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博參評作品 敦煌飛天(圓雕)

高公博參評作品 惠安女(根雕)

高公博參評作品 獨釣寒江雪(劈雕)

新華社溫州11月14日電(記者張和平)14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黃楊木雕「領軍人物」高公博被評為第二屆「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稱號,這是中國黃楊木雕獲此殊榮「第一人「。

  「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由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委託亞太地區分會組織評選。評選工作始於2008年,每四年評選一次,旨在繁榮、傳承手工藝產業,保護和光大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表彰世界手工藝大師對人類作出的突出貢獻。

  高公博此次參評的作品是《敦煌飛天》《獨釣寒江雪》《惠安女》等分別為黃楊木雕(圓雕)、黃楊劈雕和黃楊根雕三種不同風格的作品,擔任評委的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主席烏莎克瑞斯娜、世界手工藝理事會亞太地區分會主席蘇茹比羅迦娜翁思、國際手工藝專家新加坡人羅建金等國際知名人士給予高度的評價。

  黃楊木被稱為「樹中之珍」,它的生長期緩慢,直徑20厘米需生長500年左右。其色澤柔黃,木質堅韌、細密、凝重,質地、光澤、紋理宛如象牙和人體肌膚。黃楊木雕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63歲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高公博在近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生涯中,以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和藝術手法創作了1000多件精美絕倫的黃楊木雕作品,在海內外影響深廣。《敦煌飛天》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陳列,《敦煌樂天》被作為國家珍品永久收藏在國家博物館,《濟公百態》(100件系列)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編入「祖國新貌」第8931號在國內外上映,其中一件被國家作為一級文物珍品收藏,永久保存在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

  為了發揚光大黃楊木雕藝術,高公博「30年磨一劍」,一手提升傳統圓雕法(三維立體精雕細刻),一手致力於開拓、創新,在國內獨樹一幟,成功創造了黃楊根雕、黃楊劈雕、黃楊意雕等三大新型藝術表現手法及轉刀雕、抖刀雕等新技法,使傳統的黃楊木雕(圓雕)走出了數百年來的局促,走向新天地、新輝煌。他被譽為「黃楊木雕創新第一人」。

  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到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他的藝術成就被概括為四個字「新、奇、獨、變」。工藝美術評論家都一兵稱:「高公博的作品巧拙互用,從而形成天真、活潑、自然、質樸而又富自然之美的韻律感。」浙大美術教授於賢德稱:「高公博的作品洋溢著詩的韻味,散發著佛的香火,飄逸著神的傳說。鐫刻著史的足跡。」

  日前高公博接到文化部通知,文化部將於2013年1-2月在西班牙舉報浙江文化周,他將唯一代表黃楊木雕去現場表演,展示中國優秀民族文化。

  高公博告訴記者,他正在收集全世界每一個國家的一種優質木材(已收集42種國家之木),準備花5-10年時間,創作高公博「百國之木雕刻藝術」,以求將黃楊木雕藝術推向更高的境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