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蟲】行為背後一定有動機

4 人贊了文章

在NLP的十二條前提假設裡面,有一條叫做行為背後一定有動機!提到動機,很多人都感覺這是一個貶義詞,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聽到這個詞都是警察問罪犯,你的犯罪動機是什麼?

其實就像馮曉強老師說的,動機沒有錯,肯定都是在為自己謀福利嘛,可能就是行為沒有效果!比如說犯罪分子,他們的動機無非就是過上更好的生活嘛,這和正常人上班、創業的動機都一樣,只是行為不是很妥當!所以,大家不要誤會動機這個詞,動機不是貶義詞!

再說回行為背後的動機,其實很多人是不會察覺的!所謂的動機,簡單說,就是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因為潛意識總是在為自己謀福利!但是,由於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所以對好處的定義不同!比如說自私自利的,他們做很多事情的動機就非常明顯,就是眼前的蠅頭小利更重要!而一些大公無私的人,可能他們認為得到別人認可更重要!

所以說,看人不要只看他的言語和行動,關鍵看他行為背後的動機!這樣很多事情就會看的比較透!

那麼如何利用「動機理論」呢?

第一,學會探明別人的動機!

比如客戶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你賣的太貴了!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說不貴,或者盲目的降價,一定要探明他的動機是什麼?可能是他想讓你便宜一點,可能他感覺不值這麼多錢,可能他怕別人家賣的更便宜!只有探明別人的動機,才能更好的和別人溝通!

第二,學會主動暴露動機!

我們經常收到長時間不聯繫的朋友突然發來信息:問你忙嗎?這時候很多人就會想他想幹嘛?他要結婚了?他做傳銷了?他要來借錢……但其實,有可能他只是想讓你給他的朋友圈點個贊!

通過你自己的心理反應,就能反向推出,如果你想讓別人幫忙,一定要學會主動暴露自己的動機,以免別人也會瞎猜你!

這一招其實電視廣告或者街頭擺攤的用的最多了!比如原價幾萬塊的東西,現在只賣998,因為我們省去了中間環節,砍掉了中間成本,為的就是讓你買的更便宜!這段話是不是很熟悉,這就是表明動機:我降價不是東西不值錢,而是因為……

還有比較火「江南皮革廠倒閉了」,原價幾百的錢包通通只賣10元錢!這也是表明動機的一種!雖然他們用的路數可能為人不齒,但是效果肯定還是有的!

總結而言,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一方面可以幫助你看清人性背後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教你更好的利用人性,讓自己在生活中更加遊刃有餘!

最後奉上馮曉強老師NLP精華班的全程筆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課蟲】馮曉強NLP總裁商戰智慧精華班完整版筆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