真心終於喚回了珍妮漂泊在外已久的心,有的比他智商高的人都不見得能有如此的成就,所以說還能對阿甘再要求什麼呢?

珍妮因病去世後,阿甘又像從前和珍妮一起去上學的情景一樣——奔跑。無休無止,漫無目的地奔跑,就只是奔跑......只是這次珍妮再也不能陪在他身邊了。影片為什麼有那麼多阿甘奔跑的鏡頭,我想對於阿甘來說,奔跑就像我們為什麼每天要喫飯,我們為什麼要喝水一樣平常

小的時候一羣孩子欺負她,他用奔跑來解決問題;參加越戰深陷絕境的時候,他用奔跑來幫助受了傷的戰友;當他看到珍妮被欺負時,他告訴珍妮快跑!有人說阿甘是用奔跑的方式來逃避他遇到的問題,我並不覺得是這樣,對於阿甘來說,他的整個生命就像是一場奔跑,無論是上學,工作,還是談戀愛,結婚生子,這些東西是每個人在成長道路上所遇到的事情,並不只有阿甘,只是阿甘選擇了屬於他自己的方式來面對這些。

阿甘你是個傻瓜嗎?不,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瓜。


很多人看了《阿甘正傳》,都覺得這是一部勵志電影,像阿甘這種一開始原本什麼都不是的人,最後也能夠取得成功。其實從這個電影中能夠解讀出導演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慨嘆。阿甘的每一步,都是執著地往前,但是每一步都不是他安排好的,而是冥冥當中的一種力量把他推到這樣的境地當中。

看完這部電影,很多人會覺得輕鬆一點,但是更多人會覺得更加沉重。因為阿甘雖然是一個智商很低的人,但是最後竟然能夠獲得這麼多好的機遇。而反觀我們自身的現實,我們在茫茫人世當中,自己能夠做得了主的事情實在不多,如果能夠把自己能做主的瞬間都把握住,也就算是得到了人生的幸福。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就是說十件事當中八九件事都是不如意的。那麼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就因為那一兩件如意的事,而這一兩件事給你帶來的如意,就足以覆蓋其他八九件事帶來的不如意.仔細想想,這幾件如意的事情,已足以支撐我們走完這一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