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3月12日最新消息,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鋼筋螺紋鋼合約收於每噸3815元,創下四周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由於市場預期中國將恢復建築活動,這將推動對大宗商品的補充需求,中國鋼鐵和鐵礦石需求回升。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需求回升的情況下,鋼鐵和鐵礦石的價格都會有所上漲。目前,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鐵礦石都以進口為主。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家,進口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於澳大利亞和巴西。

要是澳大利亞突然停止對中國的鐵礦石供應,那對於中國來說絕對會是一個嚴重的打擊。據資料顯示,澳大利亞和巴西合計佔2018年中國鐵礦石總到港量的89.5%。而澳大利亞單單是去年一年就出口了7.24億噸鐵礦石到中國,幾乎佔據中國進口鐵礦石總量的7成。

中國的需求旺盛,而澳大利亞又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鐵礦石生產國之一。很久以前澳大利亞就依仗著中國對自家鐵礦石的需求,為所欲為。在中國奪回鐵礦石定價權之前,澳大利亞總是動不動就隨意抬價,肆意操縱國際鐵礦石價格。借著對鐵礦石價格的暗箱操作,澳大利亞可以從早期的20美元每噸,操作到200美元每噸。中國即使知道,也只能無奈地吃「啞巴虧」,每月被澳大利亞吞掉上億美元。

中國鐵礦石需求回升,對澳大利亞而言是利好消息,但相比起從鐵礦石上得到的好處,澳大利亞在其他領域上已經失去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投資。到目前為止,由於澳大利亞的各種「作死」行為,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投資額度暴跌40%,中國對澳投資批准額已經退居第二。這個當初「坑」中國的國家,如今也算是自作孽了。


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變動和影響因素分析

(一)價格變動情況

從2003年開始,世界經濟出現新一輪強勁增長,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的鋼鐵需求出現大增,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鋼鐵需求也迅速增長,這導致了鐵礦石市場供應相對偏緊,推動著鐵礦石價格的不斷高漲。全球主要的鐵礦石長期協議價格(FOB)從2001年到2008年增長了將近5倍。澳大利亞的哈默斯利粉礦從2001年的26.74美分/干噸度上漲到了2009年的150.11美分/干噸度;巴西的淡水河谷球團礦從2001年的36.77美分上漲到了2009年的201.65美分/干噸度。反觀同期的CRU全球鋼材價格指數,2000年1月為90,2008年8月達到292.7的最高位,2009年已經回落到150。相比較而言,鐵礦石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過大。

(二)影響鐵礦石國際市場價格變動的主要因素分析

壟斷因素。目前,世界上鐵礦石出口量最大的國家是澳大利亞,佔到世界總出口額的38%,其次是巴西和印度,分別佔到28%和12%,三個國家加起來共佔到全球出口量的78%。80%的鐵礦石原材料來自澳大利亞的力拓公司、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公司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這就使得上述3個鐵礦石供應商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鐵礦石價格談判的主動權。

供需關係。根據國際鋼協(IISI)的統計,從2002年起全球粗鋼產量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2004年世界鋼鐵產量第一次突破10億噸,全球鐵礦石市場出現供小於求的局面。目前全球的經濟開始復甦,新一輪經濟發展表現出強勁增長趨勢。

運輸成本。全球鐵礦石需求的不斷高速增長,導致鐵礦石出口海運量的大幅度增加,從而帶動了海運費的節節攀升。海運費對於長期協議價格的影響不會立即顯現出來,將會在下一年度的價格以及供給談判時表現出來,而對於現貨價格的影響卻是即時性的。從巴西的圖巴朗港至中國的北侖港的鐵礦石運輸費用在2000年到2002年的兩年內基本穩定在5―15美元/噸。但從2003年開始,運費出現增長趨勢,2008年運輸費用最高達到107.54美元/噸,達到歷史的最高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