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圖-學習心得

來自專欄十八線電工的高光和黑白灰

「腦圖」這個名詞乍一聽頗有一點科幻意味。實際上腦圖是一種思維整理的工具,甚至不需要任何軟體的配合,用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完成。腦圖又叫做思維導圖,在國內也算是流行了許多年了。

我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是比較早的,當時用的軟體是一款國內的思維導圖軟體叫做XMind。當時用它來整理一些筆記,但是後來,也是由於自己的認識淺薄。當時的參考資料和教程對思維導圖的引導有點讓我聯想到在女孩子圈裡流行的手賬。這類東西,我是沒有興趣的,已經失去了它原本的存在意義,所有的成就感幾乎完全來源於華而不實的塗鴉和排版,反而對真正的知識積累並沒有太多的作用。這是我當時所反感的地方。

手賬

然而,確實工具是無罪的,只在於誰手裡罷了。

前陣子,我讀到一個醫學生寫的專欄,是一個醫學院在讀的研三學生,非常有趣。作為一個醫學生,卻寫了好多有關編程的學習筆記。然後仔仔細細的把學習筆記整理成一張張簡潔美觀的思維導圖,龐雜的編程相關的知識體系在她的腦圖裡,結構依然清晰,核心問題,關鍵點躍然紙上,不得不佩服她的耐心和學習能力。由於版權的關係,就不方便在此轉載人家的勞動成果。

看了她的文章讓我眼前一亮,原來思維導圖也可以做的如此簡潔漂亮。原本對思維導圖華而不實的刻板印象終於被消滅了。讓我又重新對這個工具產生了興趣。在連續幾天的時間裡,我又重頭研究了一遍關於思維導圖的資料,並參考了一些思維導圖的優秀應用案例和理念。做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一、什麼是思維導圖

在我看來,思維導圖就是一個可視化程度更高的學習筆記。一個中心主題,然後發散到各個關鍵節點以及關鍵要點。

傳統的筆記是這樣的:

思維導圖是這樣的:

二、思維導圖有什麼優點

1、關鍵點清晰。傳統的筆記往往會難免做的像是流水賬。一些核心的知識點,要點,都很容易被淹沒在文字里。尤其是在長久之後再回顧。很難理清頭緒。而思維導圖是經過親自提煉的核心要點的總結,本身印象就要比傳統筆記來的深刻。而且各個節點按照合理的順序連接在一起,結構清晰,一目了然。

2、筆記活潑豐富。傳統筆記往往只有文字,最多添加一些簡單的圖標。但是思維導圖提倡圖文結合,尤其是在現在電腦軟體的輔助下,能夠做出很精美的圖表和筆記。

三、思維導圖的應用領域

思維導圖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如閱讀筆記,知識整理,甚至小學教學,在這些領域都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里的應用,覺得頗有心意。

很多小孩一碰到寫作文就頭大,腦子裡一片空白。常常和家長,老師抱怨不知道寫些什麼。

文章里提到作者當時在四年級的語文課上的教學經驗。有一節課的作文主題是蝴蝶。於是老師就帶領著大家使用發散思維一起動手繪製了一張有趣的腦圖。

這個腦圖的最里圈是一隻蝴蝶,然後老師讓小朋友們暢所欲言,把蝴蝶的各種特徵說出來。於是同學們就你一句我一句的說了好多:蝴蝶有帶著漂亮鱗片的翅膀,會飛,從蠶寶寶進化來的。然後老師就帶領孩子們把這些特徵都畫在外面的圈圈裡。然後幫助他們一起來分類,把這些特徵分成外貌類,習性類等。這樣一篇介紹蝴蝶的說明文的架構就有了。

同樣,寫故事也可以使用腦圖,在沒有思路的情況下,可以引導孩子們像畫漫畫一樣把故事畫成一張張的圖。這些看似頗為浪費時間的塗塗畫畫都是視覺符號,可以幫助學生們將想法,知識轉化成語言和文字。

四、如何製作思維導圖

如何製作一幅思維導圖呢?大哲學家王陽明說,知行要合一。在看了這麼多資料之後,我也已經躍躍欲試了。於是我就試著用我當下正在玩的一款小遊戲來小試牛刀。這是一款有趣的戰棋遊戲,叫做「火焰紋章」。遊戲通過操作地圖上的10幾個小人,走格子進行戰鬥。這個遊戲雖小,系統卻很複雜,要玩好很不容易。涉及到兵種武器的相剋,升級路線的選擇,戰術的應用以及一些角色的特性。想要玩好這款遊戲,就需要在不停的試錯中,記下這許多的特性,和失敗的教訓。這樣才能在戰鬥中立於不敗之地。然而我苦惱的是現在不比兒時,那時候記性極好,時間又多,可以一口氣從頭玩到尾,遊戲里的經驗都爛熟於心。現在可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了。有空的時候,玩個把小時,下次拿起遊戲手柄來可能就是1個月之後了,如此遊戲的操作角色的屬性等就早已忘得一乾二淨,更何況現在化身孩子奴,只要小旺仔有需要,就要隨時放下手頭的事情,立馬伺候上。

在製作遊戲攻略的腦圖的過程中,我充分考慮了實用性和美觀度的結合統一,既保證了結構的簡練,完整,又考慮了圖文結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當然了,雖然我是做了一幅遊戲腦圖,但是我志不在此,之所以拿遊戲來練手,主要是因為遊戲本身的特性,結構清晰,每個遊戲又是自成體系,容易成型。不需要旁徵博引。

將來我的目標是將它用於我的個人技術體系的架構,以及閱讀筆記的總結上。

記得之前有朋友向我抱怨說,看了很多書,卻一點都記不住,很有挫敗感。雖然我安慰說我們重在於過程,記沒記得沒有關係。然而反過來想,如果看完一本書,能夠記得書里的結構,知識體系。回想起來的時候能夠順藤摸瓜,順利的找到自己要的內容和情節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假如掌握了這項技能,並能夠熟練運用之後。我們在閱讀完一本書之後,結合自己的思考,親自動手將它整理成一份思維導圖。這個製作的過程就會非常深刻。並且當你某一天想要回顧的時候,翻出這麼一副精美的腦圖,結合一條條連線和一個個關鍵詞,一個個知識點,一個個關鍵的情節就會從記憶深處被提煉出來,重新建立起一座知識的宮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