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專訪胡歌:演這部戲每天喫不好睡不好 新聞 第1張

時光網戛納訊 演員胡歌憑借其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第一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對於胡歌而言,這是他表演生涯中的重要一步。第一次來戛納參賽,胡歌的心情如何?對於角色和電影本身,胡歌又有什麼創作心得?

時光網記者近日在戛納獨家專訪了演員胡歌,這個在採訪中很放鬆、很自然的胡歌,會給我們講述怎樣的幕後故事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次專訪。

MTIME:胡歌先生,你好,請先跟我們的鏡頭打聲招呼。

胡歌:鏡頭,你好,我是胡歌(笑)時光網的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胡歌。

MTIME:第一次來戛納,有什麼事情讓你印象深刻?

第一次來戛納,這幾天下來又比較不緊張一點了,好一點,在這走上紅毯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走上紅毯嗎!第一個印象深深刻的點是見到了昆汀導演, 然後當時的小表情也被大家抓拍到了。

我覺得也是一個緣分,因為其實我在拍《南方車站》的時候也一直在看他的電影,而且我當時還跟刁亦男導演有討論過昆汀導演,就沒有想到就這一次全球首映的時候,居然可以在紅毯上遇到他。

我們整個戲是順拍的,所以我大概有三週到四周的時間是沒有我的戲,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呆在房間裏,然後要保持那個角色狀態。當然我平時也會去看一些其他的電影,那段時間正好就選擇了昆汀導演。

戛納專訪胡歌:演這部戲每天喫不好睡不好 新聞 第2張

MTIME:能談談你在《南方車站的聚會》中的角色嗎?這是一個逃犯的角色,和你之前的影視角色反差還是很大的。

胡歌:我一開始還挺矛盾的,矛盾的點在於我很想演,但是同時我又不夠有自信來接這個角色,因為他跟我本身的人物的距離非常的遠,而且我之前又大部分演的是電視劇,然後第一次來嘗試主演,而且又是刁導的作品,所以壓力非常大,我很感謝導演,就是他給了我很多的信心。

以前演電視劇比較多,電視劇的臺詞多,可以通過臺詞來表達內心情緒。這一次《南方車站的聚會》中的角色臺詞很少,主要是通過肢體表情來表演人物。我要準備很多,我首先就要清零,把以往的經驗都忘掉,要重新開始學習。

其實整個創作的過程我覺得還是挺挺痛苦的,就是這種痛苦是首先是要走進他,第二是當我找到跟這個角色相相似的共同之處的時候,我需要把這個狀態一直保持到整部影片拍攝的結束,在這半年的時間裏,我一直是處在一種焦躁不安的狀態裏,而這種焦躁不安是從剛開始進組的。

我會有意識的在整個拍攝的過程中讓自己不那麼舒服,這種不舒服除了心理上的以外,還有生理上的,因為我想像周正龍它在整個逃亡的過程中,他每天沒得喫沒得喝又睡不好,他肯定是身心都是在一個崩潰的邊緣,所以我也會有意識地讓自己比方說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訓練運動,讓自己的身體處在一個比較疲勞的狀態。

戛納專訪胡歌:演這部戲每天喫不好睡不好 新聞 第3張

MTIME:在《南方車站的聚會》的拍攝過程中,哪一場戲的拍攝讓你難忘?

胡歌:都不好拍,但是對我來說第一個巨大的考驗就是我中槍滾到泥塘裏,然後再起來,然後再爬上爬上公路,因為拍攝那場戲的時候,還沒有到真正到夏天,所以晚上是非常冷的,而且那天又颳風。那個是氣溫給我帶來的考驗,還有一個很長的斜坡,上面都是這個泥,然後下了雨以後非常滑。導演,然後導演是要求我在爬的過程中還要掉一隻鞋,我裡面穿的是尼龍絲襪,非常滑,完全找不到這個支點。

後來是工作人員幫我在泥下面埋了木樁,但是它不能太明顯,它打得很深,所以我的支點還是很小,鏡頭大概拍了有六七條,然後拍完以後我覺得我整個體力就就崩潰了。

戛納專訪胡歌:演這部戲每天喫不好睡不好 新聞 第4張

《南方車站的聚會》片段

MTIME:能不能說一下你未來的職業規劃?

胡歌:我覺得這一步是我的一個開始,但是我也不會說因為演的電影就不演電視劇了,因為我覺得其實現在電視劇好的製作也越來越接近電影的水平了,所以只要有好的劇本和我自己喜歡的角色,我應該都會嘗試的,那會想要選擇讓這個角色跟當時非常不一樣,大小就可以。

會特別想要選一點。比較不是偶像包袱,比較重的角色來演。其實當我在演戲的時候,我是不會去考慮所謂的偶像包袱這類問題的,因為作為一個演員來說,角色是最大的,就是為了去塑造角色,我覺得一切可能性都我都是願意去嘗試的。

MTIME:你成名很早,這一路走來,今天的你,依舊保持了很高的人氣,可不可以說一下你年少成名的感受?

胡歌:我一直說我挺感謝30歲之前的自己的,因為我們那個時候不叫流量,我們那時候叫人氣,那個時候也是拿了一些人氣獎,從新人獎開始,然後到後來的人氣獎,它給我帶來兩點比較大的影響。第一點的影響是讓我自己思考,我什麼時候可以拿一個專業的獎項。

第二點影響是因為有了人氣讓我有了更多的選擇,讓我可以有機會可以看到更好的劇本。我我一直對醫療題材挺感興趣的,對,我挺想演一個醫生的,如果有好的機會的話,看可以嘗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