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教授開出的書單中,選擇了這本,原因是書名及簡介看起來較有趣,但翻開後發現這不是本容易嚥得下去的書  閱讀起來感覺較,續借了兩次後才陸陸續續讀完 .....

 以下是個人閱讀心得及見解 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請見諒  

  書中所描述的,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世界,是建立在精密實驗上的理想世界。沒有領導者、只有制訂法規的委員,沒有犯罪、因為人人都得到滿足,沒有能夠花錢指使人而自己不做事的人、每個人都需付出相同的勞力來換取時數。就某些層面來說,也是我理想中的社會。

  在桃源二村中的設計,每個人都能夠運用最有效的時間還有才能來充分的發揮,不浪費任何資源與效能,使得村內的資源效益達到最大。用最少的時間,來做最多的事,真的是人人所羨慕的。但在臺灣,絕大部份企業老闆們看重的,不只是勞工的效能,更是勞工付出在工作上的時間,不管加班是否能夠增加效能產值,只要"加"就對了,"加"才代表你是認真的,而做完份內事想準時下班的勞工們,對於準時下班,心裡變得不踏實,好像少做了什麼似的。

  現今社會中存在最大的問題,便是少數的人擁有絕大部分的資源,在資源不平均的分配之下,產生了極明顯的貧富差距,所以讓人們產生了對桃源二村的期待。在桃源二村中,沒有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沒有人們心中所謂的階級,使人們平等的生活,也因建立在精密實驗上的緣故,讓人們可能去相信、認同。但我們並不是實驗中硬梆梆的理論與器材,若真的在現實社會中開闢出桃源二村,不知是否能像書中所敘述的如此平順、如此完美,畢竟在個社會當中,一定有些人是好爭好權的,能否人人都沒有企圖心、不求掌權與不貪腐的生活,真的是個未知數。

  參觀的開始,主角與同行的人們對於桃源二村內所看到的一切場景都有許多問題,對於他們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桃源二村的負責人弗萊澤也興致勃勃的向他們解說,好像在講述一個工程的偉大,隨著他們待在桃源二村的時間越久、投入當地的社會制度後,幾乎也變得越來越認同。在結束參觀之後,大部分同行的人都決定留在桃源二村中。

  故事中令我印象較深刻的,是卡素幾乎不間斷的批評,對於每個細節,總是能找出些道理來相抗衡,一直認為弗萊澤並非民主而是專制的在管理桃源二村。他也提出,每個制式化的細節,看似是村中最完善、最具有利益的選擇,其實都是已既定好的結果,在弗萊澤認為的村民們的絕對自由,也只是有限制的自由罷了。在村中的生活期間,令他覺得根本像是過著童子軍般的生活。

  書中的卡素,在我認為是位負責平衡的角色,一位哲學家。他時常對於弗萊澤的做法、論點提出異議,並認為弗萊澤是位專制的管理者、認為在村內生活毫無自由。藉由他對桃源二村社會模式的不同觀點,也使故事不侷限在一個論點中運行、解開讀者們從其他論點的思考中的疑惑。雖然每每到最後,他提出的大部分異議都能夠被弗萊澤平復及說服,但是藉由他,也能幫助讀者能夠瞭解有別於作者所提出的理想世界的不同思考論點。

  以第一人稱的主角在參訪的過程中,時而同意弗萊澤的做法,但也不斷的提出異議。在實際生活了一陣子後,他好像也認為這就是他理想中的社會,結束參訪之後,他掙紮了一陣,還是選擇回到桃源二村,因桃源二村的社會模式能讓他有種"真正休息了"的感受,桃源二村的生活也激發了他對實踐從前無法體驗到的休閒生活的想像,使得他在最後,奔波回桃源二村時,也忘了遙遠路途中的辛苦。再回到桃源二村之後,他敞開心胸、開心輕快的接受朋友的迎接,並認為弗萊澤是如此的真實。

  我也認為桃源二村是個理想的社會,但是若要我成為村民,我可能不會答應,覺得只要有個理想社會的短暫體驗就夠了。與其說桃源二村不適合我,不如說我不是屬於村內的人,我有想實現的夢想,想努力達成的目標,未來對我來說,是無限的可能、無限的寬廣,不想將自己侷限在安定的生活當中,把時間花在過安定的生活上,對我來說太浪費了。當然,等到我年老時,對於成為村民的想法也就不同了,對老年人來說,安穩、安定的生活是優先考慮的條件,所以桃源二村一定會是我養老的第一選擇。

  在現實社會中,激發人們夢想與企圖心的,可能有些人是為金錢、有些人是為達到夢想時的虛榮心與成就感、有些人是為名利…等。若把桃源二村的這一套運作模式放到現實社會中,可能社會能維持著較佳的效能與產能,人們卻缺少了夢想與企圖心,因什麼都不缺乏也不需要,而甘願平平順順的過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