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的生活就是『變毒為藥』的生活(卷頭言筆記)

 

卷頭言:

法華經之經,身心諸病之良藥也。(P1055)

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現世安穩,後生善處

諸餘怨敵,皆悉催滅

我們透過自行化他不斷實踐妙法的生命,與大聖人的生命一體不二。

因此,要以朗朗的題目戰勝病魔,贏得「健康長壽」。不管任何宿命都要轉變為使命,自他共同構築永遠的大幸福境界,

要撼動正義的佛天來破除所有強敵,顯示「絕對勝利」的實證。

生病正是在被試探能否「奮起戰勝病魔之信心」的時候。因為只要能秉持誓必打倒三障四魔的信心,必能確立成佛的境界。

三障四魔侵襲之時,也正是決定凡夫能否成佛的關鍵時刻。誠如聖訓:「賢者喜,愚者退」(御書P1134)所示,面對三障四魔侵襲時,是要秉持毅然面對的「賢者之信心」?還是抱持驚疑的「愚者之信心」?關鍵在於要擁有誓必與病魔奮戰到底的信心。是要戰勝病魔?還是敗給病魔?由此可見,面臨生病等苦難時,也正是站在能否開啟大境界的分歧點。

牧口先生曾說:

「妙法的生活就是『變毒為藥』的生活。只要是在社會上生活,有時會遭遇事故或災難,有時也會面臨事業失敗等挫折。這些苦惱、不幸皆屬於毒、罰,但是不管如何,只要能以信心為根本,不懷疑御本尊,努力信心的話,就能將毒轉換為藥。

例如,生了病,光認為這是罰,則無濟於事。反而是決意:『一定要讓這場病變毒為藥,顯示重獲健康此大福運、大功德的實證!』如此確信並決心持續信心纔是重要。

此時,不僅病會好起來,而且當痊癒的時候,會比以前更健康,這就是變毒為藥的妙法。」

重要的是,要擁有不管碰到任何阻礙,也誓必實現變毒為藥的「確信」。這項「誓必實現變毒為藥的確信」,纔是打敗病症等種種困難,邁向成佛之道的真諦。

御書:「總之,人生必有一死,其時之嘆惜,與今無異。」(P1645)教示我們,苦、業是逃避不了的。六道所延生的苦,是輪迴不斷的,苟延殘喘的度過了一生,到頭來結果還是一樣的輪迴於苦、業的折磨之中。接著說出:「既同是一死也,何不為法華經而死!」

教示我們只有法華經的信仰,才能斬斷六道輪迴的苦,所以既然是一生無奈的承受苦業,何不奮然以法華經的大智慧面臨一生的苦難,藉此斬斷六道苦的束縛,得離六道成就佛界的生命。

如《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所宣示:「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如清涼池。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

為疾病苦惱的人,受疾病所束縛;為經濟苦煩惱的人,受經濟苦所束縛。斬斷受這些苦惱束縛的生活之利劍,就是妙法。所以,「何不為法華經而死!」正是如奮起而揮舞妙法之劍般,必能因此斬斷宿命而成就解脫幸福人生,此即是因,為法華經死的志向,而帶來新的蘇生的功德。

有一句很有力量鼓勵的話〝病有多重,使命就有多深。〞是的,人的一生中怎麼可能都無災無病呢?連生病都能病的這麼〝光榮〞、〝這麼向上〞境涯這麼深,也只有我們的妙法了。

我認為與其祈求長壽,不如祈求活的光芒、充實、有價值、有深度、有質感,我相信〝在生〞活的很漂亮的人,死也一定死的很漂亮。就如大聖人的教示:「既同是一死也,何不為法華經而死?」我們只是一滴露水,陽光出現就會消失,海水是無量無限的存在,我們因為信受妙法,就算過世了,也是回到生命的故鄉大海中,那麼安詳、那麼快樂,死亡有什麼好怕的呢?等有一天能量蓄足了,又是一場漂亮的〝生之奮鬥〞,這是我對「生也歡喜,死也歡喜。」的體悟。我想也是戶田先生所謂的「眾生所遊樂」的精髓吧!能如此纔能有悠然的心面對一切,連死都不怕了,世間上的困難還有什麼好畏懼的呢?大家說是不是?

生命是永遠的,生死卻是無常的。唱題的功能是「養命」——滋養生命、添福德於生命之中。這份福德會於生命中恆久存在。命好身體就會好,身體好工作生活就會有聲有色,自然家庭、事業、工作都會呈現圓滿、幸福、成功的福德。

具有生死的肉身,本來就會有病、老、死等諸苦,依業力深淺的不同而展現。

然而,病是苦嗎?未必!解脫之人會有「因病起道心」之喜,擁有了道心會認為是大喜、大福報,因為惡盡了善就來了,是宿命轉換的大良機。

禍死是悲嗎?未必!死對於在凡夫來說,是件哀傷、不幸的事。但在修行的菩薩眼中,則是開始另一段更美好的修行之道。大聖人教示:『生死不二』,亦即:生命是永恆的,死亡是迎向新生之再一次莊嚴的出發。

所以,任何事是不可僅看表面,雖然表面上看似一樣但本質的不同,後面的結果鐵定是不一樣的。一般人認為「死」是苦的,修行的人卻認為「死」是另一次“生的出發”。

卷頭言:

題目擁有萬般的力量。只要祈求,希望對方幸福的話,自身的佛性就會湧現,說出智慧之語,通達對方的佛性。如此造就新的同志,廣結友誼,正是我人生最有意義的事。

在這躍進的一年,願貫徹師弟誓願的我們,自豪地以題目的師子吼,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