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這是最近人類最傷心的一天

有着800年曆史的

屬於全人類的藝術瑰寶

巴黎聖母院遭遇火災

大火已經摧毀了屋頂和尖塔

目前火情還沒有被控制

法國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800年曆史的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

現場濃煙滾滾,火勢竄天。

哥特式的塔尖在火中倒塌,屋頂化爲一座巨坑。

(圖源:dailymail)

巨大的濃煙滾滾進入城市的天際線,頃刻間吞噬了這座歷史建築的大部分。

目前屋頂已經部分塌方。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大火起初發生在紀念碑的閣樓上,隨後蔓延至屋頂。

(昔日的巴黎聖母院內部)

大教堂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火災最早是在下午5點50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被發現的,隨後周圍人羣很快被疏散。

也許從未想過會有這一天,800歲的巴黎聖母院,“沒了”。

電影《日落之前》(Before Sunset)臺詞

當地時間15日下午,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嚴重火災,800年的古蹟被部分焚燬,現場濃煙滾滾,塔尖在大火中坍塌。

民衆跪着祈福,眼淚不自覺要流下來了...

巴黎市民跪在遠處,人羣自發唱起憂傷的讚歌祈禱,一邊看着正在燃燒的巴黎聖母院,滿目傷感。

聽他們跪着唱歌,眼睜睜地看着教堂被大火侵蝕。這也許是,今日人類史上最令人惋惜的悲劇。

圖片來源:新京報書評週刊 視頻拍者:田野

有人說,二戰都不捨得碰的建築,卻在和平年代毀了…

當地官方表示,起火原因很有可能與現場的修繕施工有關,這裏正進行着一項耗資600萬歐元的工程。

巴黎聖母院的發言人稱:“一切都在燃燒,木製框架上什麼也留不下。”

上千年的歷史被抹去了,巴黎就像死去了一部分一樣。”看得太揪心了。

還有網友絕望的P圖,這簡直是惡龍的詛咒。

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巴黎聖母院,一定會被重建。”法國政府將要不惜一切代價,修復巴黎聖母院,重建它昔日的光彩。

但這個“重建”,也許需要十年或更久,在此期間,巴黎聖母院不會再對外開放

這座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歷時180多年,在1345年建成。它一直是古老巴黎的象徵,是所有建築、文學、歷史、愛情的回憶。

圖片來源:http://www.paris.opentour.com

巴黎聖母院內部照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它出現在數不清的書籍、詩歌和電影裏。網友說,這裏有過最醜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教我們光明磊落地去愛。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經典片段

鐘樓怪人卡西莫多對艾斯梅拉達,愛得卑微而深沉

巴黎官員表示,火災可能與教堂的修復工作有關,因爲教堂的屋頂目前正在進行一項耗資600萬歐元(680萬美元)的修繕工程。

巴黎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說,消防員正在努力控制這場“可怕的大火”,並敦促法國首都巴黎的居民遠離哥特式教堂周圍的安全警戒線。

市長表示,市政府官員目前正在與巴黎的羅馬天主教教區進行聯繫。

火神手下留情吧,你已經帶走了年輕的生命,爲什麼還要帶走古老的文明。

希望當地消防部門儘快控制住火情,這麼經典的建築物不希望以後只存在於文學作品裏。

“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特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

——雨果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羣裏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風格基督教教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徵。它矗立在塞納河畔,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

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歷史上最爲輝煌的建築之一。

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着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巴黎聖母院遭遇火災,800多年曆史的古建築遭焚燬,這是全人類的不幸。

從建成起,它也遭受過數次破壞並留下痕跡,但始終堅強佇立。

但這一次,標誌性的尖頂被燒斷。鐘樓怪人卡西莫多的敲鐘聲,再也聽不到了。

雨果在文學作品《巴黎聖母院》中這樣描述它——

最偉大的建築大半是社會的產物而不是個人的產物。與其說它們是天才的創作,不如說它們是勞苦大衆的藝術結晶。

它們是民族的寶藏,世紀的積累,是人類社會才華不斷昇華所留下的殘渣。

總之,它們是一種巖層。每個時代的浪潮都給它們增添沖積土,每一代人都在這座紀念性建築上鋪上他們自己的一層土,人類也是這樣做的。

巴黎聖母院16世紀畫像

一切文明始於神權政治而終於民主。繼統一而來的這個自由法則,也寫在建築藝術裏

在千變萬化的世界中,唯有建築,像一棵樹一樣忠於永恆,依然保留着與歷史的一致。巴黎聖母院,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建築。

巴黎聖母院西側中庭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雨果曾把巴黎聖母院稱爲“石頭交響樂”,因爲它本身就是藝術,是音樂。如今,我們失去了十年的機會,去體會碰觸真正擁有歷史痕跡的它,真的很惋惜。

還好,無論是文學的《巴黎聖母院》,還是歌劇的《巴黎聖母院》,這些藝術作品,仍然可以給予建築力量。

音樂劇劇照

鐘樓怪人卡西莫多與艾斯梅拉達

重生,只是需要時間。

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其實大師雨果早就給出了答案——時間就是建築師

有部分網友表示

聯想到了圓明園

但是大拿認爲

不管是圓明園還是聖母院

都是全人類的損失

如果有人說天道好輪迴,最難受的怕是雨果了。無論圓明園還是巴黎聖母院,都是他珍視的藝術瑰寶。而他在惋惜,你卻在竊喜。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類的一大奇蹟,這個奇蹟就是圓明園。藝術有兩種淵源:一爲理念──從中產生歐洲藝術;一爲幻想──從中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屬於幻想藝術。一個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薈集於圓明園。圓明園是規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話。只要想象出一種無法描繪的建築物,一種如同月宮似的仙境,那就是圓明園。假定有一座集人類想象力之大成的寶島,以宮殿廟宇的形象出現,那就是圓明園。爲了建造圓明園,人們經歷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後來又經過幾世紀的營造,究竟是爲誰而建的呢?爲人民。因爲時光的流逝會使一切都屬於全人類所有。藝術大師、詩人、哲學家,他們都知道圓明園。伏爾泰亦曾談到過它。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聖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並論。如果不能親眼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它彷彿在遙遠的蒼茫暮色中隱約眺見的一件前所未知的驚人傑作,宛如亞洲文明的輪廓崛起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一樣。

人間

四月

一百年前,

中國人民在哭,巴黎人民在笑,

一百年後,

巴黎人民在哭,中國人民在祈禱。

讓我們做一個仁愛,

但要清醒的人。

信息來源:天津大拿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