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共同點都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出生創業於同時期,專註,把一個產業做到極致,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行業翹楚。

任正非1987年成立華為公司,專註在通信領域持續耕耘30年,產品從最初的交換機到路由器,伺服器,到2016年出貨量已經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智能手機,每個領域都做到了極致。到2016年,華為可以支持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張網路的穩定運行,服務全球1/3以上的人口。

董明珠一直專註做空調,格力的空調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使得大家提到空調就能想到「好空調,格力造」,當然隨著空調行業天花板的臨近,考慮轉型做其他自當另當別論。

曹德旺幾十年專註做汽車玻璃,其與任正非一樣,同樣是在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至今從事汽車玻璃已有30年。雖然中間也考慮過做光伏玻璃,但都做了及時的調整,到目前成為了國內最受矚目的汽車零部件公司,給各大知名整車廠商配套,在國內汽車玻璃行業市場佔有率超過60%,無疑為中國零部件領域的行業翹楚。並且目前已經在美國、俄羅斯建廠,其中美國的工廠在2017年三季度單月已經實現盈利,並且作為上市公司,每年給股東高比例分紅,是中國股市唯一一家現金分紅是募集資金高達15倍的上市公司。

宗慶後將礦泉水這種最簡單的生活必需品和快速消費品做到了極致,渠道深入縣鄉村。其在1989年創建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在1996年推出娃哈哈純凈水,至今已經營有21年。雖然中間也有拓展非常可樂,營養快線等其他產品,但基本都是圍繞飲品在做拓展。

陶華碧於1984年推出老乾媽,於1996年成立公司批量生產,也是專註於辣椒產品21年,據報道,2013年企業產值37.2億元,上繳稅金5.1億元。在陶華碧被問到「你說老乾媽賣到多少個國家?我也不曉得賣到了多少個國家,我只能告訴你,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乾媽。」

這幾位企業家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崛起,將自己從事的傳統行業做到了極致,為企業、國家和消費者都創造了極大的價值,非常值得後來者尊敬和學習。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是「實業家」,而近現代的實業家無一不在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瞭「實業興邦」。

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一手將華為打造成為了目前全球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手機生產商,最重要的是,華為手機、PC等電子產品所使用的全部都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這點無疑是華為最厲害的地方。

此外,華為在全球通信技術的5G方案確定的大會上,代表著中國企業第一次在這樣的會上取得強勢發言權,打敗了多位國際強勢競爭對手,其主推的5G短碼方案成為全球公認的最佳方案,目前華為的麒麟970處理器已經搭載全球首款準5G基帶,而且國內的另一家通信服務巨頭——中興通訊,1月16日也宣佈在年底推出中國自主研發的5G手機。

可以說,華為在科技層面上向世界宣告了「中國創造」的力量。

董明珠,外界戲稱「董小姐」,一個將格力電器推向全世界的商業女強人,在家電的製造領域從「中國製造」完美的轉型成為了「中國創造」,絕對算得上是中國製造業的領導型人物。目前,格力在董明珠的領導下,也開始逐漸擁抱新產業,不僅之前和天貓全面合作,更是一個人名義積極投資新能源汽車領域。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格力電器2017年上半年暢銷海外,從2016年全年的17%,直接增至2017年上半年的20%,海外業務大規模擴張,董小姐的「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正在一步步的變成現實。

曹德旺,這位玻璃大王真正被大眾所認知還是2016年年底,其從企業家的角度發聲,對國內企業稅的繁雜多樣提出了合理的質疑。其掌握的福耀玻璃是全球汽車玻璃和汽車級浮法玻璃設計、開發、製造、供應及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領導企業,是國內最具規模、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產品不但配套國內汽車品牌,更已成為德國奧迪、德國大眾、南韓現代、澳大利亞Holden、日本鈴木、日本三菱、捷克途勝的合格供應商,並批量供貨。公司的產品標誌「FY」商標是中國汽車玻璃行業迄今為止唯一的「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

宗慶後,這位可謂是伴隨著我們90後成長的,「哇哈哈」集團的創始人,我記得小的時候能喝上小超市裡面成排的哇哈哈飲品就是一種幸福。宗慶後被西方媒體冠以市場網路"編織大師"的"聯銷體"模式,將幾千個一級經銷商、上萬個二級批發商和銷售終端串聯起來,牢牢盤踞著中國廣大城鄉市場,且在此一役中無一倒戈,這也保證了哇哈哈在國內將外來的「入侵者」一一擊敗。

陶碧華,她自創的「老乾媽」品牌暢銷國內外,最重要的是國外的價格比國內貴了好多,讓不少人認識到了「老乾媽」的厲害,這個多厲害就不用多說了吧,相信不少人現在家裡廚房都有一瓶「老乾媽」。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實業家,是他們撐起了近代中國商業的脊樑,我們應該為有他們而驕傲。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如有不同想法或是建議的,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商業成功者的第一特質——獨裁!

