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天空明信片

現在,我要告訴你們

我也曾在巴黎,曾經幸福。

那是我青春里美好的幾年,

心靈充沛的

幾年,父母祖國拋在身後

感覺從此自由,那是

夏天,那個罷工的

夏天,巴頌最早幾首歌的夏天,

屬於那個幾乎是愛的

美麗故事。

記憶裏還活着那個夜晚,

剛剛抵達。我還能看見,

聖米歇爾橋下,手中,沉默的,

八月碩大的月亮懸在聖母院

雙塔之間,一種不可能的

藍色,夢過多少次的河

——“太浪漫了”,像你撤走嘴脣時

對我說的。

你在你的祖國哪個失落的

地方?美國的哪個角落?

誰的房間?最醜陋的時刻,

你夢想死去(在誰懷裏不重要),

到時候,塞納河上

這平靜喧囂的天光

和人潮的熱浪會抵臨你,

如同此刻抵臨我一樣。

像很久以前做過的夢,

像當時那首歌,

一瞬間,激烈地,

我們的愛的故事

這樣回到心裏,

混同當時的日日夜夜,

那些快樂的時刻,

那些指責

還有,從“星星”到“民族”的地鐵車廂裏

去往牀上的那趟旅程。

作者 / [西班牙] 海梅·吉爾·德·別德馬

翻譯 / 汪天艾

PARÍS, POSTAL DEL CIELO

Ahora, voy a contaros

cómo también yo estuve en París, y fui dichoso.

Era en los buenos años de mi juventud,

los años de abundancia

del corazón, cuando dejar atrás padres y patria

es sentirse más libre para siempre, y fue

en verano, aquel verano

de la huelga y las primeras canciones de Brassens,

y de la hermosa historia

de casi amor.

Aún vive en mi memoria aquella noche,

recién llegado. Todavía contemplo,

bajo el Pont Saint Michel, de la mano, en silencio,

la gran luna de agosto suspensa entre las torres

de Notre-Dame, y azul

de un imposible el río tantas veces soñado

–It’s too romantic, como tú me dijiste

al retirar los labios.

¿En qué sitio perdido

de tu país, en qué rincón de Norteamérica

y en el cuarto de quién, a las horas más feas,

cuando sueñes morir no te importa en qué brazos,

te llegará, lo mismo

que ahora a mí me llega, ese calor de gentes

y la luz de aquel cielo rumoroso

tranquilo, sobre el Sena?

Como sueño vivido hace ya mucho tiempo,

como aquella canción

de entonces, así vuelve al corazón,

en un instante, en una intensidad, la historia

de nuestro amor,

confundiendo los días y sus noches,

los momentos felices,

los reproches

y aquel viaje -camino de la cama-

en un vagón del Metro Étoile-Nation.

JAIME GIL DE BIEDMA

1953年夏天,吉爾·德·別得馬剛剛結束學業,二十四歲的年紀,逃一般從巴塞羅那去了法國,想在被父輩的期望圈起來之前再混跡一陣。初到巴黎的第一個晚上,他在“花神咖啡館”認識了一個來自美國佐治亞州的年輕畫家,害羞又和善。在那個八月寄給友人的信中,詩人寫道:“我們在巴黎的許多橋下接吻,在聖母院的影子裏接吻,我們像兩個夢遊的人在城中閒蕩”;同一封信裏,他甚至信手塗了四行英文詩:

And my heart now sings and sails

whenever light breaks, high over the towers

of Nôtre Dame, in the sweet, quiet summer day

of youth and love and lasting time of Death.

(每當破曉,高高地,在聖母院的

塔樓上空,甜蜜、恬靜的夏天裏

我的心此刻唱着歌,航行於

青春、愛情、還有死亡延續的時間。)

時光荏苒七年,詩人重又在詩中回憶起那個巴黎的夏天,那個“幾乎是愛”的瞬間。世事裏的一切早已不同,接手家族企業,寫不完的市場報告、開不完的股東大會,唯一的指望就是在辦公室“摸魚”的時候寫幾行詩。父輩商業上的對頭虎視眈眈不放過任何毀掉他的機會,因而斷了他公開性向的可能。寫下這首詩的時候,那個拉着剛認識的愛人跳上地鐵、大笑着把六號線從頭坐到尾的自己,那個年輕、自由又綿長的夜晚,恍若一張明信片,永遠凝固在聖米歇爾橋上,他和偶遇的異國情人在河邊親吻,背景是聖母院的塔樓,碩大的月亮掛在雙塔之間,夜空是最大密度的、不可能的藍色。

年輕的畫家撤去嘴脣的時候用英文說了一句“這太浪漫了”,七年以後重新回憶起那一刻,簡單得彷彿可以原諒一切:愛情經驗的代價、親密關係的損耗……無論現在在什麼地方,在什麼人身邊,那個在聖母院的影子裏接吻的夜晚、那種心臟被期待與自由撐起來高高飛到塔樓上方的心情,那個熱氣升騰的夏天還是像一張卷邊泛黃的明信片,潦草的字跡寫下所有的快樂和爭執,一個勝過時間、勝過死亡的瞬間。

薦詩 / 汪天艾

2019/04/16

在美的事物遭到劫難甚至毀滅之前,仍要相信,美不會消失。就算敲鐘人最後擁抱的艾絲美拉達是一抔塵土,仍是“美”的餘燼。是誰說過,建築物給人以“存在永恆”的錯覺,使人忘記它會有消失的一天。這就是爲什麼,我們會無比痛惜這場大火。

巴黎聖母院不僅僅屬於巴黎,正如巴黎不僅僅屬於法國。 一直困於維修基金籌措的聖母院居然因爲這場大火募集到重建的巨資,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但且不管它,只是想問,經歷了這場大火的巴黎,是否還能重拾那“沒個完”的巴黎夢。就像別德馬和他的美國畫家,以及很多很多向往着巴黎的人,是否仍可以像他們一樣說出:“我也曾在巴黎,曾經幸福。”

想想伍迪·艾倫在《午夜巴黎》中做的那些夢,想想海明威說過的那個“沒個完”的巴黎,想想米拉波橋下的柔波,愛的故事,快樂的時刻,日日夜夜……那些去過和沒去過但仍對巴黎存着想象的人,仍在擔心,還有沒有那樣一座巴黎存在,還有沒有那麼碩大的月亮,重新照耀雙塔,仍以一種不可能的藍色。

薦詩 / 流馬

2019/04/16

題圖 / Henri Matisse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