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啊,樓蘭》

希臘神話中說,衆神之父宙斯(Zeus)在地球兩端分別放出一隻鷹,令它們朝對方飛去。當初看到這個故事時,我特意打開世界地圖,想弄清楚這兩隻鷹究竟從哪裏起飛,在哪裏相會。

查閱了大量史料,我才驚奇地發現,這則故事其實是一個神諭,因爲兩隻鷹應該分別從地中海沿岸和黃河下游朝內陸飛行,其飛行的路線就是絲綢之路,其相會的地點就是亞洲的心臟——西域。說的更準確一點,是絲綢之路的樞紐樓蘭。如果這兩隻鷹分別代表東、西方文明,西域包括樓蘭就是東西方文明匯聚的地方。

問題是,樓蘭早已被埋入了漫漫黃沙。

沙埋樓蘭,是一個千古之謎。

正所謂,有一千條蟲子,就有一千種尾巴。我不是一個數學老師,不想用“答案”限制讀者的想象;我也不是一個私家偵探,不想用“推理”對待未知的事物;我更不是一個自封的大師,不想用“預言”譁衆取寵。我只是真實地記下樓蘭的歷史片段、考古發現、地理信息以及各種疑點,至於讀者會從中讀出什麼、感悟什麼、得到什麼,那就要看您有什麼樣的閱讀偏好、審美取向與思維方式了。

《樓蘭啊,樓蘭》

高洪雷 著

我動筆創作本書的2012年1月,“一帶一路”(Beltand RoadInitiative)倡議尚未提出。如果它恰巧趕上了絲綢之路熱,只能說明本書生逢其時,也說明絲綢之路——這條沉寂已久的歐亞文化長廊、經濟動脈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更說明提出這一倡議的中國領導人眼光獨具。

我必須申明,爲完成這本20餘萬字的紀實文學讀物,我參閱了幾乎所有涉及樓蘭、羅布泊、絲綢之路的書籍。可以說,我是站在前人和同行的肩膀上重塑樓蘭的。《樓蘭啊樓蘭》能有今天的模樣,我分外感謝這些睿智而寬宏的作者,儘管他們中的許多人早已告別人世。

關於樓蘭的參考書籍數以千計,她所涉及的內容也紛繁複雜,我只想幫助讀者瞭解最不朽的那一部分,因此沒有把本書寫得很長。設想一下,如果我呈現給讀者的是洋洋幾十萬言的鴻篇鉅製,那就如同給自己的孩子買寵物,結果卻將一頭笨重的犀牛拉回了家。

五年多來,是我所加入的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CUAES)給了我研究的動力,是我所從事的地質事業給了我踏勘的方便,特別是許多老師、學者、同事、朋友,給了我無私的支持。對此,我除了慶幸,也只有感動。

擱筆時,是一個可以填一闕好詞的午後,也應該是最輕鬆愜意的時刻。但久久眺望着南部蔥鬱的泰山,我的眼眶裏似乎有淚珠在打轉。山的南麓儘管不是我的出生地,但我在那裏整整生活了二十年,那裏沉澱並存儲了我整個的中年時代。正是在那裏,我完成了從浮躁到沉靜的蛻變,遠離了塵世喧囂與燈紅酒綠,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苦樂交織的文學之旅。而今,我卻因爲管理體制的原因,在一個月前不辭而別,辜負了這個帶給我幾多驚喜幾多榮光的城市,如同親手抹去了心中最珍貴的樓蘭。

也許,人生註定要與遺憾相伴。

—— 2017年7月19日於濟南歷城

高洪雷說:“一直以來,我對樓蘭都懷有一種極爲強烈的重述衝動。數次進新疆實地考察,翻閱大量資料,這種渴望越來越成爲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種衝動,最終成爲了兩顆沉甸甸的果實:一顆,是《樓蘭啊,樓蘭》這本書;另一顆,是由高洪雷作詞,皓天作曲的音樂《樓蘭啊,樓蘭》。

絲綢之路上的樓蘭之謎

——《樓蘭啊,樓蘭》讀者見面會

時間:2019年4月20日下午兩點

地點:廣州購書中心六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