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岡:咖啡與威士忌,塞納河裡的清新慵懶和黏膩

來自專欄美好的肉體,有趣的靈魂4 人贊了文章

Bonjour , Tristesse

------

薩岡第一次向公眾展露她的才華,是她18歲創作的《你好,憂愁》,直到三年後,也就是1954年小說才正式出版,這部小說引發了意料之外的轟動。那時的薩岡,像是午後塞納河粼粼水波里巴黎姑娘的倒影,左手捧著咖啡,右手捧著威士忌,哼著清新慵懶的法國民謠,在沉沉的巴黎河岸盪著年輕的味道

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素有寵溺天才的歷史,像蘭波、普魯斯特這樣才華橫溢的不在少數,薩岡顯然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卻被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名氣,有一部分因素自然是莫利亞克(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推波助瀾,也有部分源於彼岸美國(二戰後垮掉的一代盛行)的熱烈反響。遺憾的是,這樣的關注並沒有讓薩岡茁壯成長,她難以為繼的才華也被掛上了很多不屬於文學的標籤,比如她美麗放蕩的氣質,比如她用力過度的奢靡個性。

------

薩岡的作品主題,始終圍繞著幾個人的戀愛,幾個人的孤獨,幾個人的迷惘,幾個人的反覆。以伍爾芙對多數女性作家的評價,薩岡屬於那種「沒完沒了地陷入愛情」的女作家,但在寫《你好,憂愁》的時候,這是一種年輕美好又迷惘浪漫的反覆,是戳中那一代年輕人的孤單,雖然作品的文學藝術性不算高,但社會功能性上頗像《少年維特之煩惱》、《麥田的守望者》,也可以算是屬於「垮掉的一代」這一後現代主義分支。再往後,薩岡卻一直逃脫不出這個主題,或者說她的天性決定了她不會原意去滿足別人期待的突破。創作《某種微笑》一系列作品時,薩岡都顯得太框架——你可以一次孤獨,兩次孤獨,但是你不能總是孤獨。薩岡就像是一個年輕黏膩的暢銷書作家,被掛上了標籤再也沒能摘下來。

同樣講孤獨,卡森?麥卡勒斯就高明得多,《心是孤獨的獵手》能夠將孤獨的本質凝結在幾個人身上,也凝結在一個小鎮里,這種孤獨不像薩岡那種標籤式的年輕的孤獨,而是普世性的更現代主義的。而論及與社會功能的結合,薩岡又遠不及凱魯亞克的公路文學,《鎮與城》、《在路上》,激蕩式生活和自發性寫作帶來的衝擊足以持續引導社會思潮。雖然薩岡對文字的運用和主題的表現是超越平均水平的,但其作品在跟上面兩位比較時,卻明顯存在局限和不足。

薩岡可能飽讀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如普魯斯特、福克納等,但這一切對於當年一個18歲的少女而言卻未免太過高奧,她的作品並不像現代主義那樣可以讓讀者放棄自己的肉體獻出自己的靈魂,也不像現實主義對人與物的刻畫鞭辟入裡,反覆地敘述一個個從清新慵懶再到綿密粘稠的愛情故事。再到後來,深受薩特等人存在主義的影響,她的作品便愈加缺乏對現世意義的挖掘,再加上法國人的寵溺,就讓薩岡長此沉淪了。

------

嚴肅地說,評價一個作家的文學才情,不該與她的私生活與性情掛鉤,放縱的生活也可以賦予作家無窮如火的創作激情,然而對薩岡而言,她本身生活的戲劇性和藝術性卻遠高於她的作品,只能遺憾地說,這是一個受「作家」之名拖累的普魯斯特式的法國姑娘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