獨裁似乎是一個感覺不太好辭彙,從歷史的層面看,從政治的層面看,獨裁、獨裁者都是被批評和詬病的,但作為一個企業的創始人或掌舵人,獨裁必不可少。

可以告訴你的是,他們基本都是獨裁者!京東的物流、格力的空調準確的來說都是獨裁的產物,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商業企業做大以後,我們都會稱這個企業是商業帝國的根本原因。成功的獨裁者,往往都是冷靜而瘋狂的典型人物,失去冷靜單獨瘋狂的人,基本都會死在成功的路上。

現代商業社會的環境下,成功者往往是"雞湯"的製造者,面對社會往往顯得熱情、真摯、博愛、友善、…………,但他們的背後都有一個"獨裁"的標籤!

正好寫了一篇這樣的文章,摘過部分作為回答,當然這些人還有很多其他的共同特質。

就個人本身來講,抓住機遇,得天時地利人和應該是泛泛的還沒有啥瑕疵的回答。


他們是改革開放來,最成功的企業家,他們能把民族企業品牌做大,做強不知付出了多少艱辛和努力,而這種付出是常人難以無法想像的,他們有一顆永遠進取的心,有一顆頑強奮鬥的心,有一顆不屈不繞的心,他們跌倒了能爬起來,不怕別人異樣的眼光,能繼續向前奮進,他們的成功不知付出了多少個,年年,月月,日日夜夜的艱辛勞動,雖然他們的成功和時代,環境,機遇等分不開的,但國人能有這種拼搏精神的人有幾多,這就是他們的共同點。


不邀自來!

下面很多答主已經將這些大佬的生平說的很詳細了,我就總結一些共有的特徵吧。

第一是眼光。可能你學習很努力,你很聰明,你反應很快,但無論怎樣,你要有能判斷明天會怎樣的能力。

第二是勇氣。如果只分析出明天會怎麼樣,但自己不會做,還是做不了企業家。創業有很多冒險,需要勇氣。在大城市,放棄的機會成本很高,工作穩定、工資高,會覺得冒險沒有意思。

第三是領導才能。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天生的演說家。做企業家你需要說服很多人,你要說服第一批員工,你要說服你的第一個客人,你要說服你的第一個供應商……有說服力,有領導力特別關鍵。

第四是堅持。所有的創業都不是一帆風順,所有的人生都不是一片坦途,當遇到荊棘困難的時,有人喜歡逃避,有人選擇放棄,有人會用戰術上勤奮掩飾實際上的懶惰。只有選擇真正堅持下去的人,纔可能迎來最終的成功。

第五是運氣。牛頓也曾經說過,成功是99%的汗水+1%的運氣,有的時候這1%的運氣可能會更加重要。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會關注身邊的點滴變化,當機遇降臨時要牢牢把握。


謝謝邀請。一是都具有產業報國情懷。都非常愛國,感恩改革開放政策。二是做的都是實體經濟。三是都有傳統品格,都有腳踏實地,喫苦耐勞,雷厲風行的品行。四是都愛做慈善,廣義的慈善除了捐款捐物外,還包括解決就業,推動經濟發展等。特別是曹德旺可以說是大善人!五是都比較霸氣,強勢,有家長製作風。在企業擁有絕對的權威!


謝謝邀請!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會賺錢!而且比我的錢還要多那麼一點點


他們共同點是做強做大民族品牌,濃濃的愛國情懷。當代中國企業家的傳奇人物,傑出代表。他們從青絲到白頭,為民族品牌的振興嘔心瀝血,每位企業家都是一本厚重的傳奇史,永遠的豐碑。鞭策著時代精英,吹響著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號角。


個人看法:第一他們都是企業家。

既然都是企業家,哪大道相通吧。

他們的成功在於內在和外在的完美結合,其實這些所有的成功有太多的因素,我們無法考究,也沒必要考究,我們要清楚和了解這裡面的邏輯,成功的因素是什麼?(在這些企業家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吧),我們要發展自己的可行性道路,發展本身能力相對應的格局,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能瞭解和符合和自身發展的階段性的目標,一步步的來,我們可能達不到他們的高度,但會達到你可能想像不到的美好!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望努力,謝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