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訓練的過程中,有些優秀的游泳人會持續關注自己的訓練成績,

如果是遇到游泳比賽,我們更是竭盡全力,在衝刺關頭燃燒生命一樣的狂飆。

    那為什麼我們又經常強調訓練或是比賽中要保持穩定的節奏呢?

難道游泳也要像跳舞一樣數拍子才能遊得好嗎?

27071501  

  游泳中的節奏感,指的是一種對於速度的掌控能力,

大家都知道游泳中需要進行配速,也就是速度的分配,

就像跑步一樣,長短距離的跑步配速策略不同,而游泳中的配速也是相同的道理,

但是在學配速前,我們應該先學習定速,

定速游泳的能力,就是節奏感的展現

 

 不管是快節奏或是慢節奏,游泳中維持穩定的節奏,

可以讓你的身心都處於一種平穩的狀態,體力不會被胡亂消耗,

自己則能很清楚需要多少時間、多少次劃臂可以到達岸邊。

 

  擁有良好的配速與穩定的節奏感,可以確保你的訓練能確實完成,並建立個人的速度基礎

如果有一個人今天50自(註)遊了35秒,明天游出37秒,這就是一個不穩定的泳者

他的技巧和體力分配都還沒被訓練達到最佳化,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秒數要「碰運氣」的行為,

一個進行穩定訓練的游泳人,若沒有重大事故影響,每一天游出來的成績都會非常接近

所以在出賽前,若選手之間的秒數差異較大,大家其實都已經可以確定某些人的名次了。

正確且足量(非過量)的訓練與技術是穩定游泳的基礎,

當我們接受了足夠的訓練,便能產生出穩定的技術面,以此確保體力與技術都能在賽中達到最佳的成果展現。

 

不穩定的選手節奏是混亂的,他可能在賽事中會出現以下幾種狀況

狀況一:體力不足

沒有學習過配速的選手很可能在比賽剛開始就耗盡了全力,

由於錯估了自己的體力或進行不佳的速度分配,

以致沒有體力維持速度完成比賽,最後甚至是緩慢的游回終點。 

狀況二:配速過慢

沒有自信的選手節奏也是混亂的,

由於對於自己的速度和體力缺乏信心與瞭解,所以會產生一種「留力」的心態,

在比賽前中段皆未能展現自己應有的實力,

等到後段想要急起直追時,和對手的距離已經拉開得太遠,然後懊悔自己太慢開始衝速度。

狀況三:受對手幹擾

有的選手即使已經能夠穩定配速,

但是心理層面的訓練不足,因此容易受到鄰近水道的選手幹擾,

看到別人超越自己,便胡亂一通的加速,導致自己的節奏被破壞,最後的結果類似第一種狀況。

 狀況四:過度緊張

經驗不足的選手容易因為過度緊張,使得訓練中學到的配速技巧變調,

行進間泳速忽快忽慢,造成體力過度消耗與極大的內心壓力,成績亦不理想。

 

一個穩定選手比賽時的泳姿,就跟平常進行訓練時沒有差別,所以能夠沉靜地完成賽事,

比賽時的緊張感將導致腎上腺素分泌,使人心跳加速、注意力緊繃,

但是這個反應對於選手是正面的影響,享受比賽的選手會非常喜歡這種興奮感,

而且由於腎上腺素的超人效應,也能使得選手發揮出比訓練時更優越的成績。

 

對於一個已經擁有良好基礎的游泳人,我會真心建議你做兩件事

1. 加入一個正規泳隊

一個人游泳很棒,但是一羣人一起游泳更棒

這和一個人漫無目的的練習,或是一羣人沒有計畫的玩水打發時間是很不同的,

年輕或體壯的人僅僅是參加所謂的晨泳會非常可惜,

晨泳會只是每天有一羣人聚在一起游完固定時間或距離後解散;並不能讓你有更多的進步與成就;

尋找一個由專業教練帶領的泳隊,遵循依據目標安排的訓練計畫

你便能持續在技術面與體力上有所提升,並且與隊友在一同訓練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革命情感

這種共同學習與努力的機會,在我們逐漸長大後便顯得彌足珍貴

2. 每年規畫參加一場以上的賽事

即使是參加業餘賽也好,

在泳賽中無論是否能獲取名次,都能達到自我成就、自我實現的好處,

你可以發現這個安靜的運動其實充滿了情感凝聚力,

而你不僅能在完整的過程中或的健康的身體,

也能獲得運動員獨有的強壯心靈,幫助你更能面對生活中的衝擊與變化。

 

註:50自:指50公尺自由式,類似的用法還有100自(100公尺自由式)、50蛙(50公尺蛙式)、50仰(50公尺仰式)、50蝶(50公尺蝶式)、400混(400公尺個人混合式)、自接(自由式接力)或混接(混合式接力)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