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NVIDIA RTX 2060顯卡同步首發之日,為什麼說「又」呢?因為1月7日是公版Founders Editon的首發,而1月14日則是非公版顯卡的解禁日期。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首張非公影馳RTX 2060 GAMER的評測,非公版顯卡會有額外的驚喜嗎?

影馳RTX 2060 GAMER包裝上印有大大「WE」LOGO,沒錯,這就是著名LOL戰隊WE的標誌,影馳從2017年就成為WE戰隊的硬體贊助商。

在顯卡外觀的設計上,影馳RTX 2060 GAMER沿用了GAMER系列的科幻金屬風格,而GAMER系列已經延伸到顯卡、主板、內存ID設計當中,如果你能夠湊齊一套這樣的硬體,你會發現它們之間的設計理念、風格都是趨向於一致,搭配起來更是相得益彰,影馳目的就是打造一套GAMER都喜歡的電腦硬體。

三把紅色散熱風扇雖然很搶眼,質感上沒有做得極致,缺乏精緻感。

顯卡主體主要是紅、黑、銀三種色彩,帶有金屬拉絲效果,有紅色紋路點綴其中。

顯卡背面有金屬背板,經過了拉絲處理,還有大大的「GAMER」LOGO。

這個GAMER Logo可是會發光的哦!

影馳RTX GAMER系列顯卡頂部設計是整張顯卡最出彩的地方,「GALAX」以及附近的線條都是可以發光的,影馳賦予它一個很別緻的名字「極光幻影」,只因它的燈效可以像極光般「流動」。

按照顯卡正式按照方式,搭配側透機箱,玩家看得最多並不是顯卡正面,而是頂部以及背面,所以做好這兩部分燈光是相當重要的。

8+6 Pin外接供電

三風扇設計成為當前顯卡的基本功,而影馳的三把風扇尺寸是不一樣的,分別是80-90-80mm,可以全方位覆蓋GPU核心、顯存、供電模組的散熱。

明白影馳用半透明紅色的散熱扇葉是想標新立異,不過這種紅色顯得檔次不夠。

看來非公版RTX 2060顯卡變革的地方還是很多,譬如視頻輸出介面,縮減到只有DisplayPort ×2、HDMI ×1,RTX顯卡新加入的USB-C介面並沒有出現。

拆解:

影馳RTX 2060 GAMER顯卡所採用的Nebula星雲散熱器,拆解下來很簡單,只要卸下背後的6顆壓力螺絲即可。

顯卡還專門為VRM供電模塊設計了散熱措施。

6mm×1+ 8mm×2 三根複合式熱管,同時輔以大面設銅底與GPU接觸,迅速帶走熱量,顯存也有專門的散熱金屬片以及導熱墊。

公版首發時候,因為失手拆壞了中框螺絲,導致PCB比較簡單幹凈,屬於比較常規的布局。

TU106-200A超頻核心,GDDR6顯存來自美光D9WCW系列,14Gbps。

供電MosFET與常見的公版差異很大,採用了一上兩下橋接方式,分別是MDU1511×2+MDU1514,就是說每相供電有三顆MosFET。

而PWM控制器則是uP9512R,獨立8通道,也是NVIDIA在RTX顯卡上採用的新PWM主控。

極光幻影燈效展示:

現在硬體廠商設計的類目越多,玩家越看重同品牌產品之間設計風格是否一致,搭配是否好看,影馳在GAMER系列設計風格之下,又開發了Aurora Sync燈效,只要你使用它的主板、顯卡、內存,以及標準的12V RGB設備,均可在同一軟體內實現燈光同步效果。這裡我們就以影馳的Z390 GAMER主板、GAMER內存、RTX 2060 GAMER顯卡為例,展示其中的燈光效果。

Aurora Sync燈效同步軟體UI設計很酷,風格與《紀念碑谷》遊戲非常相似。以簡單構圖、豐富的色彩代替了尋常寫實的硬體平台描繪,使用方法也很簡單,先在界面左側選擇你想控制的硬體,主板、顯卡、內存、外設均可以,也可以多選,選擇完可以根據你個人喜歡,在右側選擇喜歡的燈效就可以了,有同步呼吸、彩虹、極光、流行、跑馬燈、閃爍、七彩循環,共7種燈效選擇。

個人覺得最好看還是其中的「流光」,七彩RGB慢慢地流淌,效果要比其他好看又有趣多了。

如果你沒有其他影馳硬體,也可以單獨使用最新的影馳魔盤軟體進行燈光控制,你可以單獨為三個區域的RGB分別進行控制,反正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全新影馳魔盤XTREME TUNER軟體體驗

為配合RTX 20系列顯卡誕生,影馳又一次重塑了魔盤軟體——Xtreme Tuner。整個軟體UI都是仿造跑車的儀錶盤設計,兩側具有錶盤的是GPU核心頻率以及顯存頻率,中間便是超頻設定,簡單大氣的UI設計使得使用體驗全面提升。

大家通過監控面板實時偵測顯卡頻率、電壓、溫度,還能進行核心頻率、顯存頻率、電壓、風扇轉速等調節操作。在「FAN」控制中,你甚至可以對顯卡上的風扇設定不一樣的轉速,以求獲得溫度、噪音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此外,「RGB」控制中,可以實現了對RGB、ARGB燈顯卡的全面控制,自動識別顯卡所支持的燈效模式並開放相關功能選項,對於設有多組燈效的型號,軟體更支持各燈效控制。用戶應用新的燈效後,該燈效即會保存作為開機默認效果,無需每次重新設定。

