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4

〔記者徐義平/臺北報導〕日前「臺灣第一名模」林志玲出售臺北市中正區豪宅「力麒麒御」十六樓,因過戶到實價揭露會有一到兩個月「空窗期」,竟被市場誤傳為慘賠兩千七百萬元脫手;經記者多方查證,該戶最終成交總價是一.六一億餘元,相較「志玲姐姐」在二○一六年五月以一.五七億元購入,真相是小賺四百萬元。

市場誤傳 慘賠兩千七百萬元

林志玲當初砸下一.五七億元買進該豪宅十六樓,坪數約二一○.四八坪(包括四車位、約四十六.○四坪),依每個車位單價三百萬元估算,扣除車位坪數與總價,推估每坪買進單價約八十八.一八萬元。

記者查證 真相是小賺四百萬

今年六月時,有業者在五九一售屋網刊登該戶售屋資訊,開價一.八八億元,沒多久就傳出成交,八月該戶正式過戶,就被爆出僅以一.三億元成交,是大賠兩千七百萬元,這消息讓房產界有些意外及不解。

房產業者指出,雖然當事人對於市場傳言相當低調,並未公開說明真偽,但「志玲姐姐」買進時間點是此波房市景氣最低迷時,賠錢出售的機率很低,且當事人也沒有缺錢賠售壓力;待十月份新一波實價揭露就會「打臉」這傳言。

揭露空窗 恐影響交易透明性

根據記者多方求證,且掌握到相關成交資料,該戶實際成交總價是一.六一億元,扣除車位坪數及總價,每坪成交實價是八十九.四萬元;相較林志玲兩年前買進的一.五七億元,真相是小賺四百萬元,並非少數業者誤傳的慘賠兩千七百萬元。

有學者分析,「志玲姐姐賣豪宅慘賠」傳言凸顯出實價空窗期的問題,目前房地產成交後,過戶到實際實價揭露間有一到兩個月的時間,若有心人士趁機利用該空檔、釋出虛假交易資訊,就會影響房市交易秩序及透明性,值得主管機關檢討改善。

  • 林志玲出售臺北市中正區豪宅16樓,因實價揭露有空窗期,竟被市場誤傳慘賠2700萬元,經記者多方查證,真相是小賺400萬元。(資料照)

    林志玲出售臺北市中正區豪宅16樓,因實價揭露有空窗期,竟被市場誤傳慘賠2700萬元,經記者多方查證,真相是小賺400萬元。(資料照)

  • 林志玲出售臺北市中正區豪宅16樓,因實價揭露有空窗期,竟被市場誤傳慘賠2700萬元,經記者多方查證,真相是小賺400萬元。(資料照)

    林志玲出售臺北市中正區豪宅16樓,因實價揭露有空窗期,竟被市場誤傳慘賠2700萬元,經記者多方查證,真相是小賺400萬元。(資料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