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拾友社」形容,本港的拾荒羣體是重要減廢大軍,卻被社會忽視。

調查發現,拾荒者平均月入僅得716元,且經常面對呃秤問題。連同政府津貼,逾六成拾荒者每月收入仍少於5000元。

調查發現,拾荒者平均月入僅得716元,且經常面對呃秤問題。 (資料圖片)

團體於今年3月在港11區以問卷方式,訪問505位拾荒者,當中八成為60歲以上長者,當中又以獨居或二老長者居多,而最高齡者為96歲。

組織推算,全港每日拾荒者總回收量為193噸,平均每轉收入24.9元,每月共收716元。

團體指出,拾荒者還需面對被食環署驅趕、票控甚至充公財物的難題。資料圖片

團體還指出,拾荒者還需面對被食環署驅趕、票控甚至充公財物的難題,另有高達26.8%受訪者曾被回收商呃秤。

團體建議政府撥出合適的「回收空間」。

團體建議政府撥備資源予民間團體設立「拾友社」組織拾荒者,爭取應有的身分及回收角色;建議政府撥出合適的「回收空間」,例如垃圾站旁、天橋底等公共空間,讓拾荒羣體有地方處理紙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