測試平台:

為了體驗影馳最新的Aurora Sync燈效,特意組裝了一個新平台。Intel Core i7-8700K處理器搭配影馳Z390 GAMER主板,內存是雙通道的影馳GAMER極光幻影 DDR4 3000MHz 8GB×2,Intel 600p 512GB M.2 SSD。

先來看看影馳RTX 2060 GAMER顯卡的基本盤,GPU-Z 2.16.0已經可以正確識別參數了,基本頻率為1365MHz,Boost頻率1770MHz。

功耗上限就很保守了,遠不如公版,默認170W,上浮15%,最多195W。

基準測試:

採用3DMark作為顯卡基準測試,分別為3DMark FireStrike、FireStrike Extreme、FireStrike Ultra、TimeSpy、TimeSpy Extreme、Port Royal,具體分數我們已經在下方的圖表中展示出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遊戲幀數表現,你可以點擊這裡傳送至首發評測中,會給你更加完整的測試數據供參考使用。

影馳RTX 2060 GAMER顯卡的成績比Founders Edtion顯卡稍微好2-3%,當然這也有可能是驅動的鍋,因為非正式版驅動令3DMark成績不太穩定,其實這個問題在RTX 2080 Ti發售初期也有,但逐步修正且性能也有所提高。

超頻測試:

在NVIDIA RTX 2060 Founders Editon評測中,我們發現RTX 2060並不是那麼好超頻,+130MHz就已經極限了,非公版會有所改善嗎?

經過1個多小時的調試,我們最終將這張顯卡GPU頻率+100MHz、顯存+1000MHz完成最終的超頻,這個時候最低boost頻率已經達到了1870MHz,等效顯存頻率16Gbps,可以完整地通過3DMark所有測試,此時超頻後成績均提升7-9%之間,幅度不算太多,跟圖靈顯卡一貫而來的作風一致。

光線追蹤&DLSS測試:

經過一輪驅動升級以後,RTX顯卡運行光線追蹤遊戲的效率提高了不少,不過遊戲卻還是只有那麼一款——《戰地5》。而好消息則是,大家不用大新RTX 2060顯卡跑不起光線追蹤啦,在1080P解析度下,不開啟DXR情況能跑到106.2fps,而在DXR 中情況也有65.9fps,DXR 極致情況也接近53.6fps,相當於可以流暢運行。

DLSS遊戲目前也只有一款——《最終幻想15》,測試中,使用DLSS抗鋸齒要比TAA抗鋸齒的幀數更高,同時遊戲畫面細節充分地保留下來了。

溫度測試:

測試過程中全程進行封箱處理,測試機箱為酷冷至尊的MasterCase H500機箱,測試環境溫度約為22.5℃(廣州最近回暖,室內不開空調溫度在21-23℃之間)。待機溫度是進入系統後記錄10分鐘,滿載溫度則是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記錄10分鐘。為了讓大家能直觀看到顯卡的溫度變化,特意用GPU-Z Log to file功能輸出所有顯卡數據,採集3分鐘做出折線圖展示給大家看。

雖然星雲散熱器只有三根熱管,散熱效能還是值得稱讚,風扇待機狀態下轉速1150RPM,溫度只有24℃,表現極為優秀。滿載溫度下也只不過62℃,風扇轉速1250RPM,溫度以及噪音控制得非常好,也沒有嘯叫。

功耗測試:

通過我們專用的顯卡功耗測試儀器,可以分別精確地測量顯卡PCI-E、外接電源介面瓦特數,顯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中獲得,待機功耗則是在進入系統後記錄1分鐘取平均值。

待機功耗也不錯,平均只有12.2W;平均滿載功耗160.6W,表現非常優異。

總結:真·極「光」幻「影」

總得而言,影馳RTX 2060 GAMER顯卡在外觀上,Nebula星雲散熱器造型與上一代有了比較多的變化,GAMER系列元素越發多了起來,搭配其自家產品更加和諧統一。特別是頂部的極光幻影RGB燈,比起其他家頂級非公版產品也不遑多讓,效果上乘,頗有幾分「極光」之意,這需要影馳好好堅持並發揚光大。美中不足的是風扇的扇葉不夠大氣,這或許是影馳下一個攻關重點了。

性能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發揮出身為一張非公版RTX 2060顯卡應有的水準,比公版實力更強,也不必擔心RTX 2060顯卡不能很好運行光線追蹤遊戲,以《戰地5》為例,即便是DXR 極致特效,影馳RTX 2060 GAMER顯卡依舊可以跑出漂亮的幀數,而且滿載溫度還只有62℃,果然散熱體量大就佔便宜,公版散熱相比之下真的太一般了。

影馳RTX 2060 GAMER顯卡售價為3199元,非公版確實要比我們想像中貴一些,甜點卡從1999元跳到2999元起,多了足足1000元,不過性能也暴漲了一大截,影馳RTX 2060 GAMER顯卡大概就是比GTX 1070 Ti稍微好一丟丟。不過相比大家更關心的是,更多支持光線追蹤、DLSS的遊戲什麼時候才能大量爆發?不然我的RTX顯卡可要吃灰了哦!

想了解更多有關科技、數碼、遊戲、硬體等專業問答知識,歡迎右上角點擊關注我們【超能網】頭條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