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殘酷的,充滿血與火的碰撞。我們因此有一個良好的願望:戰爭讓女人走開。然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當戰爭機器開動之後,女人與男人一樣,總是會與戰爭發生千絲萬縷的關係。二戰期間日本女人扮演的角色,使戰爭朝着更加恐怖的方向發展。

二戰期間,成千上萬的日本女人,就被裹脅到龐大的戰爭機器上。衆所周知的靖國神社,裏面合祀了246萬個亡靈。在這數百萬亡靈中,就有57000名女性。她們是在所謂的“大東亞聖戰”中自願捐軀的。是以,日本人稱她們爲“昭和烈女”。

昭和,就是對日本發起法西斯戰爭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天皇裕仁使用的年號。

二戰打響後,整個日本都像是打了雞血。到處都揮舞着太陽旗,到處都是亢奮的歌聲:“勝利歸來,勇敢戰鬥。”男人紛紛參軍作戰,女人則夾道相送——這樣的場景,在二戰初期的日本屢屢出現。

爲了鼓勵士氣,日本在國內招募大量的“慰安婦”。這些“慰安婦”裏面,一部分是本來就操皮肉生意的妓女、陪酒女,一部分卻是安分守己的良家女子。妓女和陪酒女,希望到軍隊中卻掙一大筆錢,這可以理解。可是,爲什麼那些良家婦女,也要甘願做“慰安婦”呢?

這與日本的傳統文化有關。在日本,男人爲了天皇可以義無反顧地剖腹自盡,女人則可以爲了男人奉獻身體。日本女人認爲,她們走上前線,“慰問”士兵,是在爲士兵們做事、爲國家盡力,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另外,在戰時的日本,幾乎所有的資源都用於戰爭。由於大量男子參戰,失去依靠的女性很多處於被餓死的邊緣。當“慰安婦”能夠獲得一定收入,這對那些貧困的家庭來說,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除了當“慰安婦”之外,日本女人還通過各種方式,參加支持戰爭。

——軍事訓練。日本女人經常參加軍事訓練,這保證她們一旦遇上險情,召之即來,來之能應付。後來,日本即將戰敗,日本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還喊出“一億玉碎”口號,妄圖利用其所有國民做最後的賭注。他們還真是有“一億玉碎”的本錢。

——資源回收。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但是打仗,又急需各種資源。日本女人就被動員起來,進行資源回收。有的日本女人甚至跟男人一樣,穿着短褲,來到井下挖煤。

——愛國儲蓄。打仗是很燒錢的。爲了籌措軍費,日本女人節衣縮食,將有限的資金儲蓄起來,貢獻給國家。這就是愛國儲蓄。所以,日本軍隊屠殺平民的槍彈、刺刀,很大一部分是日本女人一分一分儲蓄出來的。

——嫁給軍人。參加戰爭的日本男人,許多還很年輕,沒有結過婚。爲了解除出征士兵的後顧之憂,激發鼓舞他們的戰鬥意志,日本女人積極嫁給這些士兵,在出徵之際舉行婚禮。更有不少日本女人,背井離鄉嫁給開拓團青年。

除了上面這些,一部分日本女人,還以相當極端的方式,參與和推動日本的對外侵略戰爭。

1931年,日本發生了這樣一件轟動很大的事情。當時,一名叫井上清一的日軍中尉回國與妻子千代子度新婚蜜月。蜜月快要結束時,井上清一突然產生了厭戰的思想,不想回到部隊參戰。

這一切,都讓妻子千代子默默看在眼裏。

於是就在井上清一即將離開日本奔赴前線的前夜,千代子留下一封“軍人妻子之鑑”遺書,切喉自殺。

在這封遺書裏,千代子鼓勵丈夫爲了大日本帝國“聖戰”的勝利,英勇徵戰。而自己爲表示不拖累丈夫,只有一死盡責。

井上清一看完遺書,沒有掉一滴眼淚。他回到了戰場,成爲了一名兇殘的指揮官,屢屢製造慘絕人寰的屠殺慘案。

令人驚訝的是,不管是通過自殺來鼓舞丈夫屠殺他國民衆的千代子,還是將自己一腔怨憤發泄到無辜平民頭上的井上清一,都得到當時很多民衆的支持和理解。民衆還將他們視爲心目中的偶像。

二戰結束後,一名日本戰犯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侵*戰爭是日本全民戰爭,如果說我們有罪,日本人民都有罪。”這句話真是沒有說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